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学校的小陈老师执教了三年级下册的《守株待兔》一课,在备课组老师进行评课以后,我也表达了我的意见。
一般来说,我给老师们评课会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一样的方式,跟执教老师面对面评课的时候,我既要对老师的教材解读、目标确定、环节设计等进行引导,也会对一些课堂上的实施情况进行稍微细致的点评。但是在备课组或科组的评课,我不会纠结于课堂呈现的细枝末节,也不会对老师的环节落实给予太细碎的意见,而是从大处着眼,给予老师们一些观念上的指引,因为我觉得,我的职责就是以课为例引领老师们成长,所以每一次评课,我都应该要给予老师们一些新的观念、新的见解与思考。
这次的评课也不例外。
我以三个问题开启我的评课:1. 原来的教材里是从五年级才开始接触文言文的,现在为什么要提前到三年级?这样的提前是出于什么考虑?这一点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小学阶段学习文言文的目的。2. 编者为什么选择了《司马光》和《守株待兔》作为文言文入门的教材?这一点大家可以思考我们该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层次来解读和处理教材。3. 落实到课堂上,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一点可以结合课后的练习题来思考。
给了一点时间让大家思考以后,我谈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为什么要把文言文的学习提前到三年级?我以为有这么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近年来青少年的道德品质败坏的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国家立德树人培养目标需要我们重新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智慧,寻找力量;二是要尽早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建立他们的文化自信;三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学习文言文是一条最佳途径。
第二个问题,编者选择《司马光》和《守株待兔》两篇文言文作为入门的教材,是因为这两个都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对于刚入门的孩子来说,不会有理解的难度,也不会产生畏难情绪,比较方便培养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要结合这一点,将朗读背诵作为重要的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语感,而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只需要稍作点拨即可。
第三个问题,明确了教学目标,对于教材的处理有了明晰的方向,怎么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了。老师不妨把主要的精力放到朗读上,少花力气在理解课文意思上,要用反复朗读去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去理解难理解的重点词语,将课后的练习扎扎扎实实落实到位,做到这些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