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之前,我们先看两个段子:
郭德纲:老头当时精神还是不错的,满脸红光,89 岁的人啊,就是满嘴的牙掉了,还剩一个牙,可是吃东西呢,还塞牙了。
于谦:剩一个牙还塞牙了?
郭德纲:他吃藕套眼里了…
楼下溜狗,有个小女孩跑到狗狗面前,问我:“阿姨,可以摸一下狗狗吗?”
我:“叫姐姐!”
小女孩:“阿姨,可以摸一下姐姐吗?”
我……
据说,段子会让用户印象深刻,提升互动率。事实真是这样吗?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深扒这些段子的套路,希望各位能 get 到其中精髓,然后将方法用到创作中去,做出自己的第一个爆款。
01抖包袱
段子中,最常用的套路就是”抖包袱“,简单来说就是前期铺垫,渲染氛围,中期设置悬念,最后把笑料“抖”出来,让大家出乎意料。
比如开头提到的郭德纲的例子,前半句对老头的形象进行描述:“精神好,满面红光”,给观众呈现一个画面用来做铺垫,紧接着开始设置悬念:一颗牙还塞牙了,引出观众的好奇心。最后在结尾来了个神转折“吃藕套到藕的眼儿里了”引出笑点。
《吐槽大会》里也经常使用抖包袱这招,比如:
很多人说大张伟的音乐低俗,我就非常的不明白。我要说句公道话。(让观众以为要给大张伟洗白)
讲这些话的人,你们亏心不亏心?(反问观众,给他们造成误导,好像真的要洗白了)
非要说大张伟的音乐低俗,那也是原唱低俗,你们怎么不去骂原唱。(神转折,出乎预料,让大家觉得有趣)
但是要注意的是,包袱不能抖得太急,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才算是比较成功的。我们如何在内容中抖包袱呢?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开头铺垫渲染气氛,然后在结尾神转折。
还是以吐槽大会中的段子为例,开头渲染气氛:
有作家自杀的,有诗人自杀的,编剧基本没有自杀的(氛围铺垫造成误导,让观众觉得相比之下编剧比作家和诗人都要好一些)
没想到结尾来了一句神转折:
因为编剧都是猝死,来不及自杀……
02制造反差
除了“抖包袱”,很多段子还经常用到“制造反差”的方法——把两种很不协调的事物搭在一起。
利用方言制造反差:比如把粗犷豪放的东北话和细腻的台湾腔揉和在一起,典型代表就是 Papi 酱的《像台湾人一样说东北话》。
再比如把福建话和东北话结合,有个段子就是福建人和东北人玩成语接龙系列:
心心相印——印贼做父——父相伤害——害想咋滴。
利用行为制造反差:比如腾格尔唱《日不落》、《隐形的翅膀》等一些特别“少女心”的歌。打破了用户对腾格尔固有的“彪形大汉”的认知,强烈的反差下,用户会觉得特别有趣。
类似的还有雍正皇帝的比剪刀手的可爱表情包。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制造反差呢?
我们可以找一些对立的词组:如警察和小偷、女神和女汉子,买家和卖家等,寻找这些词的特点,然后从这些词的特点入手进行对比造成反差,就会很搞笑。
比如 2015 年贾玲参演的小品《喜乐街》,就是将女神和女汉子的特点分别提炼出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03人格化
人格化也是比较常用的制造段子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用让“物”有人的特点。比如抖音上网红@会说话的刘二豆,靠两只“会说话”的猫吸引了大量的粉丝。
除了动物,你的产品可不可以赋予它人格化?
比如抖音大V@魔鞋白兰地,用一双双鞋子演绎出了江湖恩仇的感觉。
抖包袱、制造反差、转化视角,用拟人手法赋予“物”以人格……希望大家可以将这些方法应用在内容创作中,并不断尝试新的做法,生产出更有趣的内容,留住老用户,吸引新用户。
PS:更多抖音爆款玩法、案例拆解,欢迎来知识星球——抖音特训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