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中国青年报发布了一篇题为《最新调查显示:这拨大学生不到两成想当科学家》的文章,其中提到: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发布《大学生使命担当调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58%的大学生希望成为职场精英,仅有15%的大学生希望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一流专家。”
一石惊起千层浪,“大学生”群体与“科学家”身份似乎渐行渐远。“80后”、“90后”都曾经被社会定义为“垮掉的一代”。如今,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以“95后”为主,“00后”也开始展露头角,宽泛地来说,基本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调查显示的结果更印证了社会对他们的普遍看法:自我为中心、功利性、心理承受能力弱、娇生惯养等等问题。
社会舆论对“90后”有诸多不满,我也是“90后”。不可否认,“90后”确实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每一代的身上都有着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烙印。然而,“不想当科学家”这个“锅”,我们不背!
1.
小时候,父母、老师、邻居最喜欢问的问题就是你长大后想做什么。这个问题荣登榜首是因为不可能问小孩子有深度的问题,“你长大后想做什么”这句话很适合作为开场白。“当科学家”是个标准答案,是个让父母、老师、邻居、亲戚都十分满意的回答。
那时候的我们对职业类别没有认知,大人嘴里和书本里提到的“高大上”的职业里面频率最高的就是科学家,而且“某某家”在孩子的眼力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这是我们在大人的世界里耳濡目染的结果,在价值观还未形成的年纪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是我们的价值观。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步入了青春期。有了自己的看法,具备了对社会不同认知的能力。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待未来保持着过度乐观的心态,各方面能力的塑造未完成,个人发展充满未知和无限可能。
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愿景,“科学家”作为追求理想的代名词,倒显得并不遥不可及。正如不上高中之前,上个清华北大踮踮脚似乎也能达成。
上了大学,经过了高考的洗礼,我们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识,我们不是超级英雄,不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有很多事情是我们竭尽全力也无法完成的。
我们知道:科学家,是有门槛的。那只能是存在于少时的一个梦,亦或是个玩笑。
思想成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2.
网络的发展给所有人带来了时代发展的红利,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兴职业。网络主播、网游陪练、网络写手等与网络有关的职业层出不穷。除此之外,服装陈列师、点菜师、闻臭师等新奇的职业也不断涌出。
在大形势的推动下,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性格特点、专业领域寻找适合从事的行业。而在很多理工科领域,公司所提供的一手数据反而是学术界所缺乏的,这也是“职场”的吸引力之一。
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大学生职业选择不可忽略的一项,对于某些人甚至起了决定性作用。科学家这类职业,培养周期长,短时间收益不显著,出于为家庭减轻负担,尽早承担家庭责任的角度考虑,经济上不富裕的大学生只能放弃。
这样的他们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价值取向多元、责任感强的优点。
3.
可是,我们还是需要反思。
我们是不是过于功利化了?
我们是不是遇到困难就想逃避了?
我们是不是越来越不愿意奉献了?
不仅是我们,整个社会都需要反思。
在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的时候,父母没有告诉我们:除了科学家,还有很多值得鼓励去追求的职业。老师没有在课堂上告诉我们: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是用劳动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都是可以骄傲地在别人面前说出来。
记得有个故事说过,有个孩子和父母说长大后想当马戏团的小丑,中美两国的父母会有什么反应呢?美国父母会鼓励他去做一个把欢乐带给全世界的小丑,中国父母则会嫌弃自己的孩子没出息。虽然有些绝对,但是确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社会地位的衡量究竟以什么为指标?媒体的作用至关重要。引导正确和健康的舆论导向就是媒体的使命之一。
好在近些年来,大家已经关注到这些问题。教育模式也有所改变,国家也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工匠精神”受捧、职业教育改革等改变不可忽略。
不管是做“科学家”还是“职场精英”,都会面临着职场的挑战。在任何一行,“90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培养专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