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二十多年前的一本老书,《穷爸爸,富爸爸》大约在
7年前读过英文版,
让资本收入大于工资收入,房地产是投资的最好标的,
过去中国七八年的财富聚集很好地印证了里面的诸多理论。
经典的书永远经典,回头再读一遍,同样给予自己很大的收获,让我细致地理清了富爸爸致富的几点思路,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PART 02
最近同样在读一本好书,郭建龙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书中讲到了中国历代王朝如何通过金属货币不足值和纸币超发等通货膨胀的手段掠夺民间财富。
而在三十多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之后,我们看到美元在没有了黄金等贵金属的制约之后,开始不断超发。
尤其是
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通过四次QE释放了大量的纸币刺激经济,目前美国的国债率已经达到了GDP105%。
同时由于美元的超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资本市场的盛宴,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巴菲特的雪球才开始真正进入了雪道。
与古代农业经济不同的是,现代的经济以商业贸易为主,辅以金融市场的依托,天量的货币并没有完全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不同的国家通过不同的渠道将它锁在一个金融池当中。
而最先或者说进入这个金融池的人,往往都成为了富爸爸或者说不至于被这个市场所淘汰,而那些没有进入到金融池的人,则成为了努力却又迷茫的穷爸爸。
现在全球经济面临着三个泰山压顶的堰塞湖,分别是“美国的股市,中国的房市,日本的国债”。
任何一个堰塞湖破灭对全球经济都会造成灭顶之灾。
PART 03
美国从里根时代开始,产业工人的工资就上涨得很有限,基本上是跑输通胀,特朗普把责任归结于中国的制造业通过产业转移抢走了美国的就业机会。
其实是美元和黄金脱钩之后,无节制超发的货币让美国资本市场的兴起,自己掏空了自己制造业的家底。
我们看看中国,二十多年城镇化的进程造就了近十多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盛宴,房地产市场的兴起虽然带动了上下游制造业的兴盛,同时也抑制了以进出口贸易为主高科技,高附加值制造业产业的升级。
也怨不得为什么民众现在消费提档升级的之后,更多愿意选择德系和日系甚至美系制造业的用品,小到手机,电脑,大到厨具,汽车,中高端中国造的产品实在是凤毛麟角。
那么看过的整个时代资本的变迁,我们作为普通人,又如何能通过自己的思维转变,从穷爸爸进化到富爸爸呢?
PART 04
收入资本化。
靠职业化的工资未来恐怕大概率和作者罗伯特清崎的穷爸爸一样。
现在的养老金池子二三十年后基本上就不可能养活现在那么多七零后和八零后的几亿退休人口。如果未来退休靠着养老金生活,那晚年的生活一定很困顿。
所以从现在就一定要开始建立自己的资本性收入,让自己的资本性收入大于自己的工资性收入。
一个健康的收入体系应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工资收入,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能让靠你自己技能吃饭的工资收入变成系统性收入。
比如你现在通过写作赚钱,未来通过打造自己的自媒体平台,通过平台的收入赚钱。或者写一本书,写一系列课程,通过平台发售,源源不断地的赚钱版权收入。
又比如你从事一项职业,可以通过自主创业,组建团队,让系统为你赚钱,因为随着你的年龄增长,精力不可能完全跟上,把技能转换在某个平台,让系统为你赚钱来获得工资性收入才是长远之计。
第二部分是房产收入,最近十年,靠炒房的或者买房的基本都赚钱了,无非是多少的问题。
那些前期投资房产的,现在基本都实现了财富自由或者至少财富不至于被通胀洗劫。
通过房产增值或者房产出租收入租金都是获得房产收入的渠道,这里就不赘述。
第三部分是资本投资收入,通过在一级或者二级金融市场投资获取收益。
目前来看,群体庞大,受益者少,亏空者多,这和中国没有完全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以及房市吸取大量资本是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如果以美国为坐标,中国未来大概率资本市场的红利会大于房地产市场。
因为中国目前城市化率已经进入尾声,大部分一二线发达城市城镇化率都超过
60%,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城镇化的最后时期,增量市场即将成为存量市场。
未来资本市场将会取代房地产市场成为中国财富升级的新的引擎,及早布局资本市场未来的收益率将会超过房产增值带来的收益。
所以未来想成为富爸爸,一定要让自己的收入资本化。平台系统产生的工资性收入,房产市场产生的增值收入和资本市场的投资收入。
PART 05
以资产产生的收入支付支出,而不是收入直接支付支出。
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于用自己的收入直接购买一样的东西或者消费,但是作者罗伯特清崎直接指出,那是穷人和中产阶级的现金流,而不是富人的现金流模式。
富人的收入都是直接进入资产项,而如果需要购买一样的东西,他们通常都是通过资产产出的现金流来购买。
这个可能不是好理解,我举个书中例子,你就会明白什么意思。
作者朋友的儿子希望父亲在他上大学时给他买一辆车,父亲在和作者商量后决定给儿子3000美元,这笔钱不允许直接买车,让他作为本金去学习投资股票,等他赚取了买车的钱之后,拿赚到钱才可以买车,并且父亲给儿子订阅了华尔街日报和股市投资的一些书籍。儿子虽然最后在股市里亏掉了本金的三分之二,但是对于股市投资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放弃了买车的念头,但是从中学习到了股市投资的失败经验和技巧。
父亲其实是希望告诉儿子,当你想买一件商品的时候,要学会先建立资产,通过资产产生的利润来达成自己购买的心愿。
久而久之就会建立起一个又一个资产项,给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而我们反观现实中的例子,有些年轻人为了买车撑面子,不仅自己收入达不到,还申请贷款来买车;不仅没有给自己增加资产项,反而给自己增加了负债。
反观那些通过投资房产,耐心等待几年获得收益后,给自己买车作为奖励的人,则更具备富爸爸的潜质。
所以,
如果想成为富爸爸,我们必须首先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永远把增加资产项放在第一位。
因为资产项才会给你带来现金流,利用资产产生的收益去支付费用,才能让自己不至于在不断增加负债和开支的死循环赛道中不可自拔。
上文也说过了,因为通货膨胀是掠夺民间财富的手段,所以未来的开支项一定是会不断增加的,如果不至于让自己落入老鼠赛跑的陷井,尽早了多建立资产项,才能让未来至少不至于跑输通胀。
所以学会建立资产项,通过资产项产生的收入来支付支出是走向富爸爸的关键一步。
PART 06
持续先投资自己,自己的大脑才是自己最大的财富。
很多人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凭着过往十多年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纵横自己往后人生的几十年,他们往往会花大钱去购买奢侈品和消费品,而不会花时间和金钱在自己的大脑投资上面。
正如作者罗伯特清崎所言,
90%的人会选择购买自己钟爱的消费品,而不会花钱去购买财务方面的书籍来学习。
表面上拉开人差距的是金钱,实际上拉开人差距的是学习的能力。能持续创造和拥有财富的人永远是不断学习的人。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已经九十多岁,但是依然不断学习,每年阅读的书籍数量上百本。
查理芒格说过,
在我认识的成功人士之中,没有一个不是坚持阅读的。
罗伯特清崎在书中举例说明了自己在毕业之后的人生道路上学习给自己带来的红利。
毕业之后到了标准石油公司做了一名船员,在工作之中,他学习到了国际贸易的知识,这为他以后自己从事国际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不顾父母的反对,辞去了待遇丰厚的工作,选择去海军陆战队做了一名飞行员,在服役的过程中,他学会在军队中学会了领导力,这为他以后带团队创业开公司打下了基础。之后他又去了著名了施乐公司做了一名销售员,锻炼自己的营销能力,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施乐公司的销售第一。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一定是一名出色的营销人员,这句话一点都没错,这让他之后创业投资收益良多,因为生意意味着无时无刻不在沟通。而之后他自己创业做投资,在富爸爸那里学习到的多年的财务投资经验又帮助到了他实现了财务的自由。
钱永远不是自己最大的财富,自己的大脑才是。
PART 07
未来的二十年是康波周期面临衰退和萧条的二十年,发端于上世纪末的互联网信息产业革命也即将进入尾声。
未来不论是实业和投资都会面临较大的风险,但是不管怎么样,风险都与机遇并存,每一次经济危机其实都孕育着一次财富重新洗牌,阶层更替跃迁的机会。
但是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或许罗伯特清崎的投资模式用在自己身上未必一定适用,但是他的富爸爸思维模式却能让我们持久受用。
”永远记得投资自己才是第一位的,学会让自己的收入资本化,从资产产生的收入来支付支出”
这些理论能够实践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能让自己有机会成为富爸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