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是林家长孙,既然在老家结婚办酒,也就依足了老礼。结婚第三日,新妇要给家娘家爷及叔伯长辈奉茶。我们为了吃这碗新妇茶,头夜又赶回老家,宿在大伯家。因大家都有事要忙,约好赶早不赶晚。
这日早上六点半,大伯大姆喊起床。新妇梳洗后先执笤帚扫地,大姆嘱咐:朝屋里扫,金银财宝扫进来。吃了早饭,泡好茶,在四岔的小婶也赶到了,琪琪要上学,她的角色由还在村里上幼儿园的小表妹——小韵来代。
第一个要奉的是家娘家爷。大伯夫妇坐好,我捧桶盘,桶盘里两盅茶,里面分别放着:八颗桂圆五颗荔枝五颗黑枣,再有几片桔饼。新妇敬茶递茶,家娘家爷接过,递给新妇一个红包,随即把茶倒到另外碗里慢慢吃。茶盅摆回桶盘,我捧桶盘,小婶提热水瓶,小韵抱着一个红口袋,拉着新妇手,往老屋去。
玫瑰花门还在,前天放过的顿地炮的大盒子也还立在两旁,侄儿跟着走,却被他妈喊了回去,说是他不用一起,只得腆腆地立住,看着他一身大红羽绒服的新娘子跟我们一起,穿过玫瑰花门,走上村里的大路。
阳光很好,路上已有忙活的人。我端着茶盘,竟有些不好意思,也忘了自己当初有没有捧过茶,那时自作主张的婚礼,什么规矩也不懂。“阿婆走前面带路啊!”耳边响起小婶的声音,往前一看,前面有个阿婆,却不认识,蓦然想到她这个“阿婆”指的应该是我呀!
我在前面引路,来到老屋旁,看到我婆婆已在门口小路上张望,看见我们,便急急忙忙回屋,想必是早早地等着这碗茶了。从正门入,请二老坐下,小婶把红口袋放在地上,新妇跪上敬茶,喜得二老乐不可支。这也是为了让老人家开心让新妇特地跪的。随后是敬我们,新升级的大小叔公叔婆,一份茶一份红包,叫做“茶钿”。
我公公一家是后来从小田岙搬到龙头的,在村里亲眷叔伯很少,新妇奉茶也到此为止。
“吃过新妇茶,长生不老长命百岁、千岁!”新老太公哈哈大笑。
子孙的绵延便是长生不老,千秋万代吧。到了年底,我们家便是四世同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