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李笑来文选回顾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吃饱了才能更好的撸管: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是怎样完成的

吃饱了才能更好的撸管: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是怎样完成的

作者: 望月从良 | 来源:发表于2018-04-30 12:32 被阅读13次

    作为一个荷尔蒙始终保持在高位的男人,我有一个不花钱但又饶有兴趣的消遣。那就是打开手机淘宝,在搜索框中输入“情趣用品”,点击确定,这时在下拉列表中会出现一系列奇形怪状的“名器”,“倒模”,“飞机杯”等让男人自行解决生理需求的性用品。我搜这些东西并不是要买,当你点开商品详情,你会看到卖家为了推销产品,请了很多漂亮网模打广告,她们性感妖娆,媚眼迷离,无聊的时候我就刷这些图片消磨时光。

    事实上,这些商家很狡诈,他们抓准了性用品无法退换的特点,在产品质量上偷工减料,用户吃了亏也不好光明正大的跟他们理论,毕竟这么隐私的事情上不了大雅之堂,因此吃亏后也只能沉默了事。只要人活着,释放荷尔蒙就是刚需,所以这些店家也不缺客户,就这么靠着一路坑蒙拐骗也能赚得盆满钵满。这些卖性用品的商家,多是个体户或小工作坊,往往也就几个人,买一台机器和磨具,从上游商家购置硅胶等原材料,然后其中一些人负责用机器和磨具将硅胶打磨成某种形态,一些人从下游找一下包装产商购置包装袋,然后再找一些从事广告业或打印业的人在包装上刻画一些裸露的性感女郎图片,印上产品的名字和logo,很快产品就开发成型,店家把产品信息放到网店,等千里之外的客户下单后,他找来快递托运过去,客户焦灼的等几天就能拿到产品,然后倾情释放自己的荷尔蒙。

    一条紧密衔接上下游,有效链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工业产业链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你可不能小看这些看似简陋的手工作坊,它们的确无法跟那些高大上联排机器一直轰隆运转的大工厂相比,但恰恰是这些家庭作坊似的小单元引爆了人类经济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中国的工业化革命。不要小看这些看似相当简单的“倒模”或“飞机杯”,世界上能快速大量生产这些轻工业品的国家屈指可数。一个简单的飞机杯生产涉及到复杂的生产分工,营销网络的建立,精准投放的物流渠道,以及强大的支付和金融信用体系,至今为止能具备这些条件的国家屈指可数。

    性用品生产.jpeg

    对经济学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论。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一个制针厂考察时,总结出了生产效率提升秘密。他发现一个人单独制针,每天最多能制造20枚,大多数时候一枚都制不出。但有个制针场把流程分成18个阶段,由十个工人分工劳作,每人负责1到2项工序,如此每天可制针48000枚,这比分工前的劳动生产率提升了240倍。自从亚当斯密后,人们一致认为财富的源泉不在于劳动,而在于分工之下的劳动。然而这种看法在某种程度上颠倒因果,并非劳动分工提高的生产率导致了经济繁荣,而是经济繁荣催生了劳动分工,试想如果没有强大需求存在的话,每天制造那么多针何用之有?生产没有用的商品不是白白浪费力气嘛,工厂之所以耗尽心思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实是为了满足已经存在的强大需求,那么哪些行业需要用到那么多针呢,很显然只能是纺织业。

    以手工作坊为生产单位的纺织业是触发工业革命的导火索。在经济史上有一个始终让经济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那就是工业革命是如何发生的,而且正好就发生在英国,当时荷兰比英国更加具备发动工业革命的机会,但历史却放弃了荷兰,选择了英国。17世纪初的荷兰就如今天的美国,在经济,技术,军事都是世界一流,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它当时具备了引爆工业革命的所有条件。当时的荷兰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舰队,欧洲有两万艘船,其中一万五千艘是荷兰的,它控制了欧亚非三大洲最重要的通商港口和贸易集聚区,建立了覆盖面最广,最高效最完善的原材料采集和商品营销渠道。而且当时的荷兰具备最优秀工业技术人才,例如当时最好的纺织设备就是由荷兰人发明的。既然万事具备,但为何东风就偏偏不吹向荷兰呢?

    根据清华大学文一教授在《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一书中的分析,那是因为荷兰选错了支柱产业,它选择了渔业,而英国选择了纺织业。工业化生产体系就如同一架庞大的机器,它的顺利运转需要无数个零部件紧密协调,相互驱动,就如无数个细胞相互凝结形成人的身体,无数个神经元相互勾连通讯形成人类的大脑,一个产业如果不能促使其中的生产单元不断的发育和衔接,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有机体的话,那么工业化体系就无法形成,荷兰的支柱产业--渔业就不具备这种特性。渔业无法形成规模化扩展,它依托的是海里资源,近海资源有限,去远海成本又大规模提升,因此它在规模上不能形成累积效应,也就是投入越大,生产越多,成本就越能下降。

    纺织业.jpeg

    纺织业具备规模化扩张的特点。纺织业所需原材料棉花非常容易生产,因为它生命力顽强,耐碱耐旱,在其他作物不能生长的盐碱地也能够形成不错的收成。其次市场无限大,每个人都需要衣服,而且需要不止一件,同时衣物在日常活动中会产生磨损,因此每过一段时间,人们又会产生购置新衣物的需求,需求一直存在,于是这门生意能一直做下去。这意味着纺织业能为身处其中的每个生产单元提供充分的成长发育养料。纺织业这个特点使得原料,生产,市场间形成一个彼此促进的正循环,于是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没有上限,这就好像细胞有了合适的生活环境后能充分的发育分裂,为最终形成一个有机体打下物质基础。

    其次纺织业的协作链条能有利的将生产单元产生紧密连接,最终形成一个统一有机体。纺织业环节多,分工细,因此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人们就发明了珍妮纺纱机,为了提供足够动力让生产线能日夜兼程的运转,这种强烈需求促使瓦特改良蒸汽机,后来蒸汽机又应用到冶金,采矿,运输等多个行业,从而引发多个行业的技术革新和效率提升。最重要的,它所需要的精细分工将大量的生产单元裹挟到同一链条中,让他们协同运转。

    这种小作坊式工厂的大量出现,蓬勃发展并实现相互间的无缝衔接现象被文一教授称之为“原始工业化”。任何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无不经历这样的阶段,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就经历了300年乡村工业的繁荣。当时的英国政府信守重商主义,因此他可以扶持在全国建立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小工厂,并利用强大的海军为这些工厂在海外建立原材料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当年英国为何要用坚船利炮轰开天朝国门,他本意根本就不是想要侵略,他就是想要你跟他做生意,给他生产工业原材料,然后购买他生产的工业制成品。

    英国海军.jpeg

    所有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无不经过‘原始工业化’阶段。我们熟悉的邻国日本,是亚洲唯一一个实现现代化进而不被西方殖民的国家。我们对日本发展史一直停留在明治维新,都以为日本的民族资产阶级抓住这段时期,改革体制,大力引入西方先进的科技和制度才使得日本一跃成为工业化大国,进入西方发达国家行列,殊不知日本在启动明治维新之前,有了三百年农村商业化和乡镇企业的繁荣,基层的商业化大发展让日本拥有了接受和消化西方先进工业化技术的基础,明治维新只不过是催化剂,进一步推动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而已。

    ’原始工业化‘,让从事实业生产的最小单元充分发育,并将每个小单元连接成功能强大的统一有机体。‘原始工业化’本质上是一个小手工作坊把做成的产品卖给远方的另一个小手工作坊,后者把前者的产品加工后再次转卖给下家或消费者,我们切不可小看这种看似简单的交易模式,它是点燃工业化燎原之火的星星火种。‘原始工业化’从以下几个方面成为了工业化前的‘青春期’。首先它刺激了农村商业化,增加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利用率和农民收入。其次它将孤立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业人员,包括妇女和儿童,转化为工业化前期初具规模和组织的劳动大军,让他们成为工业革命的预备役;

    再者,它为采用规模化的大工厂制度创造和培养前期场,也就是预先提升基层民众的收入,为工业化产品储蓄购买力和建立城乡销售网络;第四,克服原始资本积累初期设厂投资过程中的资金和技术门槛,从中获取廉价土地和足量有技能的劳动力;第五,促进以区域分工为基础的国内外贸易,赚取外汇用于引进先进技术,增强政府财务收入以用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第六,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将广大农民培养成企业家或产业工人;第七,为大规模商品营销系统,原材料供应链以及工业网络的形成创造条件。

    工业.jpeg

    这解释了为何非洲,拉美,东欧等地区工业化的尝试全都失败。发达国家或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为了帮助这些地区快速工业化,提供了各种理论,资金,技术等手段,东欧国家进行了所谓的‘休克疗法’,激进的进行私有化等体制改革,非洲和拉美则引入发达的工业生产线,妄图一步到位的实现产业升级。这些措施在初期看似真的推动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但没多久动力立马消失,经济陷入泥潭,形成滞胀的状态,拉美国家还掉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这就是不经历“青春期”却妄图直接“成年”的下场。一个人要吃到七个包子才能饱,你不可能跳过前面六个,直接吃第七个。没有‘原始工业化’的积累,妄图通过引入先进生产线直接进入成熟工业化的方式,就像一个营养匮乏,瘦骨如柴的男人,不是用干粮填饱肚子,而是拿飞机杯自撸,一开始看似能享受到性高潮,但很快便随着营养的流失和体力的匮乏让原本就吃不消的身体进一步耗散,最终瘫倒不起.....

    欢迎关注公众号,让我们一起学习,交流,成长:


    文章公众号.jp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吃饱了才能更好的撸管: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是怎样完成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rq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