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四岁的我,和我如今教的学生年龄相仿,我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红楼梦》,真是一入红楼深似海,从此痴爱是一生。
读红楼,读的废寝忘食。那时候读不懂什么深刻的主题和作者隐含的寓意,我被迷住也并不是什么情窦初开,毕竟红楼梦也不全是宝黛的青梅竹马,有人把它定义为爱情小说,现在看来并不如是。
我迷恋她,是因为我第一次感知到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多美好的文字集中在一本书里,有这么一座宛如仙境的美丽园林,有这么多出类拔萃的神仙姐妹,她们在这远离尘烟清净明秀的园子里生活,她们或温文尔雅,或古灵精怪,或机敏睿智,或敦厚端庄⋯⋯性格各不相同,但同样的美丽善良,同样的纯真高洁,同样的才情出众,同样的知书达理,我第一次知道,女孩子可以美得花般娇嫩玉般温润,美得袅袅婷婷明艳照人,美的让人见之忘俗惊为天人!
她们吟诗、作画、抚琴、赏梅;她们扑蝶、立雪、撕扇、葬花;宝黛共读西厢,湘云醉眠芍药,芦雪庵联句,凹晶馆续诗⋯⋯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徐徐展开,我久久地痴醉在这隽永的意境中,调动脑细胞里所有的想象力,来共鸣那"口角噙香对月吟"⋯⋯
想想也是,我阅读小说的起点是《红楼梦》,有她托着,我怎么可能被伪古典唯美的琼瑶迷住?怎可能对粗鄙肤浅的地摊文字感兴趣?又怎能忍受女孩子胸无点墨庸俗浅薄?更受不了满嘴脏话胡搅蛮缠⋯⋯少年时代的思想浸润有多重要呀,好的文学作品多重要,大浪淘沙,经典就是经典,汉字的魔力太强大了。
虽说成年后被现实层层盘剥重重碾压,忙于生计奔波劳累无暇以顾,让心田一度荒芜,杂草丛生,但毕竟角落里的少女梦曾丰盈瑰丽星河璀璨,待有空拂拭,便柳暗花明,归来仍是少年!
那时候精神资源的紧缺也有好处,"书非借不能读也",让我放慢脚步静品书香。现在的信息倒是铺天盖地,但有多少孩子能静下心来细细读书,大多数已习惯了瞬间刺激,不用动脑就能迅速获得快乐的短视频、漫画、快餐文⋯⋯
《红楼梦》似乎从末缺席过中学语文课本,我上学那会,初中学的是《胡芦僧乱判葫芦案》,后教材重编,选了《香菱学诗》,目前变成了《刘姥姥二进大观园》。
我个人还是倾向《香菱学诗》,在龙吟细细凤尾森森的潇湘馆,两个粉妆玉琢玲珑剔透的妙龄少女,没有任何出身、阶层、地位、家庭等外来的干扰,一个倾心教,一个刻苦学;一个深入浅出循循善导,一个钻研尝试手不释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香菱终于在梦中写出了一首好诗。这是一幅多么唯美的画面,多么理想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惜,部编版删掉了。
是觉得深奥,怕学生理解能力跟不上?还是情节无趣,迎合不了学生的喜好?不得而知⋯⋯
姥姥就姥姥吧,只是市面教辅把刘姥姥解读成了一个倚老卖老自甘出丑,到贾府打秋风的人,我实在不能苟同。所以阅读经典名著,还是要带着自己的脑子整本书去阅读去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因为认真读完整本书,你才会知道,刘姥姥是一个有着底层生存智慧的,知恩图报的,善良朴实的农村老太太。
如果你的目标是月亮,就算迷失,也是在星河之中。
阅读,请从经典开始,从儿时的《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世说新语》⋯⋯到有一定理解能力时的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它们所给予你的,一定比你想象的更多!
推开那扇窗:窗外,繁星闪烁,窗内,灯火可依,谁说,这不是一种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