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功利至上、精神贬值的社会里,适应取代创造成了才能的标志,消费取代享受成了生活的目标。在许多人心里,“理想”、“信仰”、“灵魂生活”都是过时的空洞词眼。可是,我始终相信,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本质,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和一个沉湎在歌厅、肥皂剧以及庸俗小报的人,他们肯定生活在两个绝对不同的世界上。
时常在某个瞬间会涌起如流的奇思异想,在高楼上往下望,看着移动的如蚁般渺小的人类同伴,总会产生一些似曾相识却无法言表的想法。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窥探者,在一个很多人未发觉的角落,以一种不平和的心态渴求解读这百般人生,也盼望着有一天能成为一个八面莹澈、明鉴万里的旁观者。年岁越长,越发不愿意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人物却更享受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去辨析这大千世界的是非曲直、人来人往。
每每审视自己的灵魂,在这短短二十年间,仿佛正在从一个剔透的模样转变成浑浊的形状,难以抑制的心惊肉跳,是我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发展趋势所表现的不安和恐惧。周国平先生写到过:“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当我们像一批流水线上生产快要接近最后一步的产品即将面世时,在这个尴尬的年纪早恋吧,太晚;结婚吧,太早;跟小孩子放烟花吧,太幼稚;跟大人聊天吧,没有共同语言。于是许多人都选择在被长辈要求只能赢不能输的压抑里,表示妥协。我们马不停蹄地忙着考研、出国、找工作……却很少有人真正安静下来审视自己,内心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当初又为了什么出发。嘈杂喧闹的世界里,人们看似活得一鼓作气朝气蓬勃,其实内心却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惴惴不安。
如今鲜少有人谈论自己的“理想”、“信仰”,大抵这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密切相关吧。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迫切地盼望着实际的回报,计划里的目标都要实现,只有这样的事情才值得去付出时间和精力。当然存在有人是因为“信仰”而去执行某项活动的,前段时间看央视的一个节目,有个女医生,选择了一条更少有人走的路:加入无国界医生的项目,到最需要医生的地方去。而生活中有多少人,去当志愿者,是真正出于志愿服务这个社会的目的,而不是因为那一纸证书呢。
周国平先生还说:“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被废黜的是人的灵魂。由于被废黜,精神有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命运。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倘若一个人能坚持做‘精神贵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为了虚荣,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但愿我的伙伴们,在通往未来美好生活的坦途或者坎坷之路上,都能保持一颗高贵的灵魂,时时自省,时时审视。
愿你所有快乐,无需假装;愿你此生尽兴,赤诚善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