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猴子那样爬树

作者: 所谓伊人J | 来源:发表于2023-11-10 15:28 被阅读0次

曾经的农村,有多少孩童没有攀过树木,就像猴子那样抱着树身哧溜哧溜地往上爬?

孩童们大多喜欢捉迷藏。

既然捉迷藏,那就恨不得把自己藏到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找不到的地方。

我那会儿生性活泼,稻垛里缩过,沟渠里伏过,凹坑里蹲过,乱草丛中埋过,还少不了一个神奇的去处,就是树木的枝丫间。

几个小伙伴一起挎着竹篮去田野割猪草,采下野花编成花箍戴着脑门上,神经质的手舞足蹈,相互追逐嬉戏,搭砖烘烤野果麻雀。

玩了玩了,闹也闹了。

有一次突发奇想,趁他们不注意,我一个哧溜爬上一棵榆树,没一会儿功夫坐上横伸出来的枝干,因为树叶茂密,我看得见下面的人,下面的人却看不见我,只听枝叶哗啦啦地响动。

果然,过了一会,他们发现少了一个人,先是嘀咕着四处张望,然后张嘴叫喊,还不见人影,便开始疑惑,分头到河畔水塘寻找。

跑了一圈之后,他们变得有些紧张与不安:咦,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凭空消失?难不成独自跑回家了?这样的话,就太不够意思了,一起结伴出来的,不应该一起结伴回家?

见他们手拿镰刀挎起竹筐,踩着草丛噗嗤噗嗤地离开,我这才赶紧从树上滑下来,追赶他们。

没有人在意,也不再寻找,这个躲藏还有什么意思?要是没有围观和喝彩,再精彩的戏目,也唱不下去。

一旦攀爬树木被人识破,也就成了公开的活动,那就与捉迷藏无关。

我们在旷野有时玩得太累,被晒得大汗淋漓了,就会脱下鞋子(有人没有鞋子)先后爬上树,但都不敢坐上同一根枝叉,否则的话,既害怕枝叉承受不住几个人身体重量而断裂,又厌烦几个人坐在一起活动不开身体。

就这样,我们分做不同的树枝,晃荡着双腿,隐身在茂密的叶子中间,一会儿故意拔高嗓门,鬼哭狼嚎几句,吓得远处的鸟扑棱着翅膀飞走,一会儿默不吭声,静静地望着被枝叶分割得七零八落的蓝天与白云,感受着劈枝穿叶而来的一缕一缕既干净又清澈的风。

是的,树梢上的风,因为被叶子过滤过,滤去灰尘与雾霾,就像被水清洗过一样,感觉到干净又清爽。

我们也在夜晚捉迷藏,但因为看不见,寻找的一方,只是盲人摸象一般地摇摇树干,粗壮的枝干无动于衷,细胳膊细腿的枝干就有断裂的危险,那些藏身其中的人赶紧滑下地,不打自招,宣告躲藏失败。

除了捉迷藏,除了玩耍,除了夏天纳凉,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同样像猴子蹿上蹿下爬高踩低。

春天来了,百花齐放,蜜蜂最繁忙,每天穿梭花丛采花酿蜜。

没有钱买零食的年纪,我们亦步亦趋,追随着蜂蜜的踪迹。

蜜蜂采了花瓣,喜欢往高处飞 ,偏偏喜欢往人家搭屋的芦柴管子里钻。

于是,我们就把贪婪的目光投向那些屋后栽树的人家,猴子一样攀爬上树,逡巡着屋顶下一排排整齐的芦柴 ,看到有黄泥封住的管子,就毫不犹豫地拔出一根,拨掉黄泥,寻找管子里面横卧着的一节蜂蜜。

实际上,这种概率很低,但我们宁可错拔一千也不放过一根 ,因为芦柴管子里的蜂蜜实在香甜可口,有的小伙伴连里面蠕动着的白色虫卵也照吃不误。

因为概率很低,有人家的屋檐难免被抽得稀里哗啦,一旦发现,不由分说粗声大嗓地叫骂起来,吓得我们赶紧从树上溜下来,然后逃之夭夭。

我们也有镇定自若爬树的时候,譬如摘桃子与梨子,尽管惧怕洋辣子,但因为果实的香甜太过诱人,以至于忘记了忽略了被蛰咬的疼痛。

五月上树摘槐花,八月上树采桂花,也是我们乐此不彼的项目,那不完全为了吃花叶,更多是一种运动与快乐。

我因为身材瘦小,攀爬上树的动作还算比较敏捷,我姐姐就不行了,她不是因为胖,而是觉得爬树没有多大的意思,反正我觉得挺好玩的,那种居高临上 ,那种极目远眺 ,那种摇摇欲坠,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享受。

当然,爬高上树也有得不偿失的时候。

被洋辣子蛰过,被蜜蜂锥过,被树刺戳过 ,也有因树枝断裂跌落在地。

不过 ,小孩子家家,记吃不记打,这点苦头算什么?

因为没有过过更好的生活 ,因为没有见识过更好的世界,没法比较,便也可以从拥有的日子得到无限的乐趣,哪怕这日子再贫穷再匮乏,也能对此生出无限的向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像猴子那样爬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ih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