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
移山宝典。
有一个寓言故事是这样讲的:一个人修行数年后,声称学会了移山大法,旁人不信,让他表演,他淡淡的吐出8个字: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小时候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只当是笑话。过了好多年后,才理解其中智慧。
《拆掉思维里的墙》,也可以看作是一本移山宝典。道理并不新鲜,也不新奇,草草翻过时,觉得不过尔尔。但其中有些道理,对照自己乱糟糟的生活,我们也切实的知道,我们局限在自己思维搭建的墙里了。
我们的心智模式,我们的软件系统
对每个人而言,都自带一个思维的硬件系统,就是我们的脑袋,包括我们结实的颅骨,和颅骨保护着的左右大脑半球。硬件系统是我们出生就带来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吸收营养,和身体成比例的生长。而大脑的运行模式,也就是我们的思考方式,在书中称之为心智模式,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习得的。心智模式,是我们思维的软件系统。我们知道,电脑功能的强大与否,一方面在于硬件,更主要的在于软件的升级换代。而对于人脑来说,硬件体系差别不大,不是有科学家说吗,人的大脑的开发还不到10%,硬件是足以支持我们的软件储存和升级的。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安装、使用、升级我们的软件系统了。
视网膜效应,指的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每年的孕妇都觉得当年怀孕的特别多,因为自己怀孕后,会不自觉的去注意到身边经过的所有怀孕的人。喜欢一个人时,看到的全是对方的优点;讨厌一个人时,对方做什么都是错的。我们所看到的,永远都是真实世界中我们想看到的一部分。
思维定式。我们的大脑一直在写程序,根据我们所理解的方式,比如生病了父母会更疼爱我们一些,比如老师说1+1=2,比如暴力环境长大的人认为暴力是为自己争取资源最有效的方式。我们过去的经验,帮助我们建立对世界的认知,并形成我们潜意识的反应。
视网膜效应加诸于我们的镜片,加上一套固定的“思维定式”,我们为自己搭建的内在世界模型,就是我们的心智模式。不同的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理解真实世界的方式。
注意,作者在这里还偷偷下了个套哦:这本书对于你的意义是淡淡一笑还是改变你的命运,很大程度由你决定,因为书上的文字虽然是唯一的,个人的理解方式却可以是多样的。
那些存在我们思维里的墙
1. 恐惧 VS 自信
《爱情呼叫转移2》里面,林嘉欣想找一个有安全感的男朋友,于是手机帮她遇到了健身房教练聂远。谁知这位肌肉男,有肌肉没胆量,自己先嫌弃餐厅做的狮子头不好,却在餐厅老板出现的时候,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
《女婿上门了》有一期节目,是开心麻花签约艺人沈腾和女友王琦,从大学谈恋爱12年,王琦的父母亲戚轮番上阵,沈腾躲闪着就是不愿意和王琦结婚,最后迫于压力,勉强求婚时,王琦哭得撕心裂肺,“我最大的心愿,我们全家最大的心愿,终于实现了。”电视屏幕前许多人看得窝火,姑娘,凭什么啊?
有些人天天在背后骂老板,当面见到却只敢说是,问起来为什么不离开,“离开就能找到比这儿好的老板?老板们都是惟利是图的。”
所有的安全感,都是因为恐惧。提升安全感,《拆掉思维里的墙》提出了6招:
①小范围地冒一冒险;
②远离那些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书中提到,在北京,如果你想搞废一个人,那就提供一个没有经济压力、随时可以上网看书吃饭的房子吧,深以为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只会剥夺掉一个人的自信,让他深陷恐惧,无法自拔;
③珍爱生命,远离恐惧:多接触简单快乐、自信乐观的人,让他们去影响你,不被黑暗所侵袭;
④做一个恐惧保险箱: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恐惧,那就给自己准备一个恐惧保险箱,把自己最恐惧的事情一一写下来,至少写10条,而且尽可能的详细,要到挖空心思都想不出来再多为止;将自己的恐惧保险箱存放在安全的地方,确保没有其他人知道;告诉自己,我担心的事情可能发生,这些恐惧先暂时存放在这里,等我把我必须要做的事情做完后,我会回来取走我的恐惧;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心里舒服很多,大胆地去做吧;回到你的保险箱,看看有多少担心发生了,有多少没有。绝大多数时候,你担心的恐惧其实都不会发生。
⑤记录自己的小成功,建立自己的信心:给自己一个小本子,每天写至少5条自己的成功,任何小事都可以。如果不确定是否算成功,那就做出肯定的回答吧,过于自信比不够自信要好得多。
⑥面对恐惧,触底反弹:恐惧有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恐惧事情本身,第二个层次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第三个层次,是真正的恐惧,是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这里作者举了intel的故事,其实我们现在更熟悉的是腾讯的QQ和微信的故事:腾讯靠QQ起家,收获亿万玩家,在QQ如日中天的时候,马化腾每天都担心QQ被超越,于是腾讯自己制作出了微信,微信的出现几乎对QQ造成了灭顶之灾,但是如今看来,马化腾的这一自己PK自己的做法,才是帮助腾讯成功之后更成功的原因。
2. 一元 VS 多元思维
(1)投入当下:结果重要,过程也重要。
书中讲到一个故事,在三岔路口,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一个人选择任意一条路走走看,边走边欣赏路上的风景,虽然最后没有到达预期的终点,过程也是很愉快的;另一个人,在路口犹豫很久以后,也选择了同一条路,但是心中只有目的地,对路边的风景视而不见,最后因为没能到达目的地,懊恼不已。
禅说,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教育我们要专注当下。当下我们在路上,就享受路上的风光。当下我们到达终点,赢了固然好,输了也是经验,收获的是智慧。
乐趣来源于全心投入。有趣的人能享受当下,而无趣的人总是三心二意,无法从自己珍贵的时间中享受乐趣。
(2)成功:别人的定义 VS 我的定义
按照正态分布的理念,非常成功和极度失败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数人会落在平凡里。可是我们不信啊,心灵鸡汤就是为此熬制的,“坚持就是胜利”,“哈佛凌晨四点半”,这样的故事都在说,成功很简单,只要这样做,人人都能成功。你自己也信了:我之所以现在不成功,只是因为我还坚持得不够,只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只要我坚持了,只要我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 ...
成功是什么?王健林说,“先订个小目标,比如先赚一个亿。”多少人哭死,人家的小目标,我们可能一辈子都实现不了啊。
黄磊年轻时帅得一塌糊涂,他的老师都说他“天生贵族气质”,可是现在,黄磊爱给妻子女儿做美食,把自己养得胖胖的,再也看不出当年的文艺青年气质,可谁又说他过得失败?
《拆掉思维里的墙》中说,成功的真正本义应该是:越走越近。找到你人生的真正目标,哪些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目标,成功=what you have been/what you should be.
问自己:如果我今天的外界条件突然完全改变,比如我突然掉到一个荒岛上,我是不是还会追求我现在设定的目标?不断问自己,来判断有没有找到自己人生的真正目标。
(3) 每一个心智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
"win-win","win-lose","lose-lose",这三种模式哪种好?大多数人会不会都和我一样,理所当然的认为当然是双赢模式(win-win)更好啊。实际上,每一种模式的出现,都有其存在的背景。双赢模式的背景假设是:世界有富足的资源来支持每一个人,同时双方需要有不止一次的交易。
环境不同,条件不同,适用的有效的心智模式就不同。
3. 受害者思维 VS 掌控者思维
受害者思维:这件痛苦的事情,其实不是我的责任,全部都是外界(社会、家人、同事)的意愿,除了抱怨,我一点办法都没有。作为受害者,我们收获的是发泄的快感,被同情,觉得自己其实是正确的。但同时也会感到失落、无奈、无力。
掌控者思维:这件痛苦的事情,我是可以负全责的,如果我愿意,我会有更好的选择。作为掌控者,我们收获的是找到新的可能性、自省,觉得自己可以应付一切,有动力再去尝试。但同时也会感到压力,没有面子。
诚然,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是超出我们的掌控范围的,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选择出生的环境,可是《风雨哈佛路》这部传记电影的主人公,丽兹超越了她的环境,走上了自己的幸福路;意外降临时,我们没有辩驳的机会,《肖申克的救赎》用一把藏在圣经里的小锤子,凿出了自己的自由之路。
超越心智模式,拆掉思维里的墙《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移山大法
我们和我们的心智模式常年生活在一起,就像鱼不知道自己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心智模式对自己的影响。所以,超越心智模式的第一步,是刻意去注意自己的心智模式是怎样的。比较对同一件事情,自己和别人的看法的差异,自己的感觉和实际统计数据的差异,等等机会,当我们觉察到这种差距时,开始慢慢对自己想象的世界有所察觉,这是后知后觉。
这样的经历积累得越来越多,你对这种差距的意识越来越敏锐,越来越快,在差距发生当时,就意识到,这是当知当觉。
最后你终于可以在事情发生之前,提前替换自己的固有模式,而挑选更好的模式来应对,这个时候你先知先觉,开始自我超越。
以超越受害者思维这堵墙为例。
(1)后知后觉
- 找到自己的受害者模型;
- 找到受害者故事背后的模式;
- 给自己一个新的掌控故事。
(2)当知当觉
- 尽快意识到自己的情绪;
- 让自己与这种模式待一会儿;
-尝试按照自己的新的掌控故事去拆掉这堵墙,按照新的故事行动起来。
(3)先知先觉
-观察这个情景发生的地点,提前调整好心态;
- 复习一下自己的掌控故事;
- 开始做。
(4)不知不觉
多次练习后,潜意识已经形成习惯了。不需要刻意练习,即可自我掌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