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有感散文读书
由《朗读者》想到,关于阅读的那些事

由《朗读者》想到,关于阅读的那些事

作者: 成见 | 来源:发表于2018-01-16 11:05 被阅读232次

    自《中国诗词大会》和《见字如面》后,《朗读者》火遍全国,就像一股文化清流,在推崇快节奏和高效率的当下社会,掀起一股阅读热潮,让我们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启迪心智,去找寻内心的安定。

    记不清最早开始阅读是在何时,八岁,七岁?或者更早。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是物质匮乏,精神贫瘠的年代。记忆的起点在老街那家昏暗的书店,十平方不到的面积,墙上地上门口,角角落落,到处都是书,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老板是个瘦削的老头,总是隐在内屋的黑暗中,面目模糊不清,只在收钱时欠身靠前,伸出枯槁的手来取钱。

    这就是我的阅读启蒙,没有父母的细心引导和耳提面命,也没有如今绘本馆和图书馆的窗明几净和灯光敞亮。我把早餐钱和零花钱省下来,交两毛钱,搬把小木凳,在书店门口一坐就是半天。对我来说,阅读是件很有乐趣的事,只要有书看,饿肚子也没关系,而且往往饥不择食,啥书都拿来看。最先看的都是连环画小人书,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等,诸如此类。小人书有点像现在的绘本,上图下字,但和高富帅的绘本相比,它就是矮穷矬,画工粗糙,文字艰涩,还是黑白的。尽管如此,却不妨碍我对它们的喜爱,看不懂字,就看图,自己猜着去理解,去想象。

    爱好是神奇的,不需要引导,也不需要督促,就这样,我一有钱就去看书,自然自觉得和每天吃饭睡觉一样,仿佛生来注定如此。阅读也是神奇的,古书里有糟粕,但更多的是精华。家国大义,礼义廉耻,就在这一个个阳光斑斓的日子里,在小镇的破旧书店门口,在心中播下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家里人都知道我喜欢看书,父亲出差回来总会给我带书。有次他在上海给我带了本《聪明的一休》,这是我的第一本彩色漫画书,那天我简直如获至宝,饭也不吃,抱着书,翻了又翻,看了又看,直到昏昏睡去。有年夏天,我被寄养在外婆家,她陆续给我借全了《十八罗汉神奇故事丛书》,以至于现在到寺院,我还能细数每位罗汉菩萨的出身和轶事。

    最喜欢去表姐家,除了大舅和舅妈的温和好客,最大的原因就是她家有书,有很多书。她家在山脚下,是座两层的楼房,后面的山上种满桔子树,二楼有个平台,夏天的时候我会搬把椅子,坐在平台上啃书,凉爽的过山风吹过,带走夏日的炎热,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摇曳,秋天的时候彤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大部头的《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冰心、三毛的散文;鲁迅的《朝花夕拾》、《狂人日记》,都是在那里看完的。

    表姐大我两岁,也很喜欢看书,大舅对她是有求必应,因此家里书盈四壁,而我就像掉进米缸的老鼠,在书堆里流连忘返,乐此不彼。除了看书,在她家找书也是一大乐事,抽屉里,书柜上,角落里,杂物下,犄角旮旯处,每当我搬开重重的木墩或者掀开废旧电器,从下面翻出本扑满灰尘的书时,那种愉悦感简直无以复加。

    初中,开始沉溺武侠。那是金古梁温的黄金时代,小镇的书店也渐多起来,大都以出租武侠书为主。我看书速度很快,零花钱渐无法支撑租资,于是想办法和同学们交换着看,也曾有晚上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追书并和父母斗智斗勇的糗事。

    彼时,郑渊洁开始大红大紫,他的《童话大王》是孩子们追抢的对象,我不会抢,也支付不起每月10元的订阅费,以至于只是零星看了《皮皮鲁传》、《鲁西西传》和《舒克贝塔》,《十二生肖的故事》里只看过《蛇王淘金》。后来上大学,同学阿吉在寝室里唾沫横飞地讲自己订的《童话大王》,我只能感慨,这小子家真有钱。

    照理说高中绝不是看杂书的时期,可我还是看了很多。庆幸的是我所遇到的老师没有那么刻板,受到的教育没那么僵化,虽然学业成绩不愠不火,但好歹读了很多书。现在想来学业上的知识早已还给老师,唯一还有用的居然是看的那些杂书,不可谓不讽刺。

    县中图书馆藏书并不丰富,于是我转向县图书馆。在甬港北路,原鄞县县府(现鄞州人民医院)北面,推开不起眼的栅栏铁门,一座书的宝库在里面。每周五下课后,我坐15路公交车,到县图书馆借书,然后背着厚重的书走到新江厦一楼买肉包当晚饭,再走到中山路上的新华书店看书,三年如一日,不曾改变。一般晚上九点多我才回到学校,周末校园空寂无人,石子路踩上去哗哗作响,电线杆上挂着灯光昏黄的路灯,虽然两脚发酸,肚中饥肠辘辘,但我的心里是满满的。

    上大学后,看得书更多,更广泛。浙大图书馆的书品种丰富,校园书店里满屋子都是黄易的书和鸟山明的漫画,文三路地摊上10-20块一本的盗版书也是唾手可得。大学期间看过印象最深的要数《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好的作品总能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触动心底的柔软,发人深省,让人掩卷长思。

    啰嗦这么多,我无意显摆自己的好学或者渊博,也不想论证任何观点。说实话,要说看书对学业有何种程度的提高,好像也没有明显的迹象。而且很多书看过就忘记了,阅读到底有什么用,实在很难归纳出一二三来。古人说的“黄金屋”和“颜如玉”,我未曾得到,也不敢奢望。但以我的经历来讲,阅读确实让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充沛,让我的心更柔软更宽容更广阔,让一个出身寒门的学子拥有更多看世界的角度,了解到生活不止眼前,还有诗和远方。

    关于开卷有益,现在的家长大概不会持反对意见。但迫于应试的压力,引导孩子少看杂书,多关心学业的家长应该不在少数。也难怪,现在的学业竞争更加激烈,家长们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我想如果在学有余力或者孩子热爱阅读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简单粗暴地予以制止。说到底,人生并不等于考试,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才是受益终生的好事。

    有人读书,是为了陶冶情操,修养身心;有人读书,是为了发现自我,安定内心。不管目的如何,结果怎样,读书让生命更加宽厚,让我们的心更加柔软,让我们的见识更广博,确是真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有限,不可能事事亲为,书籍就是我们的翅膀,助我们尽情飞翔,书籍可用来调和我们和这世界的关系,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让我们在面对这世界的冷酷时,更有韧性,更加坚强。

    女儿正处于阅读爆发期,看起书来也是目不转睛,茶饭不思,充耳不闻。夫人认为是从小绘本教育的缘故,我想也有一部分遗传和身教的原因吧。我们鼓励她看书,绝对无条件支持,也不存功利心。只是要求她自己安排好学习、生活和阅读的关系,处理好看书和运动的矛盾,并注意视力保护。至于其他,就随她去吧。

    - End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朗读者》想到,关于阅读的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qs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