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假,我们陪孩子的时间变多了,不过我发现很多人对如何陪玩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怎么陪玩。我看到过一家三口都做低头族,相顾无言,大人玩手机,忙着回复拜年信息打游戏,孩子玩平板电脑,头都不抬;也听说一些家庭平时不陪孩子,一到假日就把孩子往各大儿童娱乐场所送。
他们看上去好像也获得了实打实的、整块的玩乐时间,当然,大人也乐得轻松一下。但是,这些不一定是高质量的陪伴。有很多家长问我,到底该怎么陪孩子玩才合适?今天我应要求,讲讲如何高质量地陪孩子玩。
1.不是陪孩子的时间越多,就一定越好
有的人认为,我能24小时跟孩子泡在一起,这就够了。其实,不是陪孩子的时间越多,就一定越好。美国的研究发现,从30年前开始,父母每周陪伴孩子的时间,是一直在增加的。比如,1985年,妈妈平均每周陪孩子的时间是8.5小时,爸爸是3小时。而到了2010年,妈妈陪的时间提高到了13.7小时,是原来的1.6倍;爸爸则是7.2小时,是原来的2.4倍。
虽然这是美国的数据,但是对我们也有借鉴作用。其中有一点很重要,这说明陪孩子的时间增多,不代表对孩子的未来就越好。整个社会陪孩子的时间都大幅增加了,但是结果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陪伴时间越多越好。
相反,一些研究表明,最重要的不是陪伴的时长,而是陪伴的质量。201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妈妈的陪伴时间和孩子未来的行为表现、情绪健康以及学业成绩没有关系。对孩子有害的反而是妈妈不好的状态,比如压力大、睡眠不足、内疚和焦虑。负面情绪是很容易传递给孩子的,这些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
确实,有的时候,低质量陪伴是一种伤害。特别是在春节这样忙碌的日子,你可能白天忙着走亲访友,晚上忙着张罗家务,不健康饮食增多了,锻炼减少了,睡眠不规律了,这很容易让你感到疲劳。平时孩子都可以去幼儿园,去小学 ,现在这样的节奏被打破了,你需要独立带孩子很长的时间,这也让你有压力,甚至比较焦躁。但是,这种不佳的状态,可能会影响到你身边的孩子。
如果你陪孩子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想着自己的事情,时不时点开手机看消息抢红包;或者在孩子面前,大声抱怨熊亲戚,发泄负面情绪;或者形式性地陪孩子玩一下,不能觉察孩子的需求,对孩子做出积极的回应;这样的陪伴都是不及格的。
其实,只要看看孩子的状态,就知道你的陪伴有没有达标了。如果孩子是无聊的、焦虑的,那么你的陪伴可能出了问题。如果他是专注的、放松的、开心的,那么你的陪伴就会对他产生积极的效果。
2.不是让孩子专注玩游戏就够了
春节时你可能注意到了:平时我们不让孩子多玩多碰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好像孩子能随手玩上了。
亲人团聚,家里人多, 每个人的智能手机都能玩游戏,平板电脑也无处不在,电视也总是开着,孩子总能看入迷。大人忙着拜年、发微信、打电话,也懒得管孩子的细节,结果他们就拿着手机平板玩个不停。
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提到过,过多的屏幕时间是对孩子不利的。我们可以考虑给孩子一些简单的工具或者玩具,或者让孩子跟大自然交流,或者跟孩子进行一对一的陪伴,这些活动要需要占据孩子假期时间的大部分,而不是把孩子交给大大小小的屏幕。
知识点:
005|电子设备,是洪水猛兽还是育儿助手?
3.高质量陪伴是什么?
说到这里,我给你解释一下,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就是,保证有一段陪孩子的特殊时间,这段时间是你跟孩子一对一相处的时间。这时候你不要太有目的性地想要教育、训练孩子,而是给孩子有温度的爱,敏感地关注他的需求,表达对他的积极想法和感受。
比如,陪孩子的时候,放下工作,放下手机、关掉电视电脑,甚至不进厨房、不进书房,全身心地跟孩子互动玩耍。假期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在闲暇的时候,和孩子读读书、聊天、玩玩具,也可以出去走走逛逛。
同时,我们也需要敏感地关注孩子的需求。比如我女儿以前在刚学会独自睡觉时,有好几次突然又开始粘人不肯自己睡。说了大道理也不行,这时候我没有责备她,而是好好地有诱导性地多问了她几次,才明白她是对关灯后一个人在黑暗中感到害怕。
为了不打断她学习独自分房睡的过程,我连续好几天在她床头陪着她,看着她睡觉,让她知道爸爸就在身边。后来,我又给她开一个小夜灯,这样房间不是完全黑暗。这样她才慢慢地过渡到自己分房独立睡觉。
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不按你讲的大道理去做,都是他们有一些大人看来奇怪的理由。我们需要对他们的需求,包括各种心理需求,保持敏感,多听多看多想。这种敏感是渗透到陪伴他们玩乐的每一次互动中的,我们有针对性的及时回应,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很多人觉得春节忙,或者认为我白天一整天都跟孩子待在一起,能不能放松点,让孩子自己去玩?当然可以,但是还是前面提到的两点:第一,不要指望把孩子交给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第二,要给孩子高质量的一对一的陪伴,这样的陪伴不在多,而在质量。
4.过年亲子小游戏
我给你推荐了几个适合的小游戏,让你在春节期间陪孩子有点小素材。当然,这些游戏不一定适合所有年龄的孩子,还需要你举一反三。
(1)读绘本唱童谣
很多城市家庭已经体会不到农村那样浓浓的年味儿了,不过,你还是可以通过故事、绘本、童谣,带着孩子来感受旧时候的风土人情。
比如,在传统习俗中,春节是一件大事情。从过年前很久开始,就要进行很多的准备。你可以给孩子讲讲过年的故事。比如年前要办年货、祭灶、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年三十要吃年夜饭、守岁。爱贝睿家长教练徐珺泽老师,给我推荐了一首特别适合春节期间,帮孩子了解传统文化的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猪肉,
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你看,一首童谣把春节的习俗全给说透了,不过各地会有所差异,你也可以参考其他版本。
对于小宝宝,更多的是通过触觉感知世界。你可以边唱童谣,边坐下,双手托宝宝腋下,让他坐在你腿上,边唱边跟着节奏轻轻地抖腿,微微摇摆,这样宝宝会更开心。当然,大宝宝就可以跟着节奏自己跟唱学唱了。
童谣还有一个符合脑科学原理的用处,就是可以当成安抚孩子的法宝,特别是在他们烦躁的时候。比如,我和家人春节开长途车去玩,1~2岁的孩子根本就闲不住,坐车一会就开始坐立不安,哭闹起来。
这时候,我们大人一起打着节奏、唱起童谣,这些童谣都是孩子听过的,简单上口的。孩子被这个氛围给吸引,停止哭闹,跟着我们一起拍手唱起来。唱了几首之后,孩子早就忘了前面为什么发脾气那回事了,人也安静下来了。
我在前面章节里面讲过节奏性运动和童谣的脑科学原理,跟着节拍运动是人脑独有的功能,涉及多个脑区,能有效地让大脑进入一种频率耦合状态(frequency entrainment)。下次你家孩子因为无所事事而烦躁哭闹的时候,你可以试试。
小心提醒一句:孩子的哭闹一般都是有原因的,不是累了困了想睡觉,就是饿了,或者是想上厕所。这些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话,他们的脾气可能就会上来。我们一定要对症下药。所以,童谣用来安抚孩子,也要是合适的场合。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爱贝睿家长教练秋晓晓老师,给我推荐了一本适合的绘本:《团圆》。它是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讲述了过年赶回家团圆的“爸爸”用心一点点建立家园的关于亲情、家和爱的故事。春节代表着又一年的离别和期盼,我相信你看了这本书也会很有感触的。
(2)年画剪纸
还有一项新年活动是我要推荐给你的,就是剪纸活动。当孩子对于形状和数都有了基本感知,会进行简单的描述,你可以带着他一起玩剪纸游戏,这对孩子的精细运动和数学思维都有帮助。
不需要特别复杂,一开始可以是按照颜色或特定形状排列小纸片,或者是观察某个年画图案里的规律,总之目的是鼓励孩子发现和感受数学的规律美。对,这里用的词是数学的美。因为年画不仅是几何图案,还和折叠、图形、二维图案和三维图案转换等等空间能力有关,这些都和数学相关。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鼓励他们自己设计有规律的花边、图案。注意,不需要让孩子按照什么特定的图纸,而是鼓励他自己创造,自己发现规律,你要做的是一心一意地配合孩子,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推一把;当他创造出新图案,问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鼓励他的思考和创造。
(3)偷懒游戏
最后一项游戏,是专门为想在假期偷懒的你准备的。春节期间确实比较劳累,接下来我给你介绍两个坐着、躺着就能陪宝宝玩的好方法。这两个游戏只适合小宝宝。
当你在沙发上葛优瘫的时候,其实动动心思就可以和宝宝玩上一个游戏。我以前喜欢跟女儿玩上山下山的游戏,就是我坐在沙发上,腿向前伸,身体向后仰。
女儿从我的脚边,踩在我的脚上,慢慢爬上膝盖。在我的膝盖上玩一会儿,再攀爬上我的肩膀。我最后还会抱起女儿转个圈。
接着让她从同样的路径下山。先从肩膀上溜下来,再从膝盖溜到我的脚上。当然,我时刻会用手扶着,保护安全。
对于力气小的妈妈来说,也有一个游戏,躺着就能玩。当你刚收了衣服,还没叠起来时,你可以以最舒服的姿势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和孩子玩“藏妈妈”的游戏。你可以让他把衣服、被单、毯子等等一点点铺到你身上,直到“妈妈不见了”为止。
等孩子玩熟练了,你还可以从衣服中伸出脚、胳膊,对孩子说,“妈妈出来了”,他又会忙活一阵子了。这个游戏既解放了你自己,还有助于孩子的手部动作、观察能力和客体永久性的发展,推荐给你。
今日得到
我们平时工作忙得无暇顾及孩子的时候,往往以为放假就能好好陪伴孩子了。但是,陪伴孩子不但求量,更要求质,如果你每天只能陪孩子一个小时,那么就给孩子一小时的高质量陪伴,不要把孩子交付给手机平板,也不要寄托于游乐园,我们大人给孩子一对一的积极关注、温暖的爱,是给孩子最好的陪伴,也能促进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