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6-27.28.29

作者: 老彭有话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07:01 被阅读2次
《寒鸦图》 (部分) 佚 名 南宋  来自网络

6.27[传统为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很少达到了。”

【老彭有话】孔子说,“中庸”应是道德的至高标准,很少有人能达到了。

孔子很少用“德”字,到这里《论语》中是第二次出现“德”字。孔子在这里提出“中庸”是德的最高标准。但“中庸”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论语》中并没有交待。倒是后世的儒子借此做了好大一篇文章。


6.28[传统为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孔子说:“有谁能出屋不走门?那为什么没有人按我的路走呢?”

【老彭有话】孔子说,世上哪个人出屋子却不从门走?道理都明白,但为什么就没人按我说的走呢?我说的才是正道啊!

从“谁能出不由户”,孔子慨叹当时的人们不走他所倡导的道路,也即恢复礼制,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以保社会安定发展。但事实恰恰相反,因此,孔子才有此问,实际就是在说,大家都知道阳光大路好走,为什么却偏偏去走歪门邪道。

此处“出不由户”与“行不由径”并不相同。


6.29[传统为6.25]子曰:“觚①不觚,觚哉!觚哉!”

【译文】孔子说:“觚不像觚了,还是觚嘛!还是觚嘛!”

【老彭有话】孔子说,觚?这还是觚吗?唉,觚啊!觚啊!

言语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孔子那生气的样子,似乎看见他手里正捧着一个觚,大声地在质问他的学生们。但这是社会变化使然,与学生何干?但能反映出孔子对周礼、对祭祀用具已有变化的强烈不满。

读至此,感觉孔子依然还是满腔的无奈。

【注释】①觚,古代酒器。


6.30[传统为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贤良啊,一篮饭,一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多么有修养呀!”

【老彭有话】孔子称赞说,多么贤德的人啊,颜回。饿了就那么一碗饭、渴了就饮一瓢水,住在那么简陋的小巷,人人都说无法生活,但颜回仍能自得其乐。多么贤德的人啊,颜回!

孔子在这里称赞颜回在艰苦的生活下认真修习学问,提高自己,实际也是在用颜回的事例来激励其他的学生。现在社会上突然出现了一个人人痛恨的“邻居家的孩子”,那么看到这里是不是应该高兴了,幸好自己没有同颜回同学,不然孔子还不念死你。

孔子看重颜回的是对信念的坚守,不是如“觚”那样随意的“改变”。

【注释】①箪,古时盛饭的小竹篮。

相关文章

  • 论语·雍也篇6-27.28.29

    6.27[传统为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

  • 《论语》——雍也篇

    【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

  • 《论语》雍也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

  • 论语·雍也篇

    6.1.子曰:“雍[1] 也可使南面[2] 。” 译文:孔子说:“冉雍啊,可以让他做一方长官。” 6.2.仲弓问子...

  • 论语(雍也篇)

    雍也13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释义:孔子说:“孟之反...

  • 《论语》雍也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

  • 《论语·雍也篇》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雍也篇》,先恭诵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

  • 《论语·雍也篇》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论语·雍也篇》的学习。本篇和上一篇《公冶长》内容基本一致,...

  • 《论语·雍也篇》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雍也篇》,先恭诵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

  • 《论语·雍也篇》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雍也篇》的最后一章。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雍也篇6-27.28.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ui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