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教育💎微公益想法简友广场
李朋云工作室研修0915||我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再思考

李朋云工作室研修0915||我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再思考

作者: 布衣ysy | 来源:发表于2023-09-14 22:41 被阅读0次

2023年9月15日,今天下午有幸听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召开的教学研讨会。听了半节李晓旭老师的小学四年级英语课At the farm和西安市第26中学的续小双老师的一节初中英语课,她讲的是外研版新目标八年级Unit3 I'm more out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B 1a--1e.

两节课都很真实,尤其是李旭晓老师的课,让刚上四年级的学生听懂老师的课堂用语,还要理解并通过活动表达出来,实属不易,我们看到了一节常态课下学生与老师的真实样子。续小双老师的课,让观众都为她地道的发音,与学生之间的亲切互动和自然交流而叫好,学生的素质也非常高,发音也是相当的好。但是,两节课的设计,似乎都没有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

关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王蔷教授的理论如下: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问题情境,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基于已有知识,运用语言和策略,通过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活动,获取和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建立基于主题的知识间的关联;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对主题的理解;进而联系个人实际,尝试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用英语表达对所学主题的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

如何组织有效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1.感知与注意活动:要围绕主题创设语境,以终为始,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发现未知,产生学习需求同时为学生铺垫必要的语言和背景知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活动: 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意义探究中来,学习和运用语言建构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在组织这类活动中,要注意放手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学习和建构新知。

如何实施有效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采用个体、小组和班级等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逐步将所学知识(语言1.知识和文化知识)转化为能力,深化对意义的理解,为运用所学习语言形式和知识结构解决真实问题、实现迁移创新奠定基础

2.注意倾听学生表达,关注学生在知识建构或意义理解方面的问题,通过提问或追问,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语言知识和隐含意义的理解,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如何引导有效的迁移创新类活动

情境创设和问题解决要与学生生活建立紧密关联,要能够调动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结构、思想观点、策略方法等,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体现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两位老师在课堂的控制上还是比较紧,课上得很保守,基本上是按照书上的程序按部就班地推动。李老师的活动设计多达16个,但是活动与活动之间缺乏关联性,缺乏对主题意义和学生思维发展的关照,很多内容都是围绕语法知识讲解的What are these? --They are...  ---Are these ...?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n't. 过于注重语法知识,而缺乏从形式到意义和使用的语法观。张宏丽教授提出让李老师围绕种子的生长和发育这个主题,实现跨学科融合,还是很有道理的。

续小双老师的课在设计上更加强调了学生的参与,但是控制课堂还是太紧。很多好朋友的图片是老师给学生的,比较的方式是老师设定好的。关于对朋友的观点也是老师引导着学生完成的。学生对朋友的观点还仅停留在一个点,并没有形成知识结构,能否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专家们也持保留态度。所以,蒋京丽教授指出,用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学生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知识的建构者。教材不能完全支撑育人需要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带给学生思考,给学生开放的机会。让学生形成自己对待朋友的态度和价值观。

新修订的课标颁布已经过去了一年零五个月,有多少教师设计除了符合英语核心素养理念的课,又有多少教师能在教学设计中贯彻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用正确的语言去描述目标,分三级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去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实现学用结合、学思结合和学创结合,窥一斑而只全貌。知易行难。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语言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我们从两位老师的课中看到了她们设计活动的问题,但是我们自己又设计的如何呢?

这学期我教七年级,昨天在浏览七年级课本Unit1 Making New Friends Topic 2 Where are you from ? 时我突然想到了河南师范大学王彩琴导师在给我们作讲座时用到的新乡市地区,我的大脑里突然有了新的思路,我可以用新乡市的地图来进行迁移创新类的活动设计,让学生根据地区说出自己来自哪个区,哪所小学,从而把育人的落脚点放在爱家、爱学校、爱新乡、爱学习并未家乡作贡献上。通过梳理Unit1 三个话题的内容,我发现Topic2 和Topic3 的内容其实都是对个人信息的一种表述。从where are you from ?到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How old are you ?等信息,完全可以整合到一起。但是整合在一起以后课程如何设计,语言如何描述,教案如何写,想得我头疼。我突然意识到:打破其实是一种痛苦的抉择。这才是我们课改推动缓慢的原因。

我非常认同张宏丽教授的评课观点:这些真实的课堂让我们重新出发,思考英语教学的方向。是的,我们都得好好想一想如何去设计一节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如何把教给学生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能力,再把学生的能力变成素养。想都是问题,做才能找到答案,下一周的教学,一定要开启做的实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朋云工作室研修0915||我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再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qv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