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错了,我不是来“蹭”热点的。
今天是纪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的第八十个国家公祭日。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老百姓都在今天或早些天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祭奠活动。
一如往常,朋友圈被小小的刷屏了:
一句话触动我心:多年前的一次出差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仅此一次,以后再也不忍心进去了……(说明:此友男儿身。摘自朋友圈儿)
一幅图泪眼朦胧:
![](https://img.haomeiwen.com/i4558508/0cb446c77769eb51.jpg)
(摘自朋友圈儿)
我相信骨子里流淌着中国血的中华儿女都不会忘记这血泪史。
但还是会怕被遗忘,因为时间是一个效果缓慢但效力极强的伤疼止痛膏,任何事情,在时间面前总会被慢慢抹去,所以我们需要这样的仪式、需要这种带有仪式感的祭奠方式把这历史铭记。
但这种铭记不需要流于形式、随波逐流的仪式感。
-1-
午餐是几个同事一起到新疆餐厅吃饭,这个餐厅的一大特色就是席间有歌舞表演,也因此该餐厅颇受附近的上班族欢迎。
跳舞开始了,同事突然丢过来一句:今天是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我们还在这里大吃大喝,嗨歌跳舞,不太好吧……
无论他是出于任何目的,我都想甩过去一句:请收起你假惺惺的仪式感。
如果真的觉得不好,可以提议改天,但是他没有……
我想:生活需要仪式,但无论是为了祭奠还是为了纪念,仪式感都应该是发自真心的,好吗?
-2-
翻了一下去年今日的朋友圈,似乎祭奠热情比现在高涨些许,但这并不代表大家把历史遗忘了,也不代表大家不在履行祭奠仪式了,或许大家更换了一种祭奠方式:到纪念馆献上一束鲜花;慰问幸存者一二;保护历史遗留相关文物等。
这些都是不需要“晒”出来的,但这些祭奠方式仪式感更强,更能体现真心。
-3-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乐,我们也会越来越容易随波逐流,丧失对仪式感的用心。
但用心感受,才是我们感知历史,回馈世界的最佳办法。
所以请注意出示你发自内心的仪式感——这是王牌!
ps:
今日书目《奋斗的正确姿势》作者(美)乔恩·阿卡夫(JonAcuff),阅读第64页至102页,共640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