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起市宣传部部长的电话,才知道他打电话竟是为了给自己推荐写材料的,路部长紧张的心也放松了。
这些年来,因为各种原因,领导们给宣传部安排来写材料的人还真不少,可真正能写得了材料,写得出好材料的,可谓是少之又少。偶尔遇到有写的不错的,也大体一样——呆不了多久,便被上面领导给挖走,或者自持文采过人跳槽到了别的单位。
路部长心想市宣传部长打电话推荐多半是他的亲戚,熟人也有可能的。虽然在电话里说得天花乱坠,可哪个写材料的来之前,推荐不也是这样吹的?要真是个文采过人之人,他们市宣传部能放她回来?想安排亲戚上临时班明着说就行,还胡吹乱侃说成写材料的,宣传部是需要写材料的,可那也不是什么人都写得了的。况且对方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姑娘,也亏市宣传部长想得出来。不过既然人家推荐了,自己也得有点儿动作,毕竟人家是市级的,保不住自己以后也会有用得着人家的地方。
路部长在电话里听说这个叫冯小青的丫头在原固乡中学代课,便决定先到文教局人事科找熟人打听打听。
小青虽是代课老师,但人事科还是能查到原固乡中学有这么个老师。但能不能写得了材料,他们还真不知道。小青过去在《晚报》上发表文章,她用的全是笔名“冯青”。
最近因为另一个代课老师休产假,她和建国又分别把她代的两门课——地理和生物也担任起来,忙得焦头烂额的,也没有功夫去写文章。所以即便路部长听推荐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还是找不到被推荐人才华横溢的证据。不过,他倒想有机会去原固乡中学看看这位传说中的才女,因为除了推荐的人表扬外,文教局的领导们对冯小青的教学成绩也是交口称赞,他们说小青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因为她代的英语和物理课,每年统考都是名列前茅的。遗憾的是,这个小青有才无运,她担任代课老师这几年文教局一直没有转正的指标。
虽然不知道小青能不能写得了材料,但就小青本人而言,路部长觉得她倒是个不错的写作素材——一个兢兢业业的代课老师,收入着不到正式老师三分之一的工资,却付出了超出常人几倍的辛苦,用自己的成绩证明着自己的勤恳和实力。他想如果把这些的事迹写成通讯报道发表到《晚报》上,一定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有关单位重视,那样即便她写不了材料没能安排到宣传部,对她的推荐人也算有个交代。以后不论工作还私事见面了也不显得尴尬。路部长想得倒是周全,可到了年底事儿多,一忙起来就把这事儿给耽搁下去了。
再说小青和建国在原固乡中学一面勤勤恳恳地教书育人,一面幸福甜蜜地谈着恋爱。紧张的复习考试结束之后,改卷,统计分数,接下来就是寒假了。
从秋收到年末他俩恋爱也有几个月了。同事们知道了,领导知道了,小青娘知道了,也同意了。但百里之外杨正堂和老伴儿还一无所知。建国想趁着寒假回家把自己和小青的事儿给父母说说,商量一下利用假期时间把亲事定下来。有过之前“失败的相亲”,建国觉得父母知道了他和小青的事儿一定很高兴。
建国哪知大年三十儿晚上,他当着全家人的面把他恋情说出来后,他的老父亲非但没有高兴,反倒在久久沉默后,用一声叹气回应了他。建国想父亲既没见过小青,自己又小心翼翼遮掩着小青的家庭情况,他的父亲凭啥唉声叹气不答应呢?难道他早就听说了小青的情况,认为小青和他们家不门当户对?之后的寒假,杨正堂唉声叹气,建国郁郁寡欢。建国本想假期把亲事定了,给小青一个交代。不想他的父亲非但没有同意,反倒使本该幸福祥和的春节,在沉闷和压抑的低气压中过了。
自在车站听尖嗓子女人的话以后,建国和那个代课老师的关系,就一直让杨正堂觉得隐隐不安,生怕建国跟她谈起恋爱,不想到底俩人还是……杨正堂如同被一个预言家预言命中一样,恹恹地打不起一点儿精神,整个春节都唉声叹气的。为了建国能从那个偏远学校调回县城,他托关系找熟人,还让郭先河出谋划策帮着从县城给建国介绍对象……这倒好不但没把他调回,他反倒又在那里给自己找了个拉后腿的,身份背景不想当不说,这要是真成了,建国还有调回来的心思?
记得让建国相亲那会儿,他也说过要找一个身份地位相当的姑娘,怎么现在又突然跟这个代课老师搞到一起了呢?莫不是那个女的看上建国大学生和公办老师的身份,上赶着要追建国,建国因为之前相亲失败降低标准了?想到这儿,杨正堂又在心里骂起小青:自不量力,一个代课老师也想高攀他家建国。他很想找人给小青带个话儿,让她趁早跟建国断了关系,建国迟早是要离开那块穷乡僻壤。可谁能帮他带这话儿呢?别说原固乡中学了,整个原固乡也没有他认识的人啊!
看着唉声叹气的老伴儿和郁郁寡欢的儿子,建国娘一面抱怨老伴儿,一面又心疼儿子。建国有对象了,本是一件好事,可他老子非要求什么身份学历。眼瞅着村里和建国同岁的那些年轻人不但都结了婚,有的还有了孩子。这挑来拣去的,谁家闺女会一直等着?再说他们家建国又不傻还能给自己找个拿不出手的媳妇?她觉得杨正堂虽是一家之主,但也不能事事都听他的。婚姻大事一旦错过了,找个合适的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她想建国既然回家给他俩说,想必人家女方也等着信儿呢!他爹这不吐不咽让建国咋给人家说啊!
想到这儿,建国娘觉得这事儿还得她拿主意张罗,找个媒人到女方家去提亲。可是媒人需是双方都熟悉的人,两家隔着一百里呢!这熟悉的人去哪儿找啊?思来想去,她觉得还是找她家二臭问问好,毕竟二臭在电厂开店,认识的人多。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