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来自《关键冲突》P21
CPR思维法进行自我分析
I复述
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往往会需要就某一个问题一次、两次、再次地沟通。但是我们会发现,多次地沟通,并不意味着事情的解决,反而意味着,还有再下一次的沟通在等着我们。如何从这种恶心循环跳出来呢?本文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式。
在第一轮的交流中,就着眼于发生的内容(C),就事论事。
如果经过一轮交流无效,为了将事情解决,就需要我们再进行一轮沟通。但是如果用老办法,光沟通发生的内容,必然是徒劳无功的。我们需要检查是不是与人的相处模式(P)出现了问题,并就出现问题的相处模式思考解决办法后再进行沟通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当问题再次出现时,我们需要在沟通之前,检查是否是双方的关系(R)出现了问题。例如双方从友好的关系变成了对抗关系、不信任关系,还是变成了互相猜忌的关系。在明确互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补救、调整措施,才会使得沟通富有成效。
A1经验
最近这3周,机构在设计课后服务流程,要求我们老师课后通过小麦助教APP给学员做课后点评。相比于这种操作模式,我更倾向于通过建立班级群,在班级群进行课后点评。
第一次,我和负责人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没有得到回应。
第二次,和负责人就小麦助教系统的不足进行了沟通,该系统和家长的互动很麻烦,被负责人以可以进行互动为由拒绝。
和拆页比较,我没有进行三轮的交流,但是就如拆页所说。我在第二轮的交流当中,陷入了再次纠结于内容的情况。没有将思考提升到模式的高度。接下来会就这个问题再次和负责人进行探讨,会直接跨过模式,就关系进行沟通。
我会表达:课后的学员点评,是为了加强和用户的关系,一个顺畅、直接的共同方式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互动、老师得不到反馈,这个动作完全就是无用功,还浪费了老师的时间。因而我建议改建家长群,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服务。
A2行动规划
【目的】本周六,我会和另一个老师就教具摆放、收纳的问题进行沟通。他习惯把同一套教具放在一起,会导致以后其他的老师没有教具使用,而且用过后没有整体教具的习惯。
【行动】遵循今天的CPR思维法,我会在一次谈话中,用这3个角度进行沟通。具体沟通内容如下:
“carry,今天想和你就教具进行一下沟通。我发现你把所有教具都混在了一起,而且不是按我们分好的类进行收纳的。希望你能按原来的形式收纳好。
中心肯定会有其他老师进来,如果我们都把教具按自己的想法收,别的人要用这个教室,还需要额外的时间去整理教具,每次会花很多不该花的时间在这个上面。这会增加整体的时间成本,而如果你每次都按标准分好,大家都如此,你去别的教室上课也轻松,别人来这个教室上课也轻松。
最后,你就周五到周日过来,其他的时间我们也要上课,如果你以来就把教具不分好类,等于把其他老师整好的零件弄乱了,你说其他老师心的会怎么想?会不会有不好的想法产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