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本次习作的话题是“我的动物朋友”,教材用创设不同情境的方式,强调了要根据交际和表达需要,抓住动物的特点向特定的对象进行介绍。这一要求和以往描写小动物的习作不同,旨在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针对不同的表达对象需要,选取不同的角度,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介绍,从而使学生明白交际需要不同,习作内容也会不同,了解习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1、 导入
1.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在写作文的时候,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我们是怎么样去写的呢?
2. 今天,我们也要去介绍自己熟悉的动物朋友,我们来看看今天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2、 明确习作要求(选材指导)。
1. 读一读本次写作的写作要求,你找到了哪些关键信息?
选择一个或创设一个情境,向别人介绍你的动物朋友。
2. 不同的情境,要选择的写作内容也是不一样。我们来看看书上的3个情境,分别需要我们让别人介绍动物的哪些方面。
3. 分情境讨论
情境一:关键词:找小羊
我们需要向小伙伴介绍小羊哪些方面的特点,才能让小伙伴帮助自己寻找自己丢失的小羊?(可以换位思考下,假如你要帮别人找东西,你必须要知道这个东西长什么样子。)
在这个情境中,想要让别人快点找到丢失的小羊,就要抓住小羊的外形等特点进行描绘介绍。如果学生打算写其他动物,同样可以抓住这些方面的特点来写。
外形怎么写具体,可以再往细了的方面讲,介绍外形可以从头部、四肢、尾巴、毛发、身体等部分选择突出的特点,写出其颜色或形状,我们以前学过,写外形要注意顺序和方法,顺序可按照从头到尾或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但不用面面俱到,全部都写,关键是要突出特点。另外,除静态部分,动态部分还可以写写叫声和步态,步态就要抓走路时的动作。
情境二:关键词:帮忙喂养
同样,为了让邻居帮忙喂养小狗,邻居必须知道小狗哪些方面的特点?
小狗的外形在这里就不是最重要的,可以简略写。这时必须向邻居讲清楚小狗的各种生活习性,对小狗生活习性的描绘可以涉及性格、饮食、睡眠、外出时间等不同的角度。 如写喂养小狗可以抓住小狗爱吃肉的特点,引导学生回忆小狗喜欢吃什么样的肉,生吃还是煮熟了吃,肉骨头还是肉块,要不要加佐料等;还可以介绍小狗喜欢在哪里睡觉,什么时候睡觉,需要什么样的睡觉条件等。总之,要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帮助邻居了解它,更好地照顾它。
情境三:关键词:收养
要请同学收养自己的动物朋友,除了简单描述小动物的外形,更重要的是把小动物的趣事写出来,把自己和小动物之间深厚的感情表达出来,和同学分享,总之要引走对方收养的愿望。这些趣事可以是小动物进食、嬉戏、休息时发生的,如小猫玩线团、捕麻雀,小仓鼠吃食,小乌龟慢慢爬行……关键要抓住“可爱”来介绍,和同学分享养小动物的快乐。
4. 总结:总之这次习作跟以往描写动物的习作有所不同,是根据不同的情境介绍自己熟悉的动物。一定要根据情境中的对象和需求,选取合适的内容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3、 习作指导(把习作写具体、生动)
1. 创设情境(开头):三选一,或者自己创设,如去动物园参观回来,向家人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动物,又如在小区看到流浪狗,回家向家人介绍,希望能够收养它……
2. 在确定情境后,再进一步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动物朋友?它在这些方面有什么特点?(中间)
3.介绍小动物时,怎么把小动物的特点怎么写生动,具体?
①学习本单元课文谋篇布局的方法:在描写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先总写后分述的方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白鹅》时,先与白鹅高做,再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有条理地来表现这个特点。由此,习作时,我们也可以围绕动物的某一特点先总说,再按顺序分述这一特点不同方面的具体表现。
②此外,还可以运用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写生动。选择第一个情境的学生,为了让小伙伴更快地帮忙找到自己的动物朋友,就要突出动物朋友外形、叫声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可学习《白鹅》一文中描写白鹅叫声、步态、吃相的方法。比如对白鹅的步态,作者除了与鸭子的步态作了有趣的比较外,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母鸡》一课对鸡锥外形的描写很有意思——“肚子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这些都值得学生学习。多样的表达方法有利于把小动物的各种特点写具体、写生动,也便于小伙伴寻找。
③ 《白鹅》一课中对白鹅吃相的描写,如白鹅吃食需要三样东西下饭,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吃饭时从容不迫,还需要别人伺候。在第二个情境中,请邻居帮忙喂养,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写出自己家里的小动物如何喂养吃食,可通过“先……再……然后”的表达方式,细致写出喂养小动物的方法,需要怎样的生活环境等。
④我们还可以学习《猫》一课的写法,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具体鲜活的事例写出小动物的可爱,第三个情境中,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表达出对动物的喜爱,让朋友产生收养小动物的愿望。
4、 习作评价标准
本次习作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是否根据情境需要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