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我想借《贾生》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诗,来看看我们应该在人才观和管理正念上吸取怎样的教训。
重温李商隐的《贾生》
这里我们先一起重温一下《贾生》这首诗: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是典型的借古讽今诗,借用历史上一段真实发生的史实,对现实世界的不足之处或反讽、或劝解、或谏言,希望能够通过文字的力量,给现实世界带来一些正向的改变和引导,实现真正的向好而生。
历史上有很多借古讽今诗,绝大多数都是针对于诗人所生活的朝代,主要面向的也是坐在至尊宝座上的那位统治者。
如果这些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能够对这些诗歌进行认真品读,并尝试深入理解这些诗歌背后的含义,并能与诗人的良苦用心共通时,相信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丝警醒,也能够带来一丝正向的引导。
但可惜的是,从真实的历史史实来看,要想真正做到向好而生,真正给现实世界带来正向改变的话,光凭这些爱国主义诗人的一腔热血和努力是无法见效的。
一个国家要真正兴旺发达,一定需要统治者自身拥有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气魄,并能够真正做到励精图治,选拔并信任优秀人才。
只有在上述条件均满足,同时君臣和君民能够真正做到上下同心时,才能视作为是真正的天时地利人和,这样无论是怎样的雄心壮志都能最终达成。
在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战国时代秦孝公与商鞅的组合。
没有秦孝公的励精图治以及君臣齐心的合作气魄,商鞅精心设计出来的高超战略布局和管理体制改革根本不会实现,最好的结果恐怕也就是“一朝而亡”,在改革尚未瓜熟蒂落之时便被生生斩断,就像六国所经历过的变革那样。
这样不要说长期的发展,即使短期内要获得良好发展也是不现实的。
其实,这样的合作观也适用于现代企业。
找错对象的贾谊
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发生于遥远汉朝的昏聩故事,唐代诗人李商隐通过其高超的“语言设计”,将当时的人物、场景和意象生动而鲜活地展现出来,仿佛电影镜头般展现在受众面前,栩栩如生,发人深省。
在这个故事中,主角是一君一臣,也就是汉文帝和贾谊,场景是历史上常见的求贤和问政。
汉文帝以求贤为名,召见过去被贬谪的臣子,在召见贾谊时,文帝被对方拥有的绝伦才气所折服,不惜在夜深人静之时,放下帝王臣子的尊卑之分,移膝到贾谊身旁进行彻夜长谈。
按照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正常理解,这首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应该是一幅统治者虚心求教的画面。
在这一诚意满满的氛围之中,想必双方会针对国家的发展大计和民生问题进行长时间无间断的促膝长谈,同时也能碰擦出智慧的火花,探讨出一些新的思路和理念,为汉家王朝注入具有全新气象的顶层设计。
但可惜的是,实际发生的事情恰恰是相反的。
文帝虽然认可贾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才子,但却没有将这样的认可转化为正确的行动,双方探讨的既不是国家大事,也不是风云莫测的政局,更是对汉王朝治下的百姓只字不提。
从文帝这里脱口而出的,却是妖魔鬼怪。
这是这首诗所要“借”的部分。
而这首诗中需要“讽”的是李商隐所处的晚唐时代,统治者同样是昏聩无度,在国家早已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不理政事,不思进取,无法做到“亲贤臣,远小人”,专做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再也无法重现盛唐雄风。
在汉文帝的这则典故中,一位无法准确识别和任用人才的帝王跃然纸上,也将其晚年时的昏聩和荒谬表现得淋漓尽致,鲜活而又真实。
即使是在“文景之治”的光环之下,仍然无法掩盖这一人才观上的巨大缺失。
用现代的话来说,贾谊找错了老板。
但在那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老板”并不多,那个时代的人才无法像现在一样,“潇洒走一回”,投靠于另一位更好的老板,或者直接由自己当老板。
当然,在那个年代,真正能够做到认人识人的统治者,又有多少呢?
历史的轮回
通过历史典故来讽刺现实中的不足之处,并希望能够引起当下之人的警醒,这是一种常用的文学表达方式。
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我们总会看到很多相似的事件在不同年代重演,就像其幕后有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总导演,负责对全局进行把控,最终呈现给我们后人的,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历史大剧。
从精彩程度来看,任何经后人加工过的文学作品,都无法与真实的历史史实相媲美,当然 前提是要有科学而严谨的历史观。
在那些似曾相识的历史史实中,其背后往往有相似的背景,或者说,开启历史多米诺效应的,往往有着相似的触发条件。
正如扔进水中的小石子,无论什么时候扔下去,也无论扔的人的身份如何,总归无法逃脱物理法则,激起相似的涟漪,即使涟漪的大小可能是不同的。
如果我们不去详究其背后的细节化差异的话,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全然一致”的错觉:
我们会发现,主人公所做的决策,或者说所犯的错误,都是似曾相识的;
我们会发现,来自于不同年代的主人公,虽然性格迥异、相貌迥异,但却似乎在不同的皮囊之下,拥有相同的基因;
我们也会发现,主人公对于外界做出的“能动改造”或者其产生的最终结果,往往也是全然一致的。
最为典型的就是在北宋末年和南宋末年发生的战略失误,也就是联金灭辽和联蒙灭金。在大方向上,基本可以认为是复制粘贴的。
大家如果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相关的历史典籍,非常精彩,也值得大家思考。
在人才管理上,希望企业的最高决策者能够从历史中充分吸取教训,不要重蹈汉文帝的覆辙,也不要借尸还魂,将历史上错误而无知的人才观应用到现实世界。
珍惜现有的人才,并以始终如一的心态来对待人才,让人才与企业实现共同发展,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这才是正确而正向的人才观。
《贾生》的两层含义
我之所以以这首诗为例,是想尝试走一走古代先贤之路,也来做一次借古讽今之事。
只不过我要“讽”的是人才管理上所采取的错误态度,希望能够给企业带来一些启示,这也可以看作是我对中国历史与现代管理相结合的一次初探。
在现代企业中,最可怕的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一些企业的决策者已经背离了初心,不惜才、不爱才、不尊才、不信才,有着一股近乎癫狂的自信,保持着一种唯我独尊的心态,致使企业堕落成了不尊重专业和人才的一言堂,处处印刻着最高决策者的个人印记。
《贾生》这首诗中其实包含着两层含义,分别对应于现代职场中的两种典型情况。
浅层次的含义是:
汉文帝晚年对于神鬼迷信之事过于迷恋,将一个皇帝原本应该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了虚幻的事情之上,置国家的发展大计和民生问题于不顾,可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而深层次的含义则是:
汉文帝晚年没有做好识人用人工作,无法将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价值的地方,这不仅仅是大材小用的问题,更是对于人才的不尊重。
在明后两天的文章中,我将结合一些实际发生的例子,对这两个层面进行深度展开。敬请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