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孔子也在《论语》中曾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连伟人都如此说,由此可见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何谓“持续学习”呢,那绝对不是“一日曝,十日寒”的三分钟热度,也不是只读不思的书呆子。而是长期聚焦,专注自我成长,终身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一种态度。
在这样的目的下,要想取得学习效果,就需要有长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效果做反馈做支撑,不然,即使再爱学习的人,在无反馈无结果的情况下,也会慢慢地失去前进的动力了。
在碎片化的时间,大家都少了好多乐趣,更多的时间是看手机看电脑。
在这个越来越便捷的时代,知识的获取也变得相当容易,你随时都能看到一篇干货满满的文章,也随时都可以听到大咖线上课程,等等。
但无论我们输入多少,只要没有思考,那都是没有太大效果的。当我们读一篇文章时,读时感觉很受益,可读完后却不思考总结,此时除了收藏夹多一篇文章外,再无其他收获。
像这样的只收藏不思考,只输入不反馈的学习方法,学的越多忘的也越多,最终和没学也没啥区别。
想要真正的把知识学透学会,纳为己用。就需要多思考和反馈。
关于思考,其实是自己对输入的知识,做一个链接,没有思考的知识,只是暂时存在你的记忆里,并不会永远存在你的脑袋里,为你所用。
《认知觉醒》一书的作者也说过,像读书做笔记,摘抄是没用的,摘抄后东西只留在纸上,只有你自己在看到书时思考感悟触动的点,记录下来,这个才是你真正受益的,能让你为自己所用的知识。经常做这些思考和记录,后期你的认知也在扩大和提升。
像卡曼先生,他也总结了卡片式笔记法,就是读书时把读懂的触动的点记录在小卡片上,同一类主题的卡片放在一个抽屉里。这样子,不仅读过得不容易忘,而且每次打开抽屉,不同的卡片上记录的信息也可以互相链接,让你的头脑产生新的灵感和想法。
固然,思考在学习中是真的重要。但除了思考外,多反馈也是有必要的。
比如,你喜欢写作,假如一直写,写一些自说自话,写完就完了。从来不查看读者对文章的反馈(点赞,评论,分享),那么,你的文章就是会很难进步的。而且,没有反馈,你也很容易失去热情,有可能坚持这一小段时间就不写了。
突然放弃,这对于一个作者来说,是致命的,意味着以前写的都前功尽弃了。
由此可见,思考和反馈的重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