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快八十岁的人了,前段时间从杭州回到老家,她习惯了一个人居住,然后又回去了。想起她回去之前我拥抱她,欢迎她再来,她那份小女孩的娇羞,以及过几天跟先生打电话,表达了年后还想来杭州的意思,那时候我就知道,婆婆不是习惯了独居,还是希望有人陪伴的。只是我们的陪伴太少,她在杭州,我们都早出晚归,回到家吃好饭她又睡觉了,其实共处的时间并不多。冬至回老家,大嫂说婆婆在杭州的时候就盼着我们下班,一个人很无聊,我们家电视她又不会开。
上周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婆婆和邻居打架,对方住院去了。按理说这是家丑,不应该在这里讲,但是细思不对,我们没有任何的权力来评价婆婆的对错,毕竟是晚辈,还有打架是年轻人的权力吗?当然,不是鼓励打架,真的想知道这次打架在提醒我什么。
先说说大哥大嫂和先生的态度,他们一致认为是婆婆不对,因此也当面和电话里给人赔礼道歉了,先生还带了礼品周末去看对方。现场证人有两个,都是和婆婆有过节的,所以按照先生的话来说,她们肯定会帮对方。对方也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当然事情也是有起因的,邻居家化粪池造在婆婆的窗外,婆婆当时就阻拦,也是她的儿子们说婆婆不懂事,最后还是先生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恩母亲的信,婆婆湿着眼睛同意了。化粪池矛盾之前,则是我们家造房子,老房子倒了很多年,为了给婆婆独立的居住空间,先生决定在老房子地基上建一座小房子,原来的房子邻居的墙是共用的,现在建房子,肯定得留出一些空隙沥水,让邻居的墙不被侵蚀。因为空的这块地方,婆婆觉得吃亏了,一直对邻居耿耿于怀,变成了她心里的一根刺,十几年,这次终于爆发,跑到人家家里打人。当然,打人是别人的说法,婆婆说没有碰对方,这些都不说了,反正她的儿子媳妇都说她不对。
从事相上来说,婆婆确实打人不对,即便没有打人,不被欢迎去邻居家也不对。从这个角度来说,婆婆很少做对过事情。
可是,婆婆为什么是今天这样的状态呢?
婆婆那么反对邻居造化粪池,儿子的一封信就让她感动地同意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总在说对错,却没有看到婆婆那颗一直像荒漠一样的心。从来没有被温暖过,被表扬过,被看见过,被感恩过。媳妇们更多的时候都在说婆婆这也做错了那也做错了,儿子们都很孝顺妈妈,从来不站在妻子们这一边跟着说他们的妈妈不对,但是也没有温暖的话。想起化粪池的事情,先生原本也是要给婆婆写信讲道理的,但是因为文化的熏陶,后来改为看见妈妈的付出,妈妈的不容易,表达对妈妈的爱,事情得以化解。也就是说那一刻,婆婆的心得到了滋养,可是这样的滋养,一生也寥寥无几。
前几天嫂子说,这次让婆婆出钱,让她肉痛,因为婆婆最节约了,怕花钱,嫂子觉得让婆婆知道痛,才不会再犯错。早上我对先生说,等下我去取钱,他问干什么,我说回去准备赔给邻居。突然心疼婆婆了,她虽然不懂教育,没有给她三个儿子正确的爱,更没有给我一丝一毫的帮助,结婚没有彩礼,没有办酒,什么也没有,没有给我带孩子,没有给我做饭,这些都是过去怨恨她的理由,可是现在不这样想了,而是感恩她没有给我这些,让我本不厚重的福德没有消掉。我只看到一个缺爱的老人,孤独的老人,需要被滋养的老人,我也跟先生说了,不要责备婆婆。如果说有谁做错了,那就是我做错了,没有给到老人温暖,老人的心才没有弹性,没有给到老人爱,老人心才会记恨,没有给到老人包容,老人的心才会斤斤计较,有一个给儿孙惹事的老人,那是儿孙缺孝道,就像养一个惹是生非的孩子,那是父母没有养好孩子的心。把婆婆接来,慢慢养老人的心吧。
其实这个事情让我想到更多。我们做了多少错事,都自我安慰过去了,老人没有能力解决她所谓的错事,才凸显事情的严重。跟婆婆打架相比,我做的错事更加离谱,真的是难以面对,都是心的问题。没有正见的学习,谁不会犯错呢?没有正见的学习,老了就自然变好了么?那是妄想。我们容易看到孩子的错,看到老人的错,却很少看到自己的错,成年人的错比孩子的错更严重,更离谱,可是我们会掩饰,会自欺欺人。孩子一犯错成人就开始惩罚孩子,这里没有爱,只有对错,对错是非严重的人,内心是冰冷的,一个冰冷的人,怎么能养出一个柔软的孩子,怎么会有一个慈爱的老人。所以当孩子或者老人犯错的时候,恰恰在说这一家的成人心都已经不是人心了,是机器的心。
抓紧时间学习吧,抓紧时间修行吧,时间是最宝贵的,发生的一切都是提醒我们,福德不够了,智慧不够了,抓紧时间吧,否则拿什么来回报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