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通过管理朋友圈,建立内心秩序?

如何通过管理朋友圈,建立内心秩序?

作者: 安慰记心理小店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14:59 被阅读19次

周日树洞房间直播2019第2期

本期主题|朋友圈和内心秩序

直播主播|安慰记店长王瑞

邀请嘉宾|安慰记初级咨询师向阳

都热爱心理咨询

但朋友圈大不相同

朋友圈就像自己的内心,越来越乱。

每周日都会在B站直播树洞房间视频节目,这周的主题是「朋友圈和内心秩序」,今天恰巧在店里咨询的向阳咨询师被我邀请来跟我一起聊了这个话题,下面是直播的总结内容。

1

为什么关朋友圈?

关朋友圈的触发点是从微商流行开始的。

印象中是研究生第二年的时候,因为考试作业压力太大,有半个月的时间一点看手机的时间都没有。终于学期结束了,我打开了久违的朋友圈,看看大家都在忙什么,结果发现有半个朋友圈的人都做起了微商代购,很多还都是我熟悉的人。

在无法忍受朋友圈一夜之间变成淘宝页面之后,我尝试把发微商的号都屏蔽朋友圈处理,可是无奈人数太多了,屏蔽得手酸,干脆就关了朋友圈不看了。

之后断断续续也有尝试打开看过,但是我突然发现我已经不太习惯三次元中的人,总是用二次元的表达方式说话了,都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微博博主风格。

加之最近又开始流行朋友圈营销,铺天盖地地转发广告以新的方式霸占了朋友圈主页。

我越来越看不到关心的人发布的动态,直到我丧失了最后一点刷朋友圈的欲望。

简而言之,原因就是一句话,朋友圈没有了我想看的信息,所以就没再看了。

向阳咨询师的朋友圈则会以关系的远近为基础,把希望看到的人留下,并且按照某种规则把不同的人进行分组,避免相互之间的影响。当时在直播间的很多roomie也表示有在这样做,认为这是最为舒服的方式。

我这社交圈管理的懒癌还是比较佩服的,光是记住那么多组就觉得头疼。向阳咨询师分析说,不同的人群面前,自己需要展示的形象可能是有所限制的,所以为了能够让自己更自由没有顾虑地表达,对朋友圈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组区分是一种不错的管理方式。

2

关朋友圈的体验

其实我觉得关了朋友圈也不是什么太大不了的事情,我自然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长感悟爆炸给大家。利弊都有,两方面都分享下吧。

#1 省出了关注你认为更有价值信息的时间

刷朋友圈的动作现在已经是打发时间的习惯性行为,如果没有了这个动作,自然就有了干别的事情的时间。

大家对于什么是“有价值的信息”,肯定有自己的定义,我个人的标准是这样的——

做了某件事情之后,不会马上产生浪费时间的抱怨和缺乏自控力的自我否定,而是回想起来,产生“嗯,这个还真不错”的感受。

如果满足这个心理状态,就是我个人定义的“有价值的时刻”。

关注了公号最近发布的《积极心理学》系列的小伙伴应该感触会更深一些,如果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不刻意、不费力的有价值时刻,真的是蛮愉悦的状态,温吞的快乐就是一种常态。你随时可以调动自己的能量,做更需要脑力和体力的事情。

有活力,会是你想给自己打上的标签。

#2 与人更真实,忘记带面具的感觉

我经常发现有些人在朋友圈的形象和真实生活中的形象是不一致的,这个并不是说外表ps与否的差别,而是整个人格表现都存在巨大差异。当我前后脚分别和两个形象有交集的时候,我会有恍惚感,到底哪个才是更真实的Ta呢?

印象最深的一个差异是,一个朋友在现实生活中是偏高冷一些的女生,不苟言笑,但是在朋友圈里就是一个活脱的萌妹子,说话风格反差很大。

也许这是一个人的不同面?也许某一面是伪装?搞不清楚。

观察了一些人的这种反差之后,我也会看看自己,微信聊天和正常生活中聊天是不是一个风格的。

的确,真的会有微小的差异,思考了一下,线上的沟通似乎会想得更多,因为在交流信息仅限于文字的情况下,好像总担心会产生什么误会。

这种时候我往往会花时间搜索最能表达我情绪的表情包,来尽可能地准确地表达我的想法。有一次搜索的时间有点长,各种找都发现没有能够表达我情绪的表情,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我在干什么呀,连话都没有办法顺利表达了吗?

太依赖外界的手段,反而丧失了自己本身就具有的技能。想什么就有能力表达清楚的感觉,很好。

#1 半生不熟但是又需要维系的人际关系会淡掉

非常内圈的朋友,我会单独点开翻看Ta们发的朋友圈,所以经常会有朋友收到自己几个月前发的状态的我的点赞,很莫名其妙的操作,哈哈。

但是半生不熟,但又有维系必要的人际关系,如果关了朋友圈,就真的淡掉了。我记得之前写过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当时提到过我已经做好了淡掉的准备,所以还是没重启朋友圈。

这又是我们内心选择的一次斗争吧,两样东西都有价值和意义,可是冲突的情况下,你会基于什么做出选择,那就是你内心秩序的体现了。

所以半生不熟的朋友如何维系关系,对我来说,就看命运和运气的安排了。

也不是没有方法的,我虽然不看朋友圈,但是有诉求的时候偶尔会发。比如最近开始环保的事情,如果要参加什么环保的活动,就会发布在朋友圈里找同好,竟然真的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半生不熟的朋友。

我想这样的社交深度应该比朋友圈友好互相点赞,要来得更实在一些?

就像互联网产品做到现在,风向已经都开始转向线下了,终究还是真实的面对面的交流跟让人心安啊。

#2 别人总以为“你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当你在朋友圈消失太久的时候,可能会让人认为你出了啥事儿,或者被人遗忘。

那种感觉还是挺令人恐慌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想约我的一个票友去看电影,但是我发现我找不到她的微信了,距离上次联系竟然是一年前的事儿了,中间换过手机,聊天记录没有保存。而且最关键的,现在的人都不互留手机号了......

“难道就这么失联了?”

我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是因为自己在朋友圈消失太久,别人遗忘了。我赶紧在朋友圈发布寻人启事,试图远程呼唤她。

后来我是在豆瓣找到的她,联系上之后才发现,我一直没有备注对方的名字,她这两天改了昵称。而且她也关了朋友圈,所以根本没看到我的寻人启事。

这个乌龙事件让我学习的地方就是,别太依赖自己的记性,如果不玩朋友圈了,至少把人家的名字都备注好。

3

如何通过朋友圈

建立人际关系的内心秩序

不刷朋友圈只是一个私人行为,没有心理学层面的参考价值,所以大家继续愉快地刷,不要受到影响。

不过如果你觉得每次刷朋友圈的心乱乱的,我倒是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通过管理朋友圈,帮助大家建立自己人际关系的内心秩序。

我们的朋友圈其实就是我们的社会支持系统非常重要的来源,维护这个系统最好的方式就是有层次地让不同社交类型和深度的朋友分布在不同的圈子中。

#1 核心圈

这个圈子是你的原始信任来源,你可以看看自己的朋友圈当中,哪些是你可以几乎无条件信任的人,然后把Ta们放在微信中重要的位置,比如聊天页面置顶,或者星标Ta们。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当你想分享自己的生活时,相比于马上在朋友圈发布,如果可以先跟Ta们私密发送,是非常好地维系核心信任基础的方式。

你们彼此可以掌控对方人生中重要的环节和转折,这对于你们信任关系的巩固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这样的人也没关系,千万别忘了在核心圈子中给自己留一个位置。也就是不管谁能够成为这个核心圈子的人,至少你自己是值得你信任的,而这也是我们常常说的安全感。

注:如有需要,菜单栏的“提升”区,可以找到安全感的课程。

#2 内圈

内圈的朋友是一群可能占用你时间最长的社交群体,未必像核心圈子具备无条件的信任,但是彼此可能是志同道合,可以进行很多精神交流的同伴。

可以经常特别翻看Ta们的朋友圈,看看精神伴侣们都在做什么,进行一些更多关注的亲密互动。这和随便刷朋友圈刷出来,然后随便一点赞,一留言的感受可能是不一样的,可以尝试体验一下。

#3 过渡圈

过渡圈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半生不熟的朋友,你在刷朋友圈的时候可以做一个筛选,那些能够给你带来的愉悦体验的人,让Ta们留在你的朋友圈,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呼唤,你们就成了某种兴趣的同好。

#4 外圈

这个圈子的人就是你想不到任何社交的必要,也想不到任何有交集的可能性,朋友圈就关了吧,为你的内心世界做一个打扫,扫完很清爽哦。

这个方法未必适合所有人哈,比如不适合我,也不适合副店。

我的话,内心秩序所占面积比较小,放不下太多人,因为我在安慰记后台跟大家的互动就已经占用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了,没有更多的地方了。

副店的话,他不需要刻意区分,哪怕每天把几百个好友刷一遍,内心的秩序也跟明镜似的,谁在什么位置,非常明确,都在心里。

所以这个方法重点推荐给那些,刷朋友圈变成负担,又没办法放弃的你。

另外向阳咨询师分享一个如果你仍旧希望使用朋友圈,但是又觉得经常刷朋友圈浪费时间的话,可以使用的小技巧。

这个小技巧很简单,那就是将朋友圈的小红点提示关闭。这个操作的关键在于,当你想去刷朋友圈的时候,是因为自己主动产生了这个需求,而不是看见了“小红点”想要消除才下意识点开的行为。

区别在于,当你被动去做刷朋友圈的行为时,你的动机和结果是不匹配的,自然更容易产生浪费时间的后悔和愧疚感。但是如果是我们先有了想要放松一下的动机,然后再去做匹配的行为,那么这就大大减少了负罪感。

直播总结就到这里,下周日见。

大家现在是怎么管理自己的朋友圈呢?

留言分享给大家吧

希望每一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内心秩序

更多心理学的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安慰记心理小店

相关文章

  • 如何通过管理朋友圈,建立内心秩序?

    周日树洞房间直播2019第2期 本期主题|朋友圈和内心秩序 直播主播|安慰记店长王瑞 邀请嘉宾|安慰记初级咨询师向...

  • 建立内心秩序

    站在车水马龙中间,耳边是嘀嘀嘀的声响。小A突然有种奇怪的感受。她太急着穿过危险,反而落入了危险之中。不管是穿过马路...

  • 2018.11.12/11.18笔记

    孩子认识世界得过程依靠感觉和内在秩序慢慢建立。通过外部秩序得有序认知然后建立内在秩序。 孩子要通过实践建立规则。正...

  • 建立内心的秩序

    2011-02-26 建立内心的秩序 ——小城散漫表达系列之“内心、秩序” 火山 我们的内心会逐渐发觉的,但是为了...

  • 建立内心的秩序

    刚刚度过一个节点,代表一段繁忙时间的逝去,短暂的休息后,新的繁忙又会来临;当忙的时候焦虑于没有自己的时间,当闲的时...

  • 建立内心的秩序感

    越是忙乱,越是无助的时候越要建立内心的秩序感。 外界的纷纷扰扰经过对信息的筛选进入我们的大脑,根据事情的轻...

  • 梁宁·产品思维30讲听书笔记

    01 发刊词 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学习建立认知框架,先建立信息的秩序,再建立自己内心的秩序。 产品和人与人...

  • 中小微型企业变革模式之六大落地系统之简介

    如何通过有效的绩效与薪酬管理为企业带来利润? 如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来建立更为有效的员工管理? 如何用文化和制度...

  • 【日瞎记】建立生活的秩序感 DAY15

    要想建立生活的秩序感,就要生活的有规律,内心从容且有力量。从在空间和内心都建立起秩序感。空间上办公地点,自己居住的...

  • 读书会|张慧园长:时间饼图

    张慧园长直播什么是时间饼图,时间饼图有什么作用:认知时间,管理时间,建立秩序(作息秩序,学习秩序,电子设备秩序)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通过管理朋友圈,建立内心秩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ex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