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死的太晚,而有些人死得太早。“在适当的时候死去。”
现实中太多的人教导如何活得好,如何诠释活得好,怎么才算活得体面,赚更多钱为了活的更好。
又有多少人愿意从生命的终点来面对自己。
在如此庞杂压力的学科和培训体系下,在我眼中只有死亡和虚无才是必修。
因为所有人为之恐惧、无力且避讳。
《相约星期二》中的莫里老师为学生创造了采访条件。
得知自己时日不多,选择在自己离开前对一生的经历从朋友,爱情,婚姻,孩子和身体机理退化的过程讲出来。
那份爱,勇敢,面对死亡的坦然仍不忘幽默的思想,真的令人不为之动容。
动物的死亡为滋养大地,人的离开又如何滋养?滋养了谁?葬礼若只有悲伤和遗憾也太不酷了……
与其问你有什么梦想,想要活成什么样子?
何不试试换成:如果有一天离开你希望怎样的告别方式?想象会是何般场景?有谁相伴?为什么?
人生难免遗憾,但求无悔。个人拙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