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无非就是与人交际。让我们经常头疼的事,也无非就是与人交际。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文化,我们时刻挂在嘴边的就是以礼待人。经常会有一句话‘‘当你尊重对方时,别人才会尊重你。’’然而,我们真的可以活在这样的一个大同的世界吗?
我有一个同学,是一个性格特别好的女生,不仅长得漂亮,最重要的是善解人意,当然就有很多好朋友,不夸张的说,每次看到她脸上治愈系样的笑容,自己好像都变轻松了。大二的时候,因为喜欢上话剧,所以她加入了学校话剧团,她认真努力,谦逊礼貌的性格,让她不仅收获到很多朋友,也得到了学长学姐们的认可。临到换届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下一届的话剧团负责人。
然而,慢慢地我们发现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人也越发憔悴。这样不寻常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爆发。有一天她突然大庭广众之下,痛哭。我们自然是一脸懵逼。再三询问之后,言简意赅的说,是她在话剧团待不下去了。是啊,包括我好多人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疑问,虽然话剧团竞争激烈,但是谁待不下去都不能是她吧!她这样的女生无毒无公害,不婊不心机,善良礼貌多一点都要过分了,excuse me?
她在话剧团虽身为领导,但说什么事都是设身处地,礼貌的与所有部员们讨论着来。但她的以礼相待,并没有收获回来同等的尊重。话剧团里有些人认为她这样所谓的尊重只是没主见,好欺负,再加上一些人自从她当上负责人也心存不服,于是平常相处起来口气也变成尖酸刻薄的味道,态度上也更加不耐烦。刚开始,她以为只是自己敏感,直到有一次,所有部员们群起而攻之,让她下台,当时她吃惊到以为是错觉。
在这个日趋竞争激烈的社会,人际圈好似也变得善变而越发摇摇欲坠,甚至不堪一击。那是否还真的存在着以礼相待,或是相敬如宾。还是一直在用好的家教,有礼貌,不断的进行道德捆绑,亦或是灌着心灵毒鸡汤。虽然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也从不赞成撕逼,可当我们尊重的对待别人之后,换回各种各样超出意料的回应,这种心情不言而喻。有一种心被掏空的感觉,悬在那里空空的疼。这样的交往方式,会成为一种形式主义吗?可能,迫不得已到了尽头,也应该剪断被假道德的束缚,做真正的自己。
只有先去尊重自己,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不那么廉价的反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