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在家,但是脑子受到了几波冲击,被动性的促进了我的一点思考,让我在儿童环境和教育这个方面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也算是一次认知小升级吧,用得到APP的几张金句来串联,希望能对你也有所启发。
-------------
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了解双方的底线。父母需要明确知道的是,孩子不是父母的复制品,孩子的性格和父母不一定相似,所以父母和孩子都有义务去了解对方的性格和边界,也就是沟通。我觉得,没必要因为害怕伤害或者为了迁就孩子而故意压抑自己或者伪装自己,小孩子其实很容易就能看穿你在伪装。真情流露反而更能引起孩子内心的共鸣。
起因
事情起源于五一小长假之前,因为baby的一点事,我从泰安弃掉一天半的会议直接赶回了家里,那几天正好也在接受一些正面管教的培训,对照了一下,发现因为我性格和情绪的因素导致很难实践(具体分析后面说),所以我一度狠焦虑。
然后五一前一天,玉成教育的刘校长邀请我去开个家长会,给初一的学生和家长分享一下心理方面的内容,说实话,初一的孩子这两年了解不多,初三和高三接触的比较多一些,于是就在去之前着重分析了一下我在初三和高三学生身上发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是可以在小学和初一通过家庭来避免的,切入点其实就一个:亲子沟通。
环境学生、家长和学校共同构建
环境影响人,我发现这个道理其实很多家长都知道,给别的家长出主意的时候都很懂,可是到了自己家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了,为什么?奇葩说里有一金句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说话不用负责任”。
对,就是这句话,当面对自己家孩子不听话、学习不好的时候,自己首先就很焦虑,情绪一上来,就不管什么方法了,先打一顿再说,而有些家长却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开始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他们这次的结果可能一样,甚至打一顿效果更好,可是,你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这个信息会在ta的心里生根发芽,等到步入社会就会结果,乃至传递给下一代。这个信息就是:向身边人使用暴力可以解决问题、宣泄情绪,你用暴力种下得因,孩子也一定会用暴力作为果施加给其他人。
于是有人对我说:你说的都没错,我也不想打孩子,可是不打就是不长记性,打一顿就好了。
是的,我在生活中也经常有这种困惑,面对问题无能为力,吵架往往是我们对待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什么大人之间的冲突很少动手呢?因为动手容易出事,相对来说吵架就显得文明多了。
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南方人和一个北方人吵架,吵了几分钟,北方人要动手,南方人边后退边说:吵架吵得好好地,动什么手啊?!!!
嗯,我们都想尊重对方,和谐共处,但是这之间需要的是沟通,成人与成人之间需要沟通,家长和孩子之间就不需要了吗?依然需要,为什么?
因为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了解双方的底线。父母需要明确知道的是,孩子不是父母的复制品,孩子的性格和父母不一定相似,所以父母和孩子都有义务去了解对方的性格和边界,也就是沟通。我觉得,没必要因为害怕伤害或者为了迁就孩子而故意压抑自己或者伪装自己,小孩子其实很容易就能看穿你在伪装。真情流露反而更能引起孩子内心的共鸣。
另外很重要的是:大人们越不能坦诚的表现真实的自己,孩子就越不知道该对父母做怎样的预期,所以,哪怕是吵架,父母和孩子都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这样可以更好的互相适应和理解。
可是,知道这些道理还是忍不住自己的情绪怎么办?
先做出一点小小的改变就好了,比如:孩子放学回家,问问他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了?哪个老师上课拖堂了?又交到了几个朋友?在具体的事情上鼓励他,如果不知道怎么鼓励,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我给你准备了一段4分半的小音频《Dr.魏:夸奖孩子的三种模式》相信你会有所启发的。
就像李笑来说的那样,开始去做吧,你就会慢慢向着那个你心中的和谐世界靠拢,最终真的活在那个世界里。
其实,这个世界是全家人一起创造的,但一定是从你自己的改变开始的。
孩子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共同度过一段很长狠长的时间,这段时间的意义是我们共同创造的......
你们共同相信些什么?你不说孩子哪里会知道?所以,亲子之间的沟通有多重要你也一定有很深的体会。
在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这条路上,我们能够留给的对方的,一定不是金钱,而是一个个故事,孩子通过这一个个故事,留下了什么印象,获得了什么认知,这些不是棍棒打出来的,更不是骂出来的,也不是整天讲道理讲出来的,一定是通过父母每天点滴的行为中,渗透给孩子的。
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抱着学习的心态,跟孩子学习那些你身上消失已久的品质,比如,好奇心?
你有好的故事吗?欢迎留言分享给更多的父母,谢谢
—THE END—
☀作者:东凰,坐标烟台,主攻轻创业,业余码字,混迹成长圈和IP圈,高级健康管理师,成冠创客联盟联合创始人,成冠轻创学院院长助理,愿意与你共同成长,活出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