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又快到高考季了,每年中高考结束,似乎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他们像一匹黑马,意外闯入众人的视线。
犹记得高三那年,成绩一放榜,全校师生就被一匹“黑马”惊艳。
谁都没有料到,成绩平平的他竟能在高考一役,以黑马的姿势,杀入年级前十。
学校后来特别邀请了他的父母在毕业会上台讲话,却发现其实他的成长环境稀松无奇,但他的家庭氛围,却比常人多了尊重、信任和友爱。
这些看起来不难,做到却不易。
而这,恰恰是“黑马现世”的前提。
如果放眼再望,那些在竞速道上涌现的黑马们,他们也许赛道不同,特质不一,但他们都拥有同样的小确幸。
这些在不经意中被呵护的细节,犹如保护罩,在孩子还稚嫩的时候给予依靠;在孩子拥有力量的时候,给予支持;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帮助他们华丽逆袭……
信任,是每个孩子的保护罩
想起纪录片《差生》里的问题男孩托德。
小学时,他调皮好动,常惹麻烦;
中学后,他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托德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业成绩垫底,清一色“F”(不及格)的分数,最终让他在读高中时被迫退学。
逃离学校之后,托德早早结婚生子,每月靠领取政府补助金过日子。
身边的所有人似乎把托德的人生一眼看透,觉得他就是一个没用的“懒人”与“废物”。
可谁都没有料到,就是这样一个人竟奇迹般逆袭,以“黑马”的姿势在几年后考取了哈佛,并顺利留校,成为了一名哈佛教授。
回忆过往,托德无比感激父母,如果没有父母始终不离不弃的信任与爱护,那么他早就失去了成为优秀者的信心。
也许后来的托德,就活成了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样子。
妈妈在纪录片中回忆,那段日子,老师几乎天天打电话过来告状。
她在电话里对老师表示一万个抱歉,可转身并没有训斥儿子。
无法排解抑郁情绪的时候,她只有一个人偷偷躲起来流眼泪。
被问及为什么,妈妈表示:孩子在学校已经很难了,作为家长,怎么能够再为难孩子?
她想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成绩并不代表他的一切,“学会爱”才是他最需要学到的能力。
父母始终相信自己儿子的人生不该局限于此,即便托德辍学两年,他们依然不断鼓励,最终托德重拾信心,再次走进学校。
幸运的托德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所爱,他努力学习教育专业,结果几年后考取了哈佛教育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又成功留校任教。
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
托德是幸运,在他生命最黑暗的时候,他的父母始终信任他,尊重他,鼓励他。
这保护了他的自尊不被挫伤,让他有勇气重新起航。
哪有孩子天生是黑马?你不想看他们在黑夜里踏过的荆棘,却只愿意看他们在黎明奔跑的绚丽身姿。
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心;孩子再差劲,也需要被尊重。
所有的苦难只有熬过了,才会成为笑谈。
那么,当孩子无力对抗世间的流言蜚语时,家长们,请做好孩子的保护罩。
今天,你给孩子尊重;未来,你才能培养出懂得自尊的孩子。
赞许,点亮孩子生命的光芒
也有家长会感慨:具有“黑马”潜质的孩子,往往具备了常人无法企及的毅力,这让普通的孩子望尘莫及。
什么才是成功的潜质?
特级教师魏书生说:甭管多差劲的孩子,能挖掘出他身上的闪光点,就离优秀近了一半距离!
魏老师曾经把一个语文只考8分的孩子送进了军校,说起培养的过程,他也只是莞尔一笑。
男孩刚换到魏书生的班级才第二天,他就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不同于其他老师训斥或叫家长的教育手段,魏书生则把孩子叫到办公室“逼”他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点。
男孩交了白卷,满不在乎地告诉魏书生:他没有优点。
魏书生佯装生气,他瞪起眼睛指着孩子训斥:
如果第二天依然找不到自己的优点,那就写一份1000字的说明书,绝不饶了你!
男孩憋红着一张脸,不好意思地告诉魏书生,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心眼好。
听到这里,魏书生心里笑了,这个孩子有救了。
从教40多年,他见过太多“被耽误”的孩子。
这些孩子,他们往往因为成绩不好遭到各种训斥,忘了自己还有什么优点。
自暴自弃的他们,甚至抗拒自己向”优秀”努力。
当孩子失去了抵抗力,老师也就悄悄走进了孩子的心里。
接下去,魏书生再与孩子聊学习的事,也就变成了一件顺水推舟的事。
魏书生真诚地肯定男孩:一个从不听课、不写作业、不看书的学生,还能语文考8分,这就是一种天赋!
男孩乐了,他从来没有在学习上被认可,自信心开始重新捡起。
所以,当魏书生提出一项项攻克语文试卷时,男孩深埋内心的“征服欲”被激出来了:
他利用一星期的时间,每节语文课死磕118个生字,完美拿到10分;
他再利用一星期时间,每节语文课死磕文学常识,完美拿到26分……
魏书生轻轻悄悄领着这位语文考8分孩子,一步步推开学习的大门。
孩子的成绩逐步提高,从8分考到36分,慢慢到及格,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军校。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被看见”。
当孩子的生命力被看见,这些能量就会成为一个人的天赋优势;相反,那些潜藏的能量若不被看见或认可,则会成为困住一个人的泥沼。
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是一匹隐藏的黑马,好的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伯乐,帮助孩子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成就孩子在属于他们的人生舞台,绽放自己的光芒。
友爱,激发孩子奋斗的动力
《盗火》一书中说:教育孩子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深以为然。
看过一个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智商只有6岁的男孩,在爱的教育下逆袭成为世界巨星。
他叫迈克,来自黑人贫民窟,16岁的他身高两米,体重300斤,智商却只有80,相当于6岁儿童水平。
爸爸去世后,瘾君子的妈妈无力抚养,迈克短短几年就辗转了十几个收养家庭。
迈克不愿意成为谁的负担,于是选择流浪,饿了捡东西吃,困了就睡在学校的体育馆。
这样的窘境直到有一天,迈克遇见一对好心的白人夫妻。
他们收留了迈克,腾出房间,邀请迈克一起过感恩节,一起祷告、一起用餐……
长到16岁,迈克还是人生第一次在一个陌生家庭,感受到什么是“家的温暖”。
虽然迈克的智商不高,但一家人用心的陪伴使得迈克学习越来越好,从一开始交白卷,慢慢拿到了C的成绩。
并且在一项心理测试中,迈克的成绩获得了全校第一,那就是他的“保护意识”。
因为被爱,所以内心有爱。
迈克虽然无法理解人世间的复杂,但他却认准了一件事:倾尽全力,爱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源于“保护意识”的特质,迈克的橄榄球运动天赋被挖掘,他身材高大却无比灵活。
但与此同时,迈克的弱势也一览无遗:他生性善良,缺少攻击力,也无法理解复杂的比赛规则。
一家人开始对迈克进行了“爱的训练”:
弟弟用调料瓶给迈克讲解战术规则,给迈克做动作技巧特训,甚至把自己当作哑铃,让迈克锻炼自己的手臂力量。
妈妈则一次又一次在训练场边上鼓舞迈克,让他像保护家人一般保护他的球队成员。
迈克终于顺利进入比赛,意想不到的困难还是接踵而至。
对手有意戏耍迈克,嘲笑、推搡,甚至朝着倒地的迈克踩上一脚,并用难听的语言进行辱骂。
教练无比愤怒,他冲上前理论:“那个孩子是我的队员,我会像保护儿子一样保护他。”
就是这句话,让迈克瞬间联想起妈妈的交代,要像保护家人一样保护球队。
赛场的局势开始逆转,凭借着异于常人的体力、耐力和爆发力,迈克尔克服“防守”常态,转守为攻,赢得了比赛。
出色的表现,最终让迈克进入了密西西比大学学习,成为了最有潜力的橄榄球新秀。
2014年,他以4年2000万美元的价格签约泰坦队;2015年,他又以两年700万的价格签约黑豹队。
这就是橄榄球星迈克尔·奥赫的真实经历。
被温柔以待的孩子是幸运的,“爱”让迈克的人生从此有了转机;
而他身上的那些弱点,最终也成为他的优点,在属于他的舞台上尽情挥洒。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好的教育就像一把火,能够点燃孩子心中的渴望,让孩子看到自己,并且愿意为更好的自己持之以恒地努力。
父母爱的认可,是孩子一生骄傲的资本,让他们拥有足够的自信迎面风雨成长。
很喜欢网上的一句话:
今天的努力只为明天的不缺席,即便姗姗来迟,也是不可或缺的精彩。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胜负未分,你我皆有可能!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他们终会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发芽成长。
为人家长,当下最紧要的不是去预判孩子的成长期,而是应该在种子破土之前,努力为它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
收回望向别人家孩子的目光,低头注视自己的孩子吧,你的孩子,也许就是下一个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