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午夜降临前抵达》刘子超

《午夜降临前抵达》刘子超

作者: 颜默 | 来源:发表于2022-05-14 22:52 被阅读0次

[1]写作时,我仍能闻到奥地利山间雪松林的松脂味,想起摩拉维亚啤酒爽朗的口感,看到自己驾驶的小汽车像玩具一样漂浮在匈牙利大平原上。如果不能以写作这一艰苦的方式对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加以确认,我总害怕有一天记忆会像我曾经养过的那只小猫,不辞而别。

[2]我离开柏林那天,下着小雨,天空阴沉得像一块陈旧的大理石。风驱赶着路人的雨伞,像有只看不见的手在摆弄街边的花瓣。

[3]平静的林荫大道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夜幕开始降临,当我回望勃兰登堡门时,那些烟雾仍然像中国皮影一样映在天际线上。

[4]站在桥上,视野无比开阔,易北河缓缓流淌,老城的巴洛克建筑群在夕阳下惨烈壮美,有一种让人心碎的力量。

[5]我们这个世纪怎么看都像屠宰场屠夫手的抹布,不时有又浓又黑的血水在流淌。——塞弗尔特

[6]时间是真实的梦境,而爱情是梦中不真实的镜子

快乐是镜中沙滩上的旧夹克,倾听大海的轰鸣

[7]城市折叠着街道,橱窗也睁不开眼睛

电车像一只红色熨斗.

熨在午夜告别的绸缎上

[8]此时,火车正穿越一座座山脉,大片的松林和山谷里的城镇在窗外飞驰。雾从松林间升起,像一条白色的腰带,松垮垮地挂在山间,让人想到中国山水画里的风景。

[9]夜晚的克拉科夫有一种不真实感,宛如一幅仿制品,是硬纸板剪出来的,涂上了一层亮闪闪的银色。比如,一场雨会不期而至,一辆马车会毫无预兆地出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一只巨大的热气球会神奇地出现在半空,然后你会在街心花园遇到一个独自喝酒的姑娘,她邀请你和她一起喝上一杯。

[10]旅行是一段沿着大地的褶皱,进入全然迷离之境的旅程。其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不是抵达,而是如何抵达。

[11]一路上,奇峰异石随处可见,绿色的山谷在面前铺展。透过窗玻璃,我看到一些波兰农民面无表情地扛着农具,行走在山间,山腰上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崭新漂亮的房子——那是富人们的度假别墅。天空突然阴沉下来,雨点伴随着山风,吹打在布满尘土的窗玻璃上,流下一条条土色的泪痕。山石在雨水中变成了水墨画一样的黛青色。

[12]窗外天色已晚,万籁俱寂。走到阳台上,但见星光如沸,群山仿佛巨人的黑影降临。我这时才发现,山在白天是一种壮美,到了夜晚却令人心悸。那种庞大而未知的存在,不分昼夜地永恒矗立,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如果山愿意,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我,而我此刻还活着,不过依赖于它的垂怜。

[13]第二天早晨,窗外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以一种不声不响的姿态下着,像旧电影胶片上一条条流窜着的白色直线,山上雾气蒙蒙。

[14]离开兹蒂尔那天,仍然下着毛毛细雨,蒙蒙的雾气让一切都显得那么苍凉。我和阿尔蒙坐在前往波普拉德的汽车上,它爬过岩石嶙峋的山冈,经过野草丛生的森林,一路上也见不到个人影儿。等我们好不容易进入平原地区,把山甩在身后,路边才开始出现一些苍白的旧房子。汽车穿行在大片的庄稼地里,风摆动着庄稼,上面落满了乌鸦,仿佛一幅梵高的油画。一些农民站在路边,但是看不到他们的表情。

[15]但我们彼此都知道,我们的人生很难再发生交集。旅行中的相遇,就如同空中交汇的流星,短暂的火花过后,依然是两块丑陋的陨石。我们期待旅途中的相遇,但相遇也注定了分离。

[16]午夜时分进入一座陌生城市,就像在玩一场捉迷藏游戏。因为入夜的城市与白天截然不同,街上的行人也好,城市的气氛也罢,都与白天相异。有时,我甚至觉得一座城市的地图在午夜都会悄然变异:小巷折叠,大路转弯,一些建筑凸现出来,一些建筑则暗自隐去。

[17]时空的转换具有一种魔力,而火车就是转换的载体。再没有什么比舒舒服服地坐在一辆高速行驶的火车上更令人心旷神怡了。尽管窗外的风景有时乏善可陈,但这也正是旅行的目的之一。真正的旅行绝不仅是见证美妙的奇观,同样应该见证沉闷与苦难。仅仅是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就足以令内心辽阔起来。

[18]人就是这样在时代的脚手架上攀爬,幸运的爬了上去,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倒霉的摔得粉身碎骨。

[19]那天吃完早餐,我出门沿着多瑙河散步。布达佩斯刚刚睡醒,街道上铺着一层毛糙的柠檬色的阳光。树枝从岸边伸出来,伸到河面上,河水辽阔而浑浊。

[20]河风阵阵袭来,多瑙河像一条丝带蜿蜒向南。遥望过去,对岸的佩斯坐落着一幢幢玩具似的房子,城市从河岸开始向远处迤逦延展,直至变成轮廓朦胧的腹部。花盆一样的瓦红色中点缀着白色和青色,最后融入远方玫瑰色的雾霭中。

[21]眼前的一切就像一个懒洋洋的梦境,有一种不真实感。布达成斯就像被分隔成许多很短的片段,断断续续地拼贴成一幅油画,而我在这幅油画里分辨着城市的只言片语。这是旅行者的工作,也是乐趣所在。

[22]此时,落日像小巧的发卡,别在城市的肩头,把塔楼和围墙染成一片金色。

[23]果然,积雨云已经在傍晚的天空堆积起来,空气中飘浮着一股土腥味。不是土腥味,更像是森林和沙土混合的气息。

[24]在布达佩斯,在这样的夜晚,一切看上去都那样美好:皇宫在对岸的城堡山上熠熠放光,天空是一种深邃的宝蓝色,一朵朵灰色的云像河水般流逝。

[25]对岸是一处沙滩,很多人趴在上面晒日光浴。抬头就能看见碧蓝的湖水和雄伟的阿尔卑斯山。此时,晴空万里,纤云也无,感觉阿尔卑斯山离眼很近,近到连每一条藏青色的褶皱都清晰可见。

[26]因为旅行说到底是一次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的机会,是一场逃脱——逃脱来自生活本身的重负。

[27]由于英国夫妇坐在最后,日本青年的英文又不佳,谈话终于像一小段点燃的湿木头,冒了两下烟就熄灭了。车里变得很安静,大叔随着音乐吹起口哨。斯洛文尼亚的乡村景色在窗外飞逝。夕阳中,路旁的行道树分外挺拔,宛如世界的刻度,向着远方,向着无限,延展开去。

[28]走出大门,外面已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阴雨中的布达佩斯,仿佛黑白胶片电影,流窜着银鱼似的线条,耳畔是雨水时轻时重的叹息。

[29]我相信,至少是理论上,旅行或多或少会改变一个人。会使那个人朝着更宽容,更理性,对世界的理解更全面的方向迈进几步。至于到底是几步,那就要看每个人的天赋和修养了。但毫无疑问,这向前迈出的几步就是旅行的意义,也是活着的意义。

[30]驾驶着Polo出城,便进入了广阔的匈牙利平原。视野所及,甚至能感觉到地球表面轻微的弧度。窗外是被拖拉机犁过的赤裸泥土,像凝固的浪花一样翻开,间或有白色积雪覆盖在上面,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平原上的树木早已落光枝叶,又手叉脚地立着,如同被工匠统一修剪过,成为天际线上潦草的笔画。

[31]外面天气很好。太阳驱散了昨晚的大雾。城墙历然,街巷宁静,黑色的柏油马路一直伸向山丘之下,尼古拉斯大教堂沉浸在一片玫瑰色的晨曦中。

[32]进入城堡,沿着咯吱作响的木质台阶登上瞭望台,可以望见四周平缓起伏的山丘与田畦村落。向南方眺望,克罗地亚沉浸在一片橘红色的雾霭中,多瑙河想必正从那里奔流东下。不知从哪里传来犬吠声,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空气中有一股木柴生火的味道。

[33]午后的阳光有一种令人恍惚的质感,像白葡萄酒在杯里轻轻地晃。平坦的田野上依然雾气滚壤,阳光与雾在这里似乎达成了某种和解,尽管现实生活中和解十分稀有。

[34]我登上石头垒成的城墙垛,整座城市在冬日的阳光下铺展开来:红瓦黄墙的巴洛克建筑、教堂的尖顶、郊外的农田和葡萄园。一辆黑色的火车头吞吐着白烟从城外驶过,蒸汽机的声音经过空气折射,若有若无地飘过来,像黯然而温柔的低语。

[35]我喜欢火车站,因为它像一幕话剧的逼真布景,也是一座城市的风情写照。悲欢离合在这里上演,也在这里结束。在火车站,旅行者可以得到关于一座城市的全部想象。

[36]四周是一片荒野,再远处是僻静的山林。松树还是绿色的,阔叶植物则已枝叶尽落,像扫把一样支撑着天空。

[37]旅行让我一次次确认人生的虚无,然后在随波逐流中继续我的人生。

[38]我感到一阵寒意,便走出教堂,走进空旷的街道。天空中成群的乌鸦仿佛夜的碎片,纷纷扬扬。我走过教堂附近的一个电车厂,院子里停满电车,铁轨像黑色的血管,从四面八方伸向洞开的铁门。一个戴着棉帽的工人在给车辆做最后的检修。街灯摇晃,把周围的一切啃得模模糊糊。我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些电车在眨眼,做鬼脸,只等检修工一走就会活过来,成为夜晚真正的主人。

[39]我行驶在僻静的林间公路上,两旁的森林随山势起伏,恍如一匹冬青色的绸缎。天空框在行道树构成的堤岸间,像一条倒挂流淌的白色大河。周围没有行人,也看不到村落。只有我和车,在天与地、山与林之间穿行。

[40]酒精就像筹码,在快乐的一端不断加注,直到它彻底压过失落的一端。这时如果你继续喝下去,快乐看似会继续增长,但失落最终会在第二天早上反败为胜。

[41]窗外,成群的乌鸦压过安静的村庄,枯木倒在冰冻的小河里。偶尔驶过一家锯木厂,原木整齐地堆成小山,像冬储大白菜一样。

[42]火车经过一座山丘,散落在山上的木屋,都刷上了漂亮的颜色。公路在山谷间蜿蜒,跑的都是小排量的私家车,远远看去就像模型玩具。天黑下来了,但仍能感到窗外伸展着一片清冷而安详的土地。

[43]整个车厢只剩下我一个人。火车似乎也加快了速度。我看着窗外,夜色已经把大地的一切痕迹抹掉了。长途旅行时,你有时会丧失时间感和空间感。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显得那样遥远,朋友圈里的一切看上去都像精心编织的故事。因为你在移动中,并且夜幕已经降临,你感到自己身处国家之外,时间之外。此刻,你能面对的只有自己内心的黑洞。

[44]我想到旅行本来就是一种悲伤的快乐,甚至带点自找苦吃的快感,而抵达一个晦暗不清的地方,正是旅行者隐秘的乐趣之一。

[45]窗外已渐渐发白,可以看见一排排黄色的房子。丘陵间散落着葡萄架,而远处的山峦则是一片光秃秃的褐色。

[46]它的美中有一种凄凉,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宿命感,有一种时间安慰人时特有的孤独。

[47]旅行如同一种寻找,寻找逝去的、遗忘的事物,从而告诉自己世界上曾经有过美的东西存在。

[48]每天早上,黄猫总是悄悄潜入我的房间,跳到窗台上瞭望。越过砖红色的瓦片,可以看见城市正在柠檬色的阳光中铺展开来。

[49]美国作家保罗·鲍尔斯将旅行文学的写作者分为两种:写东西的旅行者(a traveller who writes)和去旅行的作家(a writer who travels)。前者兴之所至,后者则有更高的文学追求。我暗自希望自己成为后者:从广阔的世界汲取经验,用文学的方式加以呈现,在旅行和写作中确认自我。

[50]某种程度上,《午夜降临前抵达》帮我确立了日后的工作方法:有目的地旅行、阅读、寻找素材、日复一日地写作。它也教会了我对作家来说更重要的品质:保持耐心、享受孤独。

[51]颁奖典礼结束后,我独自走回酒店。天空低垂,夏日空气中有松树的清香。街灯飘浮在我的头顶,仿佛天空在微微发光。时间已近午夜,我的思绪又回到过去,抵达那个大理石般的午后。

相关文章

  • 《午夜降临前抵达》刘子超

    [1]写作时,我仍能闻到奥地利山间雪松林的松脂味,想起摩拉维亚啤酒爽朗的口感,看到自己驾驶的小汽车像玩具一样漂浮在...

  • 午夜降临前抵达

    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了。那就写点吧。 这是我所有文章中最不负责任的开头了,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笑了,轻松的笑了。...

  • 午夜降临前抵达

    我读完《午夜降临前抵达》这本书的时候,到深圳不到一个月。三月份的深圳,时断时续了一周的春雨过后,傍晚,陡然间下起了...

  • 午夜降临前抵达

    初识刘子超,大概是在5年前,2012年的时候。那时我大学毕业,刚开始使用豆瓣,国内的“旅行文学”尚处于一种欣欣向荣...

  • 午夜降临前抵达

    一直很喜欢读关于旅行的书,如果作者的文笔优美那就更加完美。《午夜降临前抵达》是这样的作品,作者刘子超这些年一直在坚...

  • 午夜降临前抵达🚞

    “旅行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不是抵达,而是如何抵达。说到底,旅行或者人生,就是一次次解决如何抵达的生命过程。”疫情之年...

  • 中欧抵达之谜

    我是在江南的一个阴雨天里遇见刘子超的新书《午夜降临前抵达》的。彼时我也在旅行途中,江南城市的傍晚小雨霏霏,入秋时节...

  • 午夜降临前抵达(二)

    “德勒斯顿成了一朵巨大的火花,一切有机物一切能燃烧的东西都被大火吞没;德勒斯顿这时仿佛是一个月亮,除了矿物质外空空...

  • 午夜降临前抵达(三)

    从德勒斯顿到捷克边境,只有30公里大巴悄无声息地驶入了另外一个国度。边境上没有检查站,疆域在这里似乎是消失的。在欧...

  • 午夜降临前抵达(四)

    作者的这次旅行主要交通工具是火车,在德国的时候他就买过一张火车通票,一个月内可以达成境内的所有火车,这是一种专门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午夜降临前抵达》刘子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xv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