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
——说写课程的说写内容与说写指导
一是说写内容从课内到课外。
1、怎么确定说写内容和主题?
教材学习的课堂说写:字词听写编故事,知识生成小总结,课堂收获大家谈……把课堂变成学堂,让学生多说多写多讲,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作文课上也可以说写:看图说写,讲故事说写,可以编故事,情节反转,故事接龙,还可以是话题说写,关键词说写等。
小学高段和初中高中书写的内容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因为学生生活的半径大大增加,接触到的社会现象不仅增多,而且复杂思维也有具体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因此课外的生活现象,课外的阅读内容,课外的社会活动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等等,都可以成为说写的内容和主题。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
故事会。说书人。
人物评论。
再如《西游记》。
齐天大圣:花果山那么多猴子,为何只有石猴做了美猴王?孙悟空为何最讨厌弼马温这个名字?为什么说孙悟空的成长史就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史?如何理解悟空卖弄本领后菩提老祖的行为?72变的神通是如何修得的?
唐三藏:泾河龙王之死,谁之错?唐僧为什么能当取经人?玉帝玉帝对天蓬元帅和卷帘大王的惩罚是否太严厉了?
取经团队:初出长安的唐僧啊,你太心急了,东海龙王是一个懂劝诫技巧的真朋友吗?孙悟空需要带上金箍吗?四圣试禅心有必要吗?
草根妖怪:悟空第一次放逐只是白骨精的功劳吗?六耳猕猴真的是假悟空吗?从红孩儿故事看,菩萨与唐僧的慈悲,火焰山的难过,只因为铁扇仙吗?袈裟被偷,谁知错?
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结构是
背景:内容梗概,写作缘由。
观点:提出问题,亮明观点。
论证:对观点进行充分论证,用上三个分论点。
影响:联系当下的生命生活,谈论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或引发的思考。
如《嫉妒之心要不得》。
2.怎样确定书写主题才能激发兴趣?
无论什么内容,它本身就是能激发学生兴趣。
说写的形式,本身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基本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于爱的需要
自尊需要
(缺失需要)
认知需要
审美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成长需要)
再如:
罗素《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中肆意的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激发求知需求,点燃学习兴趣。
3.关于是否需要开设说写活动课。
说写是工具,不是目的。
我们要用说写来达到教学目标,不能为说写而说写,你把说写融入课堂教学板块中,语文练习当中,不需要额外开设说写活动课。
因为我们语文课程就是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在九个总目标中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核心。说写可以融入到教材学习和综合性学习、写作课当中,旨在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的,他自身不是目标。
二是说写课程从帮扶到放手。
职高生的学业更需要说写帮扶。
帮扶阶段的说写提纲就是对思维的提示,写关键词可以这样指导,从帮扶到放手功到自然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