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的时候,听A同事讲了小区里早上发生的闹剧。
她说一大早,就听楼上邻居家吵吵闹闹闹,当时赶着上班没太在意。到了楼下,发现楼梯口堆着很多东西,玩具和儿童衣物之类的。
紧接着,从楼上下来一男一女,听说话的语气与内容,应该是母子俩。只听女的说,你娶的是什么媳妇?简直就是一泼妇!我来看孙女怎么了?家还不让进了。房子又不是她一个人买的,钱是你挣的好不?真是上辈子瞎了眼了。
男人黑着脸说,要不您先回去吧。她就这脾气,我也没有办法。
女人继续说,那你要留个心眼。以后挣的钱自己多留点,不能都给她喽。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也不出去找工作,这是要把你累死吗?现在社会压力那么大,挣钱不容易,她不知道?我好心买了东西来看孙女,想帮你们带带孩子,让她出去工作。还不乐意,让我走,真是不知好歹。
男人保持一脸懵黑,说我先送您去车站吧。然后俩人拎着东西去了地下车库。
A同事随后说到,平时在小区里经常见到这家的媳妇带着孩子在小区玩,挺好的一个人,怎么着都不像婆婆口中的“泼妇”。有一次闲聊,我还问她,怎么没见过你婆婆?你一个人又带孩子又做饭,挺不容易的。她说,婆婆身体不好,不能带孩子。
可我看她婆婆身体挺好的呀,拎着两箱东西,还健步如飞。
B同事接话说,我觉得这个媳妇挺不懂事的。婆婆来帮她带孩子,让她去工作,多好的事。她居然连门都不让进,怎么说,那也是老公的妈,房子也是老公挣钱买的。做得有点过分。
我听着听着想起了一个朋友,她像极了这个媳妇。
也是外人眼中“挺好的一个人”,婆婆眼中的“泼妇”,也曾把婆婆拒之门外,买的礼物统统不要。
她说,如果我让婆婆进门,收了她的礼物,她顺意,老公也开心。可是,我会很郁闷,因为这不是我本意。我不能为了成全她,毁了自己一颗平静的心。
她的故事要从怀孕生子说起。
她和先生都在省会城市工作,收入尚可。她的大部分同学朋友都是儿子媳妇年轻时,老帮小。公婆老了后,小孝老。所以,她从来都没想过,生了孩子后婆婆会不过来给他们带。毕竟生的是他们家第一个孩子,可能也是唯一一个。
婆婆已退休,年龄也不大,关键是有文化,身体也挺好。
从坐月子开始,她就发现自己想多了。
她顺转剖,在医院住了七天,婆婆来了两次,说自己挺忙的,白天有节目排练,晚上要跳广场舞。出院倒是和老公一起来接的她和孩子,还给了孩子一千块见面礼。
月子是在婆婆家坐的,婆婆负责她的一日三餐。每天早上,婆婆都会推开她的房门,不是来看孩子,更不是来看她的,而是来问她们,是你们去买菜还是我去买?大部分时间老公都会回答,我去买。
于是,老公不仅要照顾孩子照顾她,还要去买菜。婆婆白天照样该外出外出,晚上该跳广场舞跳广场舞。
产假过后,她去上班。请婆婆过来帮忙带孩子。婆婆带了一周不到,就要回去。她说自己从小在城里长大,受不了带孩子的累。希望她能请自己的妈妈过来带。
朋友说,妈妈一直给哥哥看孩子,走不开呀。
婆婆说,那你们可以请保姆,反正我带不了,最迟过两天走,家里还有事呢。
朋友当时差点气疯,这突然之间去哪请保姆?两个人大吵了一架后,婆婆收拾行李第二天就走了.......
后来朋友辞了职,在家带了三年孩子。其间,婆婆偶尔会像亲戚一样来他们家,给孩子买两件衣服,或者买两箱牛奶饼干什么的。朋友每次都很激动地把东西扔在门口,让她带回去。
等孩子到了入园年龄,婆婆又不招自来,说要给她带孩子,让她去上班。
其实,那时朋友已经开了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收入远超当年的工资收入,成了一名自由职业者。一家三口也已进入各自的轨道,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任何人的锦上添花都是多余的。
记得当时,朋友略带自责的问我,是不是该原谅婆婆?是不是我太计较了?她好歹是我老公的妈。但是,我又忘不了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她是怎样待我的。我一直以为,家人都是雪中送炭的,只有路人才会锦上添花。当年,我的心刚凉时,特别需要温暖,可她一直远远地观着,过了很久很久,她送了件棉衣过来,可惜,心已凉透,捂不热了。
我说,从理论上来讲,她没有给你们带孩子的义务,也不可能像亲妈一样待你,你本不该对她存有奢求。
从情感上来说,她当年待你的态度是她自己种下的因,你今天对她的接纳度是她自己种的因结下的果。你没有什么好愧疚的。
站在路人的角度批评指责他人,是容易的。站在道德至高点要求他人,也是容易的。但是,站在当事人的立场,感受着她的感受,是困难的。
我一直觉得,什么都可以作假,唯有感受和体验是不会欺骗你的。你只看见她泼妇的一面,没看见她背后的心酸。
即使如此,还是不要纠结于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了吧,情来者情往,理来者理还。
毕竟,人情相见不如初,多少贤良在困途,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