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edee5ec57df9a94d.jpg)
一九七八年,我第一次探访狮象岩,是与吕田中心小学的几位同事一齐去的。当时已是冬季。那天蓝天白云,暖暖的阳光晒在身上特别舒服。听说狮象岩里的山洞很有特色,洞里会不会藏有什么宝贝呢!思绪与小说中藏宝探宝的描述联系起来。当地的同事准备了干厘竹枝,说是点火把照明用的。我说有手电筒。同事说手电筒的光太弱,在漆黑的山洞里光线很快就会被吸收,照不到稍远的东西。
当时,许多当地人在走夜路时,普遍使用小厘竹火把照明。在拍摄电影《闪闪的红星》时,小火把发挥了最大的效用。漫山遍野擎着火把的人龙,向农会所在地汇集。组织起来的农民第一次当家作主,盖大印,打土豪,分田地。这个镜头,据说当时是导演找到吕田的领导,要求配合拍电影需要,尽可能多地发动群众,人人手拿火把,在某一时刻向某一地点汇集。到达后,每支火把可得五元钱。当时的五元钱买的东西可多哩。那个晚上,吕田盆地到处是活动着的火把火龙,场景十分壮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境十分吸引人。
这次探访的是狮象岩最大的山洞,位于半山腰。从洞口入去,抬头可望见一大岩石上写着"万古英扬"的字样。转了几个弯,洞里越来越暗。在厘竹火把的照耀下,垂挂下来的石钟乳又大又长,吊在洞顶上,好似随时会掉下来一样。大小不一的石钟乳,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地上大的石笋过人头高,小一点的石笋大多被人们凿走破坏了。洞壁上一挂巨大的猪肝石特别引人注目。山洞越走越宽阔,最大的地方像一个大礼堂,可容纳数百人。地面高低凹凸不平,有些地方有积水,形成小小的水潭。有些地方还留有地质人员探矿时挖下的矿坑。再深入进去,山洞变得越来越难行,有些地方要攀着溜滑的岩石爬上去,进去之后另有洞天。
可惜, 厘竹做的火把不耐烧。带来的厘竹还要留下一些出洞时用。洞里无限的风景无法一一观赏。在同伴的催促下,我一步一回头,有点恋恋不舍地跟着大家走出了山洞。
这次探洞,外面阳光灿烂,洞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石壁是黑的,钟乳石是黑的,石笋是黑的。全靠厘竹火把的光亮,才可以看见洞里的景色。出得洞来,感觉自己的头发眉毛,也沾上了黑灰,摸一摸手也有点黑。据同事介绍,附近水埔村和狮象村的村民,过年时喜欢成群结队,手拿厘竹火把,烧着炮竹游山洞。山洞里的炮竹声经久不息。久而久之,洞里的石笋钟乳都被熏黑了。我想,这个洞的原貌应是彻底被破坏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e1c3c0ce4a64556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91b78f362d6487d1.jpg)
不久,我们又游览了狮象岩的另一个山洞。这个山洞当时还没有开放。山洞经人工修整过。里面的石笋钟乳大多被凿平,形成一个巨大的空间。地面砌有排水渠。有些连通其他地方的洞口被砖石封堵死。在文革时,这里曾作过战备军火倉库 ,与水埔村附近的战备“工程"相呼应。现在只剩空荡荡的的洞库了。打开铁门的洞口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热闹的场面。
游狮象岩的山洞,一般选择在冬天。这是因为狮象岩和周边地区,岩石多,大洞连着小洞,常有毒蛇蝎子出没。考古人员证实,远古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狮象岩周边还留有大量古人类打凿出来的石器。在山洞的某些角落,据说还留下不同时期人类埋藏的财宝。毒蛇蝎子是这些藏宝的保护神。冬天蛇类要冬眠,蝎子也不活跃。这时游山洞相对安全一些。冬天雨水小,天气干燥,山洞没有积水或积水很少,游览时方便很多。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游览狮象岩最具神秘感的下水洞。
下水洞又叫人字岩,出入口长期被水浸泡着,平时是无法入洞的。山洞很深很长,许多地方很狭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人们大多只能爬行着进洞,无法携带厘竹作火把照明。有一段山洞狭窄得连身也转不了,只能不断向前爬行,没有回头路。洞里处处惊险,不小心掉到地下河里就再也出不来了。由于难度大,进入到这个山洞的人屈指可数。
我受好奇心驱驶,在某个冬日,准备好了充足的照明用的电池和强光电筒,带备足够的饮水和食物,带着一部带闪光灯的相机,在当地人的引领下,经过许多艰难曲折,终于进入到水底洞内,并拍了一些相片回来。这些相片可能是唯一的,当时拍的胶卷已不知去问。这个洞有几个洞口,唯一安全的只有一条U形路线。有些线路通往地下河,走错了后果不堪设想。有些线路紧挨着深渊,丢一块石头下去很久才听到回声。因为出入艰难,洞里的石笋钟乳基本没有被破坏,没有被厘竹火把熏黑。有些玉化了的钟乳石在闪光灯的照射下闪着宝光。在洞内沟底,还可以找到一些动物的的骨化石和古石器,可能是以前被山洪水冲入到洞内的吧。我找了一些小一点的像牙齿类的化石带出洞来,可惜经数次搬家之后遗失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84d180a9b111540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07910d43b2a2501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c8791c6ac5327085.jpg)
探访水底洞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山洞狭窄,可能是与山顶上的洞口相连吧,洞内的空气是流动清新的,不冷不热,穿一件运动衣就可以进去。衣服穿多了可能会被卡住。不断前行,别有洞天,美丽的洞景让人留连忘返。这时,更需要理智,不能在洞内逗留太久。电池消耗完了你会寸步难行,危险系数加大。再往前,一堵石壁挡在前面。后无退路。想退回去时间也不允许。我们只好搭人梯,让一人登上石壁顶,再由登上顶的人伸出手来拉下面的人。待我们全登上壁顶后,前面不远处已可见洞口照进来的亮光,可以听到留在洞外的人的说话声。
进入水底洞难度太大了。大多数入过洞的人不会再入第二次。在吕田工作期间,我带过许多朋友游狮象岩,都只是游岩中间的大洞或战备洞,不敢带他们去游水底洞。
狮象岩就像一本前无尽头的教科书。几千年,几万年前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迹。它包罗万有的深厚的知识层面,我们根本无法一下子看透,一些专家学者也无法真正看透。我们只看到山洞的外貌,只能凭借古人类打凿的旧新石器去推断古人类的活动情况。这支古人类的起始和去向,以及发展情况的研究现在几乎还是空白。我希望能早日破译狮象岩的密码,让人们早日了解人类在这个地方的发展史,让人们全方位了解从化。这对从化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意义。从化有温泉这张名片。狮象岩应该是从化向世界宣示的第二张明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72ed6272a5e1f1e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1376f412c1f13f2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213b2baed321d00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1021/76352eda51b401b7.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