摘抄: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
在我所教的每一堂课里,我与学生建立联系进而引导学生与学科建立联系的能力,比起依赖于我采用的方法更依赖我了解和相信我自己,并愿意使其在教学中运用,且敏于接受其影响的程度。
好的老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
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索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的编织伸展。毫不奇怪,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特别是在那些要求超过本人所能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良好的教师可以努力成为优秀的教师。如果教学不可局限于技术层面,就不用因要把作为教师的独特天赋才干硬塞进强求一致的方法框框中而痛苦,不用遭受遵循别人开出的、强求一致的标准的痛苦。真的,当今教育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这种痛苦: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因感到被贬低而痛苦,为被迫屈从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标准而痛苦。
感想:
今天把第一章读完了,有的段落反复读了好几遍,特别有代入感。“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越伤心。”仿佛自己上半年在工作中的委屈被看见,被共情。
“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因感到被贬低而痛苦,为被迫屈从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标准而痛苦。”看到这段文字想起我们这教育被资本绑架,一味强制推行所谓“高效课堂模式”,课堂教案全部都流程化,讲课更是如此,特别是“领导”来督查听课的时候必须按照他们的模式去讲,只为了迎合领导,根本不考虑老师!老师们都是满腹怨言,偶有领导想“民主”一下,有老师弱弱地说了一句,领导就不高兴了,民主立马丢到一边了。中层情商很高,总是在大小会议上吹捧高效课堂的各种好处,老师们根本没人听。我自己呢因为有了近二十年的教龄,表面上圆滑老练了,懂得见机行事,实际上内心还是一个“愤世嫉俗的新手”。这种痛苦一度让人崩溃,幸好我们几个报团取暖,互相吐槽发泄,然后收拾好自己千疮百孔的心,微笑着走进教室,用一片真心对待可爱的学生。就这样一边受伤,一边自我疗愈;一边痛苦煎熬,一边真诚相待。
当我读到“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我认为自己不能封闭自己的内心,无论好与不好,我都接受。当下,我坦然面对,此刻,我释然了。
这种感觉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