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1733字,阅读时间4分半
有声电影诞生之初,很多电影人对加入对白十分排斥。
以前我不理解,直到后来看了1923年哈罗德·劳埃尔主演的《Safety last》。
即便没有看过这部影片的朋友,对这个画面也一定不会陌生。
成龙《A计划》中的经典片段灵感正是来源于此,马丁斯科塞斯也在《雨果》当中对这个片段进行了致敬。
毫无疑问,《Safety last》中最经典的就是这一段惊险跌宕的徒手攀楼。
哈罗德任职的百货公司为了达到宣传目的抛出高额奖金的诱饵,哈罗德灵机一动,请来可以“蒙着眼爬上16层”的朋友进行攀爬特技表演。
朋友却在表演即将开始时与警察陷入了纠缠,哈罗德不得不自己完成这场夺人眼球的表演。
险象环生又屡屡化险为夷,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影片的高潮处理依然非常精彩。
以前只想为哈罗德叫好,再看时才终于明白了嬉笑后的辛酸。
哈罗德为什么会爬上大楼?
故事往前一点,用现在的话说,哈罗德其实是个城漂。
怀揣梦想离开家乡去大城市闯荡,几个月后,哈罗德不仅给女朋友买了宝石做礼物,寄回去的信都是未来一片光明。
“我在百货公司任职,工作理想,进展良好……我希望能搞好几件大交易,就可以接你来到这里。”
然而实际上,哈罗德已经连房租都快付不起了,原本是想送项链给女友,典当了留声机才买来宝石,说是链子在修,其实是不得不分开买。
城漂的日子不好过。
哈罗德还只是百货公司的一个小职员,连正式员工都算不上,每天只能早早来到员工通道前给女朋友写信。
上班路上困难重重,早高峰挤得没人形。
每天早上八点钟打卡,迟到就有被解雇的危险。
按照甲方的要求改了又改,最后对方说“我觉得还是第一个最好。”
繁忙的时候气都喘不过来,商场仿佛战场,这边KO那边继续。
主管严厉又势利,仪容仪表整天纠察不停。
仔细想想,好像和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同。
一封封寄出的信与其算作美好的憧憬,更像是一遍遍安慰自己的说辞。
会好的,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女朋友的意外到来让哈罗德手忙脚乱,为了维持谎言,他将言行举止都伪装成上流人士,也由此发生了各种哭笑不得的事件。
哈罗德当然可以承认自己撒了谎,看他假扮的这么辛苦,即使这个故事走向一个作茧自缚的悲剧,也不会太多人有异议。
然而比起说教意味浓厚的设计,我更喜欢满头大汗,又屡屡急中生智的哈罗德。
除去喜剧情节设计上的客观要求,这才是我所熟悉的,许许多多小镇青年“哈罗德”的样子。即使自己的房租还悬着,信用卡还有贷款没还上,家人赶来探望时,还是莫名的坚持带他们去高档的餐馆。
你看,我平时在的这座城市多繁华。这不仅仅是因为所谓的“虚荣”和奋斗者被嘲笑的“尊严”。
还有一个很简单的理由:生活再难,也不想让爱的人伤心。
我很好,你不用担心。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比“不如去死”还要难说出口,只好使出浑身解数,生怕对方不信。
记得以前人们提起哈罗德在片中的表演时会讲:他的那种骄傲和自持让人隐隐有一种距离感。时代的车轮向前,现在的我们才开始真正理解这种“自持”来源于何方。在很久以前,我们连思考这件事的“空闲”都没有。
《Safety last》的故事分为清晰的四个篇章,起承转合顺畅又精巧,作为过渡的文字解说也十分风趣幽默。全片在多处使用借位造成观众的视觉误差,再通过镜头移动、演员走位显示空间真相,用镜头来“开玩笑”的处理充满才气。为凸显哈罗德徒手攀爬的惊险,还大胆使用了垂直俯视镜头。
微小的人群形成直观对照,使整个攀爬过程更为逼真,这种真实性在当时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乐此不疲地讨论着这些镜头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镜头内外的观众一起捏着汗围观。
哈罗德在向上爬,每一层都险象环生,每一层都让他不得入内。
他看见长辈苦口婆心劝说的愁容。
他看见有钱人家的狗比人命更金贵。
朋友一次次说“再爬一层,只要再爬一层就好了”,上下不得也没想过到底是鼓励还是危险的预兆。
女友又惊又怕,老板满面笑容。
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依然热衷在喜剧电影里探讨金钱和尊严。
“你会为五百元爬波顿大厦12楼吗?”
“我会为五百元爬到天堂。”
影片并没有展现哈罗德是否真的得到奖金,故事在哈罗德站在顶点时结束。
努力后的风景总是美好的,百年后的“哈罗德”们还在奋力攀爬着。
像哈罗德被黏住的鞋子,历史不会记住每一个小镇青年,但他们依然会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注:主演哈罗德与影片中角色同名,未解释处均指片中角色)
作者:藜照
-fin-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