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乐观或悲观是由基因决定,无法改变。
乐观也不一定比悲观好,乐观者容易盲目,悲观者更能把握现实。
我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理性、务实、容易焦虑。
但读完马丁.赛利格曼的《学习乐观》一书,我开始了反思两个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第一,总体来说,乐观比悲观好,利大于弊。
第二,乐观或悲观不完全由基因决定,后天成长环境会有很大影响。乐观是可以学习的。
2.
首先,我做了书中的一个测试,得分显示,我属于极度悲观者,有些吃惊,感觉自己没到那个程度。
按作者的说法,悲观者容易在以下四个方面碰到困难。
一.你容易沮丧
二.你没有发挥你的潜能,以你的能力应该表现得更好
三.你健康和免疫能力低于一般标准
四.你的生命一点情趣也没有,悲观的解释形态使得生活灰暗,了无生趣。
对照以上,1.第一点符合,我容易沮丧。
2.没有发挥潜能?大多数人不都一样吗?
3.我的健康和免疫能力没锻炼前确实低于一般标准,现在不符合。
4.点不符合。
当然,我的对照只是个例,悲观者还是有很多负面影响的。
比如,比较容易患慢性病,免疫能力较差。心理会影响生理,符合逻辑。
3.
悲观者容易抑郁,习得性无助就是这样来的,如果你曾经失败过,相信自己的努力不再有用,于是放弃了努力,结果陷入了无助。这个结果又被失败和无法控制的环境所强化,终于制造出了忧郁症。
忧郁症有三种行为症状:被动、不能做决定、以及自杀行为
我又按书中的题目测试了自己的抑郁程度,得分为7分,0-9分为正常,10-15分为轻度抑郁,15分以上为中度抑郁。
据统计,女性得抑郁的比例比男性高2倍,因为碰到事情,女性习惯翻来覆去想,为什么会这样啊,反刍会放大沮丧。而男性倾向于去做,去分散精力,哪怕借酒消愁也比闷起想更好。
所以,作者认为,悲观并不一定引起抑郁,只是有抑郁症的人肯定悲观。抑郁症也由可能是因为大脑分泌物异常引起。
悲观的反刍者容易得抑郁,你感觉自己很无助,你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你是个悲观者,你找出的原因就是永久性、普遍以及个别性的。
比如,你把事情搞砸了,悲观者会认为,自己怎么这么笨啊(个别性),做什么都做不好(普遍性),这辈子没希望了(永久性)。
不反刍、不想事的人即便是悲观者也不会得抑郁症。去行动,或不去想它就能打破悲观导致抑郁的诅咒。
4.
乐观是可以学习的。
有名的ABC法则,例如,今天你被老板骂了Adversity(困境),Belief(信念)我太笨了,啥都做不好,没有前途了。Consequence(后果),我再也不努力了,反正做什么都没用。典型的悲观者反应。
换种看法试试:
你被老板骂了(Adversity困境).
Belief(信念), 这件事我没做错啊,大概是他心情不好吧。或者,虽然这件事我做得不对,改了不就是了,我其它方面还是挺厉害的。
Consequence(后果),不受影响,保持好心情。
5.
另一个有用的方法就是反驳,寻找证据。
当不好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时,学会反驳你不自觉的悲观念头。
这事搞砸了,老板会让我走人。(很焦虑)
我已经尽力了,这不完全是自己的错。再说了,换其他人来做结果也不会比我好。我的时间太有限了,如果多给一点时间,或者有人帮我,肯定能做好。
ABC法则和反驳负面想法只要经常练习,就能学会乐观。
前文测试,本人虽是悲观主义者,但并不抑郁,全靠学习ABC理论并经常运用,遭遇挫折后,虽然情绪会低落一段时间。也会反刍,但会采取行动去改善它。每一次重大的逆境都给我带来了成长的契机,虽然过程让人痛苦。
而盲目乐观者虽然很难沮丧,但也难以从中学到东西。所以,我们要的是弹性的乐观,一个睁大眼的乐观来应对残酷的现实,但是我们不必生活在悲观的阴影中。
乐观的好处,远大于悲观,只要不是天性乐观者,都应该学习它。《学习乐观》是一本很好的读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