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能力者养生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下班后怎么挣钱]把公众号文章变成个人能力的4个步骤

[下班后怎么挣钱]把公众号文章变成个人能力的4个步骤

作者: 彭小六 | 来源:发表于2017-02-22 11:09 被阅读51631次

    每天我们都会看到很不错的公众文章,听到很不错的言论,如何把这些重点提取出来,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呢?
    今天小六就拿一篇文章来举例,重现一下我是如何把一篇文章变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这个方法适用于你读一本书,也适合你听一场微课,接受一场培训。
    重点先说,核心步骤如下:
    1. 把文章拆了-从信息中提炼知识
    1. 加入你的的观点-内化知识
    2. 分享出去-重构知识
    3. 刻意练习-应用知识

    今天的解说用到的案例文章:《《经济学人》特刊 - 终身学习 - 如何在自动化的时代生存》
    提醒:如果时间充裕,请在读我这篇文章之前点击链接进行阅读。

    </br>

    1. 把文章拆了-从信息中提炼知识

    你在别人家公众号里面只能看文章,想要动手动脚,就需要先保存到自己的云笔记空间里去。
    我一般都会用印象笔记进行随手保存,然后同步到电脑上处理。

    如何使用印象笔记进行保存?
    看图:


    保存到你的印象笔记后,你就可以在电脑端对这篇文章进行拆解了。
    常见的处理步骤是:

    ①分类

    ②贴标签

    ③内容编辑


    经过上面三个步骤,其实这篇文章的最核心的观点基本上已经出来了。

    拿今天我们这篇文章举例子:
    经过我的编辑和整理,它的观点有三个:

    • 1 是不是学的越多,挣钱越多?(The more learning, the more earning?)
    • 2 什么是未来需要的“核心技能”?
      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执行力),共情的能力(creativity, problem solving, empathy)。
      最后还有一个是“持续学习的能力”,这需要发展的心态和好奇心。
      所有这些未来需要的核心能力,其实这不是未来,也是过去和现在大的核心能力,只不过这在未来的“机器时代”会更加重要。所以简单地理解,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围绕这些核心的素质和能力。
    • 3 终身学习的进展不能减少不平等,而且更令人沮丧的是,反而可能会加剧不平等
      原因是重新学习一种技能,需要有一定的积蓄,还需要有时间,所以对有一些钱,并且对自己的时间有控制权的人来说更容易,当然在这之外,还需要有学习的欲望。这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对那些“底层”的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学习意愿,没有时间,没有文化基础等等)即使有近在指尖的免费课程,他们也不会来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些平台实际上事与愿违地加剧了不平等。

    千万不要小瞧这个整理的过程。
    举个例子,你家里满屋子的书,如果让家政服务的阿姨来帮你整理书架,她根本下不了手,因为她不知道如何分类,更不知道每本书里有涉及哪些特征(标签),更别提怎么去书架上找书了。
    但是你可以,如果你对自家书架做过分类,整理,并贴上标签。你就可以随时去书架上找到你收集的任何一本书了。
    对待公众号文章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你可能会问:这样的过程好复杂,每一篇文章都要花这么多时间的话,那岂不是要疯掉?
    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批量处理
    先收集放到一个“收件箱”的位置,简单贴上便签,放到云笔记中,等待需要查资料的时候,再直接在云笔记中检索,就可以“同主题处理”了。
    所以,你别看我每天会收集十几篇文章,我基本上分个类打个标签就不看了。这个阶段我关注的是我关注的领域的信息的收集,以及方便我后面能随时找到就可以了。

    </br>

    2. 加入你的的观点-内化知识

    对内容进行了一些个性化的编辑,将文章的观点全部提炼出来,我们仅仅是到了知道了作者讲了什么地阶段。这个阶段是从数据到信息的过程

    但这些信息都是作者的,我们需要变成我们的。这一步是知识的内化:从信息到知识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就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理解去和新知识碰撞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结果以后两种:
    要么是发现还不如自己的认知,那就抛弃;
    要么比自己的认知高,那就替换。
    这个过程就像是你在淘来了一个包包,要么你试了试发现不合适,就退货;要么你觉得比你原来的同款式的更好看,于是就把原来老得丢掉用新的。

    比如文中提到了未来核心能力,如果你之前读过《全新思维》,里面也讲到未来的6大能力,你就可以发现原来是书中的观点更全面,更系统;但作者在文章提供了很多中国本土的教育案例,可以补充原来你读书指导的内容。
    如果你恰好买过古典老师的课,你会在他的课程里面听到他结合他的经验给未来能力的解释和说明。

    图片来自古典得到<超级个体>

    内化知识:就是结合你现有的知识,对新的知识进行处理(整合,迁移,丢弃)

    </br>

    3. 分享出去-重构知识

    如果让你来对[终身学习]做一次分享,你会怎么讲?
    你会发现,就算你看过同一个主题很多类似的文章,但是当你要自己写一篇文章的时候,你还是不知所措。
    这也容易理解,你从不同的文章中拆过来很多砖头,这些砖头并不能让砌成一面墙,你还缺少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做知识脚手架
    你需要借助这个脚手架,将不同的砖头(知识块:例子,观点,方法)组装起来,放到不同的位置上去。
    这个脚手架,就叫做“框架”(思考模型)。

    我们表达,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常常会用到这些模型。
    为什么说思考框架是如此的重要呢?
    理由有三:
    一是可以更加高效;
    二是可以大幅减少无效沟通;
    三是可以俯瞰全局整体把握。

    比如我们向别人介绍一个工具,最普通的模型就是5W2H:

    这是什么(what),有什么内容(which),为什么我们要知道(why),我们怎么用(how),用到哪里(where),什么时候可以用(when)。

    思维框架很多,我们学习一些常用的,然后平时不断收集,为我所用就可以了:

    SWOT:优势劣势分析
    FAB:即属性,作用,益处的法则,按照这样的顺序来介绍,就是说服性演讲的结构,它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别人相信你的是最好的。
    SMART:目标定义
    PORT:目标达成模型(目的、目标、成果、任务)
    鱼骨图:核心问题分析
    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也就是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
    GROW:G(Goal setting):代表确认员工业绩目标; R(Reality Check)是现状,要搞清楚目前的现状、客观事实是什么;寻找动因; O(Options)代表寻找解决方案。
    EAT:认知、感受、理念
    更多的模型可以阅读《查理芒格的智慧》,《从达尔文到查理芒格》,或者去MOOC上听密歇根大学的公开课《模型思维》。


    任何一篇文章,你得到的可能是一个“脚手架”,也有可能得到的是一些你可以砌墙用的砖头。
    所以,我们在判断一篇文章有没有我们可以用的知识,就是看两点:
    一,是不是有帮助我们填充我们的思维框架的素材和案例;
    二,文章(书籍)的主线是不是一个成熟的思考模型;
    所以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骤是清楚的能够分析问题,而分析问题最重要的工具就是你思考问题的模式。
    所以我专门在自己的云笔记中创建了一个文件夹,来收集我平时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思维模型。


    学习思维模型实际上就是在学习解决问题的套路。
    阅读一篇文章,一本书第一层的学习是:获取知识;也是我们经常在追逐的,但是随着信息量不断增加,我们就会被每天不断更新的知识搞得精疲力尽。
    成甲在《好好学习》中提到了一个名字给上一种学习方式做了一个定义叫做:“技术效率”。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每天的目的就是获取知识。
    但是如果我们的学习是了解问题的本质,了解解决问题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发现很多看似新的问题,其实只不过是狡猾的就问题换了一身装扮而已。

    所以,一天就算你只读一篇文章,你只要学习了它的叙述的逻辑,思维的框架,你也可以用这个框架去应对无数的知识了。
    比如当你领悟了金字塔原理,你知道了结论先行,你在读任何实用来文章的时候,你就会关注段落开头和结尾是否有结论,这样将大大减少你获取信息的时间。

    </br>

    4. 刻意练习-应用知识

    从一篇文章,我们学习了拆解,学习了内化,加入自己的观点,然后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思维模型帮助我们去重构,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去做分享。
    我们好像已经走了很长的路,但还没有结束,从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需要一个动手练习的阶段。
    比如你知道了未来需要的六种能力,你也写文章或者讲给别人听了,但是这并不意味这你具备了这六种能力。
    你需要刻意练习。
    很多参加很多培训,上了很多训练营,做了很多笔记,懂得了很多知识,但是死就死在了动手练习上。

    5.小结

    从一篇文章的重点到变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大概就是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能力的过程:

    1. 把文章拆了-从信息中提炼知识
    1. 加入你的的观点-内化知识
    2. 分享出去-重构知识
    3. 刻意练习-应用知识

    知识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能靠知识挣钱,而有的人不行,功夫都在今天的这四个步骤里了。

    按照80/20法则,20%的人会看完这篇文章去安装印象笔记,20%里面再有20%的人会去在电脑端整理自己手机的文章;而最后能把文章中的内容变成自己的内容,并转化自己的能力的,又得再乘以20%了。
    你会停留在那个阶段呢?



    我是彭小六,畅销书作者,行动派 出版和线上教育总监
    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启发。
    END.


    广告不要看:
    最近彭小六和简书团队合作,做了一个“死磕成长,一起变现”的私密群。
    每天早上6点进行热门书籍领读,同时也分享如何利用简书和自媒体进行变现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了解更多,可以点击:彭小六私密群招募公告:跟随“简书一哥”的脚步,你随时都可以参加,但3月1日开始,我们会将价格上调50%,手快还有名额,期待你能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乌丫丫:非常感谢用心分享
      • 136400ab63ee:印象笔记,装起来,以前我都是分享到微信,到电脑上登微信,打开网页,复制出来。现在简单了。
      • 白语金言:感谢简书,让我获得更大进步。继续努力,突破自己
      • 梦娜:老师你好有魅力,一下子看了你好多篇文章都不觉得腻
      • 杏花林:5W2H,还有一H呢???
      • 帝天宇:这个确实不错。
      • A那个谁:了解了思考模型,谢谢小六
      • 4c9eaa1991fd:工作几年了。最近也在考虑下班后改变下自己,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挣钱
      • 55563137b9ea:点击怎么显示文章不存在,你这里面主要是告诉大家方法,谈到核心能力,我觉得一个是共情能力就是情商,就是可以多看看社会历史的文章和心理学文章,再是演讲能力,这里面就包含了讲故事能力,如何说话简要,如何说服别人,如何说话别人爱听,可以多看看演讲方面的书籍和脱口秀类视频,再是审美能力,里面就包括了设计感,美的视觉可以多参照摄影的技巧学习
      • 小姜童鞋: 受益良多,准备把它用在高中学习上。关于刻意练习,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我们面对信息轰炸很难选择,特别是像我这样的小白不知从何学起。

        拿听课来说,或许是自己理解不了,或许是老师讲课的质量,一节课下来不知道讲了什么,课上给你思考的时间很短,课后自学又难以理解,所以我们在一节课开始前,先搞清楚老师要讲什么(高中课程散乱),也就是预习,预习关注三点,比如我们要学习坐标系:
        1(提炼)概念坐标系是什么?有直角坐标,球坐标,柱坐标……
        2(问问题)原理如何应用,如何表示
        3运用(实践内化),它们之间的关系,互化,做题检验(爱思考的童鞋可以自己出题,越有趣越好)
        4总结(整理,特别注意重点)。画框架,联系学过的知识整理。框架,即兴构思拿便签记录即可(动笔)。联系知识,拿笔记本,把所有学过的知识整理一遍,不要太纠结顺序,找相关点即可。
        5课后反思(没事的时候)这节课的效率怎么样,我用来哪些方法轻松理解课程,下次能用到什么知识上(思维模型)。哪些理解起来很困难,怎么解决……预习,总结是一种刻意练习,闲来无事时想想自己的需求,目标,记录下来,看看跟以前自己的目标有没有重合的,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就是你最想要的,然后锁定它,实现它(节省迷茫的时间)。
        不要以为我已经能熟练运用以上的方法╮(╯_╰)╭,这是我刚刚看了六哥的文章思考总结出来的。用就是学,为了写这些我把文章反复看了5遍,花了40min,算是初步了解这篇文章了(分享的环节)。接下来我会在生活中学习怎么应用,然后创新出适合我的学习方法。

        想问六哥一般怎么刻意练习?

        最后,感谢六哥(≧∇≦)
      • 一叶_红枫:拆书帮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可以融入自己的实践和观点,很棒!
      • 苏醒的森林:看到文章已经是3月中旬了,大神还需要助手吗?免费的😀
      • 蒋二十:链接才是干货呀!谢谢六哥
      • dd40f131afea:写得什么啊?让他自己解释他都不知道说的啥。华而不实。
        彭小六:@dd40f131afea 滚
      • 吴处长:似乎鸡汤,没事来一碗
      • 3a26656f6b7e:你有没有想过,让计算机去做这件事情,给每本书拆解、打标签?
        3a26656f6b7e:@厚厚实实 为了避免误会是套路…市面上是没有这种产品的,所以不存在推销…我有这种想法,更多是因为看到您的方法,让我想到如果可以程序来实现就好了,程序实现的好处可能并不在于简单减少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如果您提炼的观点可以跟岗位素质模型匹配,那么就非常有意义的。我就是因为遇到岗位提升上的瓶颈才进简书看文章的。个性化推荐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拆书拆文章却很有可能。这样当我需要提升我的技能的时候,只需要找到相应标签并且我很确信完成标签里面的阅读生成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我提升技能。班门弄斧,请您别介意。
        3a26656f6b7e:@彭小六 我没有细想,只是产品思维的职业敏感。判断可能有以下步骤:切分句子、分词、近义词整理、词频统计、建立向量空间矩阵、计算相似度矩阵、计算句子权重、权重排序。这里面需要把您拆书的逻辑复用,程序化,建立一套您拆书的运算算法。这样,看起来就可以把数以万计的电子书资源按您的方法,形成标签产品。
        彭小六:@厚厚实实 怎么做?
      • 珠玉圆:看了太多的公号文章,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小六哥的方法给了我很好的启示,重点行动~
      • 果枚:我卡就卡在思维框架上和运用上。这几天听晨读有了一点点开窍。谢谢老师,跟聪明的人混一定也不会太傻:blush:
      • lynch0571:我就是那20%的人
      • lynch0571:很赞!已收录《千赞专题》,欢迎关注:http://www.jianshu.com/collection/032a478c3dbf
      • 海迪哲lshj:已经买了老师的书,有待仔细研读……
      • 7026248225a2:可以用来锻炼思维
      • 亓云风:行动派,实战派,非理论派,才能派上用场
      • a6bdd834d89b:干货实用,真做起来,还是难!
      • 零露_清扬婉兮:学习了,提练内化重构知识
      • Melvin寯鴻:棒,加油👍
      • 优秀的接班人:学习四步骤很实用
      • ee47bf1d8d0a:借鉴。
      • 2b9164fb4256:看到这篇文章,终于解惑
      • 跳完舞:这篇文章受教了

        😆
      • c06e793f1863:学习力
      • 太极君er:小六,你很棒,向你学习
      • 平凡的石头_1c88:挺喜欢看书,学习了,自己还是懒惰,不愿意思考,整理,
      • 越来越好123:整理并写文章,这和挣钱有什么关系
      • 礼明:小六以后要重点介绍一下如何应用😃
      • 8aa332784982:除了赚钱你还会发什么,一味地发这一类的文章转眼球,有意思?
        彭小六:@diedream 我就只会挣钱,对不起啊
      • tongxue:程序化和描述性语言完美的结合
      • tongxue:两个字概括小六老师的文-有用,实用性很强。
      • 文艺范范而谈:这个是小六给的最有用的
      • 醉三途:厉害,学习了!
      • 七苒的旅行时光:其实我想说的是,微信推出的小程序是微信危机意识的一种体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相信大多数人都有同感,微信关注了众多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或者定期都会推送精美的文章给你,但是你会发现你的微信公众号上边的小点点始终会在,因为你根本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看它,当初只是处于某种新奇的心态关注了这个公众号,很多人宁愿花时间去逛朋友圈也不会去看公众号推送的东西。现在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所谓碎片化,可以理解为具有即时性、分散性的信息,个人认为朋友圈减小了我们阅读公众号推送信息的可能性,或者说减少了我们对公众号推送信息的感知度和粘性,微信公众号是不是已经过了它的旺盛期?
      • YOUXIU_CHENLEI:厉害 啊,
        我 也想 试试 印象笔记
      • 拆书家孟钢:六哥再次解构上次分享的内容,赋予自己的思考和案例,输出为一篇高质量文章,内化和转化能力超赞
        彭小六:@拆书家孟钢 谢谢孟舵,你是我的榜样
      • 赫赫有害:实在的干货,以前看到好的文章总会收藏,可是时间越久 收藏的文章就越多。到自己真正想去写某个主题时,再去翻阅以前的文章 观点多得太发散,让我没能很顺心的利用,现在终于知道 怎么收纳它们,棒棒哒,我要去整理我的文章啦!
      • Albert陈凯:就按着小六的方法,把看到的文章拆一遍,就会有很多收获,感谢小六的分享
      • yzg刚:先藏起来后应用
      • 千誉嘉言:拜谢了!
      • 知予君:“其实写作只是表面,更深层次的,是思考能力。”写了数十篇文章之后,就有了这样的感悟,不是没东西可写,而是思考的角度和深度不对,正在看批判性思维的书,应该是对症的吧?
      • a10ed09d4558:微信经常收藏文章,再加标签,感觉要移入印象笔记是个大工程😂
      • 尹姐姐看影视:六神,请教一下为什么是“终身学习”而不是“终生”呢?
      • 岩城小混混:有人把牛人成功的要点归纳为几个字:刻意练习的深度认知。我也去试试
      • 沉默的路人丁:实打实的干货,作者写的很用心,很细致,虽然文很长,让吃惯快餐的我几乎没耐心看下去,但内容真是太好,不是写虚的!尤其最后80/20那一段,让我想立马去下载这两个笔记软件,加油!
      • 草包青年:小白表示感谢
      • 苍_耳:写的真好
      • 聪哥思考人生:我很喜欢手写笔记。这样有感觉!
      • 迷你欧:谢谢,可是我下载的印象笔记跟你的截屏不同,是我没会用吗
      • 8d1df77a6e0a:软文吗?
      • freestyleliving:学习了,加油
      • 艾米sun:微课在哪里听?
      • 丽丝读写记:很实用的文章,我之前看了你的文章下载了印象笔记,哈哈
      • 沉默王二:觉得很无聊
      • c63253a691c3:学习,很智能
      • 心灵导读2929:怎么感觉是给笔记软件做宣传!
      • 小兄弟:终身学习非常重要
      • 大狼:> 比如我们向别人介绍一个工具,最普通的模型就是5W2H:

        这是什么(what),有什么内容(which),为什么我们要知道(why),我们怎么用(how),用到哪里(where),什么时候可以用(when)。

        这里看到的是5W1H,是不是漏了一个?
        咬住一点纯: @大狼 我记得是who不是which
        胡一凡: @大狼 还有的是how much
      • 0a1af4cf8941:受益匪浅
      • Shopify_问答君:分类里第一个亮了 !!!: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 杜微尘:大神是怎样炼成的:smile:
      • 左小蝉:我就是那个写公众号文章的人,公众号里的东西,很多都是你吵我,我抄他。
      • 蝶化文澜:这篇文章收藏了,备用😊
      • crystler:这个可以!
      • 南宁唐方:有用吗
      • 李肉多多:河北的 有组团么
      • 事谱君:【事谱君017】   
        48、类比是化繁为简讲故事的妙方:比如,将输入知识比作购进食材,输出分享比作端出菜品,那就可以用食品烹调的全过程,来类比思考知识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全流程。

        又比如,将提炼的知识片断比作砖头,将分享写作用到的思维框架比作脚手架,那就可以用建设大楼的全过程,来类比思考读想写讲的全流程。

        因此,各种类比也是写作讲故事型文章的思维框架!
      • 24df6db962b7:学习了
      • panda大胖:学以致用的赚钱在这里体现
      • 油画君:我也来试试看
      • yzh在路上:有参考学习的价值。
      • e2df634e2ce8:谢谢,先收藏了
      • 花绚水静:学到了,谢谢六哥!
      • e408fbd59588:都是干货,存下来慢慢学习🙂
      • 小小葵儿:简书 是个好地方啊
        白语金言: @小小葵儿 同意你的观点
      • 上官巧儿:很不错的文章。
      • 大圣2017:不用映象笔记,也可用简书😀
      • 不一先生:知识管理过程的演变,六哥深得精髓哈哈哈
      • 方特罗伊:学无止境,,收藏慢慢消化。
      • 73be30435cda:与班主任的思想不谋而合
      • 俞老师:干货
      • 流敏:好生动的理念我收了
      • 8821d50e75fa:有道理
      • 老眼读书:很实用

      本文标题:[下班后怎么挣钱]把公众号文章变成个人能力的4个步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gy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