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成长团李建丽原创分享第36天总54篇(第三期第10天,晋级班第25天第1篇)——读书约练篇
很多年以来,sfpt关于处理情绪的观点,常受人批判,甚至有人指责sfbt“忽视情绪”。
咨询时,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愤怒产生的情境,在她冲他大喊大叫之前发生了什么?尽管我们不会再提及愤怒情绪的名称,但会谈大喊大叫之前,发生的过程中及之后都发生了什么,这些内容必然与事件发生的情景有关,这是愤怒情绪的外在表现。不是这种方法并不一定能处理来访者的情绪?是不是这种方法并不一定能改变他们对待彼此的方式?这种改变能使他对她大喊大叫的次数没有那么频繁,也可以减少他在这种情境下感到愤怒的频率?当然,这种社会性的互动的理论与传统的个人主义的理论并不相同。
此外,我们最感兴趣的是各种例外,我们想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感到愤怒,但没有冲他大喊大叫,这种情况会在其他的什么时间,怎样不同的情境下发生。他大喊大叫的时候与没有大喊大叫的时候有哪些不同?我还对情境相似但她没有感到愤怒这种情况感兴趣。他有没有大喊大叫但并没有生气的时候?这些都是处理愤怒的方法,这些方法是情绪处于自然的、有前后联系的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关注于当他的感觉有所改善时,自己会想要做出哪些改变?这些改变是否明确与愤怒或大喊大叫有关。在我们看来,当他的感觉有所改善的时候,谈谈他正在做的事会诱发出更多“更好的感觉”,他对情景描述的越详细就越容易记住“感觉更好”的感觉有多好。另外,当其他重要人物看到他感觉更好了,及表现的有些不同,即不再表现出他的愤怒情绪了,他们对他的反馈会加强,并帮助他记得这些较好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