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该不该跟孩子讲道理?》中,我提到了这么几句话。
孩子不吃饭,你可以告诉他「直到下一顿饭之前,我不会给你任何额外的零食」,并且说到做到。
孩子在小区里跟其他孩子玩的时候欺负别人,好好劝一劝。告诉他「你可以开开心心地在这里跟大家一起玩,但是如果你欺负其他孩子,我就带你回家」,并且说到做到。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说到做到」,也就是「言行一致」。
微观的「言行一致」(对待孩子时的)
不管是发生在自己还是周围的人身上,相信你一定多次听过成人对孩子说出过类似这样的话——
“你再不好好吃饭就别吃了。”
“你这么不听话下次就不带你出来玩了。”
“……”
然而这些话就像挠痒痒一样轻轻地挠在孩子身上。你发现,你刚给他的「警告」只不过管用了两分钟,甚至更短。他刚才在干嘛,现在还是在干嘛。
因为你没有彻底执行你说出的话,你言行不一致。
「言行一致」听起来好像很容易做到,但为什么我们在面对孩子时这么难做到?
第一,在面对孩子时,成人经常会因为缺乏耐心而只想着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管往后的事情。因为孩子是「爱哭的」,孩子是「不听话的」,成人在面对孩子时很容易失去耐心,觉得自己头都快要爆炸了,一心想着怎么把眼下的这一刻应付过去,而说出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来威胁或者敷衍孩子。但往往我们越只顾眼前,往后的事情就会越麻烦,直到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第二,正因为成人给孩子的结果是不着边际的,所以根本无法去执行。
比如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到大人说:“你再不怎么怎么样,大灰狼(熊家婆)就会把你抓走。”
你看,说出这样的话,我们怎么去「执行」?
再比如说有的家长生气时会说:“你站到大门外面去,站到外面去都不听话的话就站到楼下去。”
孩子马上就歇斯底里了。恕我直言,你不仅给了孩子一个无法承受的结果,这个结果连作为家长的你都是无法承受的。
言行一致,「言」首先得着边际,「行」才有可能实现。
如果非要给孩子一个「离开当下这个空间」的结果,好莱坞电影儿里的家长的做法是值得参考的:“Go back to your room. You are grounded."
“回你自己的房间去,你被禁足了。”
宏观的「言行一致」(成人对待世界的态度)
我在多篇文章中多次提到「成人对世界的态度」,因为我很喜欢一句话——「想带好孩子,先带好自己」。
永远记住,孩子的一切「问题」都不是孩子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能在成人身上找到根源。
成人如果言行不一致,孩子自然也无法理解「言行一致」的意义,并因此不断试探、挑战你给他的每一个结果。
但绝对的「言行一致」太难做到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能真正做到「言行一致」的人。
例如自由、平等作为普世的价值观已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不信你随便问你身边的一个人,他都会告诉你自己是相信自由、平等的。但是当不自由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讨厌的人身上的时候,或者我们有一天突然成了「不平等」的既得利益者,恐怕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依然相信自由、平等了。
我们还是会宣称自己相信,不过身体力行的却是另外一回事。
当然,也不要太苛责自己了。我们可以先从微观的「言行一致」做起。
第一,给予孩子合适的「结果」。
第二,多陪陪孩子,你对孩子越了解,越能给出靠谱的「结果」。
第三,为了形成起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的逻辑体系,你可以多了解一些教育知识。比如关注我,阅读更多的儿童教育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