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风景怡人的爱荷达州。
山区里有一个满是废铜烂铁的垃圾场。
伴随着起重机声响的五岁塔拉逐渐成长起来。
爱荷达州01 原生家庭
塔拉的父亲是位极端的摩门教信徒,疑似患有双向情感障碍。
母亲永远和父亲捍卫同一个世界。
哥哥肖恩是一个反复无常又富有同情心的施暴者,对两位妹妹以及后来的妻子都有过严重暴力行为。
家庭成员之间不断互相背叛、倒戈、撒谎。
从塔拉开始,全家七个孩子不再上学,为父亲的垃圾场工作。
他们不就医,一次严重的车祸,将车头挤压变形,副驾驶的母亲因此重伤却在家等待自愈,留下了严重的脑损伤,从此畏光,长年居住在地下室。
两次严重的烧伤,卢克在山上垃圾场工作时不慎将左腿烧伤,家中仅有十岁的塔拉,她全凭猜测在家给哥哥实行“医治”。
父亲又一次在山上工作时因失误被火烧,下半张脸不复存在,手指畸形宛若鸡爪一样,生命垂危的父亲由母亲在家治疗,孩子们轮流做看护换药。
全家听从父亲的指令,一直在为世界末日的到来不停做着准备,而日期来自摩门教末日者根据《圣经》所做的预言。
世界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而另一个声音来自塔拉不可预见的脑海深处。
02 意志觉醒
肖恩从城里回家的路上发生了车祸,倒在血泊之中露出了脑仁,塔拉第一次违背了父亲的指令将哥哥带去医院治疗。
“我并不后悔,只是感到惭愧。”
《个人觉醒的力量》一书中描述到一切都是自由意志的选择,你可以选择知道,也可以选择不去看,你可以选择没有上帝,也可以选择怨恨别人,但你却永远无法逃避自己正在过的生活。
塔拉一直生活在父亲强势控局下,她的世界观也由此形成,她不爱城里外婆家的奶油色鞋子,她不敢跳舞,她在屋顶迎风奔跑而不怕跌倒,她不敢成为一名异教徒。
而这一次出于本能的就医选择,促使塔拉正视自我生活的困境。
究竟是什么力量将所有困苦悲剧都降临在这个家庭上?
是上帝的意志吗?
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塑造能力无疑是最为强悍和不可动摇的,家长是第一任无需考核的老师。
如果按照现行的社会教育体系,每个孩子都能接触到更为宽广的世界,听到不同的声音,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常出现不可避免的原始家庭条件,促成悲剧,像塔拉一样出走半生与之抗衡,却缠绕于大山之中。
03 救赎的教育之路
一个人初具的雏形是否就是他唯一真实的样貌。
塔拉最终在上学的路上,离大山越来越远。曾经在家中他们救助过一只猫头鹰,并将它放归,父亲说它和大山在一起比和我们在一起更好。
它不属于这里,也不能教它属于这里。
塔拉从初次踏入杨百翰大学,直到获得剑桥博士学位已经将近十年的时间了。
她研究历史,道德,社会变迁。
历史故事不断重建了塔拉的认知,而接下来的故事需要自己去谱写了。
书中对学习的描述并不多,无从去感受塔拉过程中的艰辛历程。
但可以看到她不断寻找回家的路,却都是死路。
接受教育成为一名“异教徒”最终分裂了与大山的联系,父亲的家彻底关上了门。
塔拉也最终逃离了大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内心的腐烂恶臭,逐渐消失。
04 再见不再见
我们只对过去,而非现在,拥有完整的情绪。
《亲密关系》中提到每一个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生活的经历。
由此可见,童年对个人沉淀塑造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美好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一生去治愈。
无疑塔拉是后者,过去的极端恐惧遭遇,似乎是一场不会醒来的噩梦。
她在教育中为自我建立了新的信仰。
也不再拿父亲的罪过与自身的罪过去做比较,因为自负感源于一个人对自身不幸的恐惧,与他人无关。
现在的她应该不再害怕了,剩下的是对父亲和大山的恨与爱,这两者近乎对立,终其一生塔拉可能都将缠绕在现实与过去中。
生命无限可能,人性也不可预测。
愿我们都有所期待,有人可爱,有家可回。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