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春节档爆火的《你好,李焕英!》里面的桥段有种似曾熟悉的感觉。
剧中的晓玲为了让妈妈幸福,穿越回去后,就要为妈妈找一个“更好”的老公。也是笑点、泪点最集中的一个情节,贾晓玲试图重新安排母亲的人生。
她想让沈腾饰演的厂长儿子沈光林与李焕英结婚,可惜最终阴差阳错,李焕英还是选择了乔杉饰演的锅炉工人贾文田。李焕英与贾文田官宣结婚,追求李焕英失败的沈光林没脸在厂里呆下去,决定脱离厂长老爸的羽翼,南下深圳闯荡,并且拒绝了老爸给安排的深圳办事处的职位,把它让给了女同事王琴。1981年的深圳,如今回头看,用遍地黄金形容,丝毫不为过。造化弄人,李焕英与这样的命运擦肩而过。
虽然李焕英讨厌王琴,然而在贾晓玲的愿望里,她想让妈妈过王琴式的生活——富裕、世俗、幸福、被人嫉妒。
世上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女生活幸福,剧中却是女儿想让妈妈生活更幸福。现实生活中我知道想让妈妈幸福的女儿何其多?但让妈妈换个老公这样的女儿应该不多见,而我曾经就是其中一个,想给妈妈换个老公的女儿,这事过去了二十了,现在还经常被我妈妈笑着提起。
记忆中小时候,家里偶有温暖,主要是看爸爸今天是晴还是阴?如果爸爸晴天,我会去跟爸爸撒个娇,这个在我们家,似乎是我的特权,其他人只有艳羡的份;如果爸爸是阴天,大家谁的日子都别想好过,他会挨个骂。最要命的是,这个自命知识分子的人,他还动手打人,基本上只打老婆。
几个孩子中除了我,其他兄姊们都不敢也不愿去亲近他。平时谦谦君子、温文尔雅、一表人材、学识多广、舞文弄墨,真是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但到了与妈妈沟通时,那光景真叫人一生难忘,但还是个“知屎粪子”了,那满嘴与他相貌、学识,毫不匹配的脏话都能骂得出来。
小时候每当他们矛盾起来时,我只有哭的份。有一次,在我五、六岁时,他们吵架找来亲戚和族人调停时,生气的我勇敢的冲出来骂他,他一脚把我踢很远,那是我记忆中唯一的一次打我。
当我到了懵懵懂懂的时候,我对妈妈说:“你为什么不跟他离婚,?再找一个指不定比爸爸还要好呢!”因为妈妈那时很能干,为了让爸爸当好他的知识分子,为了家忙里忙外、尽全心全力,任劳任怨,但有一点就是太爱唠叨,特别是人到老年时。我知道妈妈即使离婚,不再嫁,也会过得不差,太能干了。我那时就是想让妈妈幸福,那怕是家破了也无所谓。
妈妈当时就把这当话成了笑话,还说哪有闺女要父母离婚给妈妈找人家的? 笑骂我不懂事,但是她知道我那是心疼她。
如果再让我穿越回去,我还是会劝他们离婚或者干脆不要结婚,因为妈妈实在过得太苦了,虽然爸爸也不轻松,他们文化水平不相当,思想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性格彼此不容,用现在的话说三观不同,劲都不往一起使,自己很苦很累,孩子们也跟着没有安全感。
我们几个孩子无一不受他们的影响,虽然有大有小,但对于他们的吵闹都是深恶痛绝,特别是在找伴侣时,他们的相杀的相处模式,直接影响孩子们的择偶观。
我无意批评指摘父母,因为他们也有他们那个时代的诸多不得已,我都能深深的理解并同情。现今的我会避免他们的生活模式,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出发,学会爱自己、爱家人、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活好每一天,不辜负父母历尽千辛万苦带给我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