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小雨衣
大家是否曾听过这样一句话
“嘘,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不知道这句话被多少家长用于孩子童年的性教育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11728/7e8ed6f41288b7ec.png)
提起性,大部分国人的反应都是“不可说,不可说。”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谈性的男人浪荡,谈性的女人风骚。
当今中国,“性”的讨论形式大多是网站上的匿名贴,酒桌上的荤段子,以及硬盘里的“学习资料”,很少能以正大光明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话题讨论中。
这种大环境先姑且放在一边,我们来聊一聊一些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似曾相识的场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对男女性别的区分?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了“我是从哪里来”的疑惑?从什么时候开始避讳言论性器官亦或是用代称来代指它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完全正确的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不同?
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了,性其实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不应该压抑自己的性,而是应该以正确的方式让它生长?
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会和小雨衣一样,找不出特别明确的答案(除非有过印象深刻的经历),小雨衣不知从何时开始知道男女有别,不知从何时起用“小鸡鸡”代替阴茎,不知道何时起才明白女生月经和排尿生理方式的不同……很多的知识都是在无形中接触并当做“真理”去理解。
那,谁才是罪魁祸首?
在小雨衣看来,是沉默。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11728/af5aab68e74ecc47.png)
小的时候,父母或告诉我们这是鼻子、这是耳朵、这是胳膊……但是有哪一个父母告诉过我们,这是阴茎,这是阴道?
中学阶段,老师们宛如蜻蜓点水般讲授一些性知识,同学们要不然是羞于谈性,或者是一种“老司机”的气概侃侃而谈,实际上真正了解正确性知识的“老司机”并不多。
到了现在,又有多少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谈论性?又有多少人尝试着接触性学知识,并将性教育看做终生教育来学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11728/bc8ffb0b7a3edd71.png)
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枷锁,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悲剧。
诚然,性教育不可操之过急,通过不恰当的宣传或者未经科学验证的方式终究会导致错误的产生。可是,是什么导致了在正确的年龄接受正确的性知识仍被看作是“操之过急”。在我看来,是没有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让他(她)逐步接受正确的性知识。
打个比方,一个因病退学多年的准高中生,忽然有一天你告诉他他的病好了,按照年龄应该要学大学知识了,这能不被称作“操之过急”吗?而这里的“病”,就是沉默。
父母的沉默、教育的沉默、社会的沉默……
性教育不能三缄其口,性知识不能泛泛而谈。
倘若父母能主动和坦诚地向孩子述说生命的诞生,不但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更可让孩子明白自己是父母相爱,有计划地诞生出来的。倘若学校能够接力后续性教育知识普及,同学们就能学到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现在科普性知识的路就不会那么艰难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可能已经发现我们在性知识这条路上走了多少的弯路和错路那么,现在开始接受性教育还来得及吗?
在小雨衣看来,接受性教育没有年龄之分,没有性别之分,每个人都应当是性教育的终生学习者。
如果能接受正确的性知识,可以在人际交往、恋爱甚至婚姻中受益匪浅;反之,如果继续接受不正确的信息,就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11728/f51ba00682838e38.png)
羞于谈性不可怕,可怕的是将这种思想沿用终生,并一代一代传递下去。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虽然是迟来的教育,但有总比空白好得多。
文案:小雨衣
排版:小雨衣
图片: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