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绍兴十年,幼安生于山东历城,其父早逝,由爷爷抚养长大。
幼安一出生就在沦陷区,自小就被教育要收复失去的江山。
转眼间,幼安已是幼学之年,一天早晨,幼安和往常一样,来到院中提剑练武,那幅书生的外表和坚毅的眼神,总是有一丝不搭配。
一柄长剑在幼安手中上下纷飞,剑锋凌厉,虽有寒意,却并无死亡的气息。
“好一个武书生,剑法比学问更高。”听到后面传来声音,幼安停住身子,向后看去。只见院墙之上坐着一个人,那人年纪和幼安差不多大,只是眼神中透露着一丝狡黠,晃动着双腿,笑嘻嘻的看着他。
“安国,你怎么来了,学堂放假了吗。”幼安反手提剑,看了看墙上的人,坐在了院中的凳子上,看着安国说道。
“先生讲的无聊,我偷偷溜了出来。”安国一边说着一边顺着墙边的大树滑了下来。来到幼安身旁坐下,伸手刚想摸剑,就被幼安拦住。
“这么小气。”安国嘟囔着说道。
幼安拿起身边的皮革,小心的擦拭着剑刃,“不是不让你碰,剑身锋利,可伤人……”
“好啦,不要一副说教的语气,你比先生还唠叨,完全没有使剑时的豪气。”安国打断他的话,幼安看了看他,咽下了后半句话。
剑身入鞘,幼安问安国这次来有什么事情。“济南府过一段会有赴燕京参加会试的机会,幼安你要不要试试,我是没机会了,你要是去,带着我一起去吧,我想看看北方。”安国一脸激动的看着他。
幼安想了想,答应了他,由家丁陪着,准备出发去北方了。这次给了幼安和安国侦察北方的机会,给他们以后的经历奠定了基础。
时间到了绍兴三十一年。
济南府境内,一个和尚快马加鞭在赶路,汗水不住的流下,表情虽然慌乱,但也难掩也有得意之情。
猛的听身后一阵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和尚回身一望,面色大惊!
一个年轻人单身持剑纵马奔他而来,远远就可以感受杀气腾腾。
片刻之间,那年轻人便追上来,伸手刚想擒他,就见路旁的树上跳下一人,凌空将和尚踢倒在地,年轻人一愣,也纵身跃下。
和尚狼狈的在地上滚了几圈,停住身子后,对两人跪地求饶:“两位兄弟,咱们好聚好散,我不曾害过你们,我也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啊。”和尚一边说一边磕头。
拿剑的男子目光如炬,一语不发的看着他。树上下来的那人,按住和尚,从其身上搜出义军大印后,递给了拿剑的男子,笑嘻嘻的看着和尚,“你说你拿什么不好,偏偏拿这个,害的我们追你这么久。”那人语气虽然轻佻,却让人感到一阵寒意。
年轻人看了看手中的大印,看也不看那和尚一眼,手起剑落,了结了和尚的性命,提着人头和大印,翻身上马,向回奔去。另一个骑上了和尚的马,从后面紧紧追赶。
此人正是幼安和安国,两人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年纪,两人加入义军多时,这次联手,是为了杀掉偷取义军大印的叛徒。
加入了义军,这样的追杀不算少数,只是之后他还有一次升级版的叛徒追杀记录。
就在次年,他作为义军代表,与南宋政府商量合作之事,安国没有同去,留在军中。结果起义军里又出叛徒了,还把义军的统帅给杀了!
幼安得知消息,连夜赶了回去。
叛徒带着义军首领的首级,投靠了金人,被赏了官职,他以为在军营之中,不会出事。
幼安连夜回到军中,挑选了五十人,连夜奔袭到金人大营,五万之众的敌人,没有拦住他们。叛徒喝的大醉,被幼安抓住,缚于马背之上,带回了义军大营。
叛徒被困在木桩之上,幼安看着他,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手中的利剑,第一次颤抖起来。
“安国,你为何这样做。”幼安红着眼睛,低声问道。
没错,这次的叛徒,就是幼安从小的兄弟。安国看着他,“世人都知你幼安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谁又知道我安国。 ”这两句话是喊出来的。
“还记得小时候我没说完的话吗,剑身锋利,可伤人,也可保护所爱之人。我想保护所有人,也包括你,结果,却成了现在的样子。”幼安手中的利剑举起,犹豫了一下,斩落了安国的首级,鲜血四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