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你的灵魂干燥或者湿润?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有人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
赫拉克利特(意为“赫拉的荣耀”,约公元前535年 —约公元前475年)来自以弗所,邻近米利都和科洛丰。他继承了爱奥尼亚国王的荣誉职位,但他让位给了他的兄弟,并解释说,他更喜欢与孩子们在一起,而不是与政治家们共事。他没有参与盛大的仪式,而是在阿尔忒弥斯神庙的院子里,与男孩们玩指关节骨游戏,他在那里存放了自己唯一的作品,后来被称为《论自然》。
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了解整部作品的人,曾说“有些部分……是半成品,而其他部分内容则奇怪地拼凑在一起”,他将这归因于作者忧郁的性格。
《论自然》大约有120个片段存留下来,尽管大多数不超过一个句子,其中主要是含糊或对立的格言,例如,“神不能永生,人亦可不朽,生他们的死,死他们的生。”因此,赫拉克利特有时被称为“谜一样的赫拉克利特”或“读不懂的赫拉克利特”。由于他忧郁或厌世的性格,也被称为“哭泣的哲学家”,而德谟克利特被称为“大笑哲学家”。
他将大众比作牛,并希望以弗所人可以腰缠万贯,以此惩罚他们毫无价值的生活。根据传说,大流士一世曾邀请赫拉克利特去他金碧辉煌的宫廷做客,但他拒绝前往,并回复说:
世上所有的人都远离真理和正义,同时,由于邪恶的愚蠢,他们贪得无厌,沽名钓誉。但我,忘记了所有的邪恶,远离了与嫉妒紧密相连的普通的餍足,并且因为我厌恶荣华富贵,所以不能去波斯。我所求极少,必须遵从我的内心。
他在他的书中提到了毕达哥拉斯和色诺芬,但只是为了支持他的观点,即“博学不能带来悟性”。在拉斐尔油画的《雅典学院》中,有两个独坐的人,其中一个就是他,另一个是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
赫拉克利特的伟大思想是一切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正如他所说的“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切都在流动,一切都在变化[万物皆流,万物皆动:水不再是同样的水,我们也不是同样的我们。
他选择了火作为他的首要物质,可能是因为火像生命一样温暖,或者更有可能的是,因为火象征着运动和毁灭。“这个世界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神或人都没有创造它;但它过去是,现在是,并且将来永远是一永恒的火,有一定量燃烧,有一定量熄灭。”所有的变化都是上帝理性或逻各斯(Logos)的产物,火是逻各斯的表现,也是神的表现。
因此,一个智者的灵魂是热烈和干燥的,而一个醉酒的人,“则被一个未长胡须的少年带领着,跌跌撞撞,不知道自己去向何处,他的灵魂是湿润的。”
看到这些,你会不会试图将自己的生命重新梳理一下?烘干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