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菜鸟成长记
如何更高效的沟通?

如何更高效的沟通?

作者: 牛顿师兄 | 来源:发表于2017-12-25 22:04 被阅读0次

我们知道,人不是生活孤立的生活在荒岛之中,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通过语言的符号系统或其他符号系统在与别人沟通。

正是这些沟通,让我们彼此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让我们不再感到孤单。

而我们沟通的目的在于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想法,传达内心的感受,以谋求沟通对象的理解以及实现某种诉求的目的。

在沟通的过程中,信息传递是核心基础。

传播学家艾尔伯特•梅拉比安曾经说过,在我们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三个重要因素准确传达我们的意思和想法,分别是语言、态势以及语音。

那么问题来了,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这三个因素到底占据着多少的比例,影响我们信息传递的效果呢?

梅拉比安的研究发现,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语言只占7%的比例,语音占据了38%的比例,而态势则占据了55%的比例。

从他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并不是我们感性上语言占据大部分影响比例的认知。

我们今天就重点研究一下沟通系统中的非言语沟通。

我将重点从非言语沟通系统的四大因素去阐述,他们分别是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人际距离以及情境文化。

面部表情

我们常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经常会有暗送秋波、眉目传情这样的词汇来表达我们内心里的爱慕情绪,而这些词汇核心的要点就是我们通过自己的眼睛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一句话说得好啊,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无法忘记你容颜。

心理学家凯勒曼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找来很多年轻的男女,然后让一对男女坐在一起,让其中一方用爱慕的眼神看着对方两分钟。

被试对象普遍反映整个过程中,他们感觉非常的愉悦。这似乎说明了眼睛就是我们传达情感最有力的方式。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实内心情感的传递不是单纯靠眼睛,另外一个实验正好佐证了这个观点。实验中,实验者戴上面具,单纯的露出眼睛,然后做出惊恐、悲伤、厌恶、喜悦、惊讶等等的情绪,但是测试对象并不能有效的识别实验者的情绪表达。因此,心理学家发现,我们识别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更主要的还是依靠对方的面部表情。

情绪大师艾克曼和他的学者朋友华莱士做过另外一个实验,将许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测试者聚集在一起,给他们许许多多不同的面部表情,让他们去识别面部表情所传达的情绪。实验发现,几乎所有人都能成功的识别不同面部表情所传达的情绪,准确率高达90%以上。

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严谨性,艾克曼还深入几内亚等原始部落的聚集区,发现在文化落后几近于远古时代的人同样也能有效的识别不同面部表情传达的情绪。

1872年,达尔文写的一本书叫《人和动物的情绪表达》,是那个时代非常火爆的畅销书,文中的观点就是说明了人其实和动物一样,能够有效的识别面部表情所传达的情绪。

在我们生活中,不同的人格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差异。面试的时候很多人都倾向于表现外向的一面,这是为了表达自己擅长交际、容易与人相处,当然也是为了保证面试的成功几率。但内向的人也不要担心,内向的人也有很多的优势。

在解读情绪的过程中,内向的人就更具洞察力,更容易观察到细微的表情中所传达的情绪变化。而外向的人反而容易暴露自己的内心情绪。

而心理学家实验发现,让不同男女去识别那些混在真情侣人群中的假情侣,结果发现女性比男性更擅长解读情绪,从而识别哪些是假装的情侣。

身体姿势

身体姿势是另一个表达情绪和内心的重要信号,可以细分为四类,一类是象征式符号,第二类是说明式符号,第三类是调整式行为,第四类是自适应行为。

象征式符号最简单的就是在公共场合,有些人吵闹,你会用手指放在嘴唇前,做一个嘘的动作,提醒别人保持安静。

说明式符号就是你跟人在一起吃饭时,别人问你还要不要在加点菜,你摸着肚子说,已经吃饱了,这就是说明式符号,你不可能表达吃饱了却抓着脑袋。

调整式行为就是你跟别人在一起聊天时,对方会不时的看一下表,或者东张西望,这就说明对方对你说的东西已经不感兴趣了,想快速结束这个话题了。

自适应行为就是你紧张时会不自觉的摸鼻子,害羞的时候会忍不住扯衣角。

有句话就病弱西子,就是西施在肚子疼的时候做出自适应的行为,会下意识的摸肚子。但是西施长得好看呢,她这样的动作反而让人怜爱。那东施就想学了啊,整天在大街上弯腰摸肚子,作出痛苦状,结果贻笑大方,传出东施效颦的笑话。

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非言语沟通中一项重要的识别因素,可以用它来判定两个人的关系是不是亲密,是恋人还是朋友或者是普通的同事熟人。

1976年,心理学家霍尔提出人际距离的概念,并给出了具体的参照标准。

那有的人就要说了,我在挤地铁的时候,还跟人家脚沾脚,肉贴肉呢,难道我们的人际距离很近麽?

陌生人之间在这样特殊的情境之下,也是可以看出人际距离的。

不认识的两个人被迫挤在了一起,两个人会非常有默契的一个人看向东面,一个人看向西面,或者一个人往上看,一个人往下看。如果两个彼此不认识的人都在注视着对方,那么就好玩了,一定是一见钟情了。

当地铁没有那么挤的时候,两个陌生人会非常有默契的远离一段距离,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

情境文化

情境文化是非言语沟通中往往影响最重大的,因为它往往折射的是不同的文化系统,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

情境文化分为高情境文化和低情境文化,高情境文化关注的要点是在于沟通的言语之外,我们应该如何去沟通,更注重沟通中的语调姿势等因素。而低情境文化关注言语本身的内容。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情境文化,中国是高情境文化的代表国家,美国则是低情境文化的代表国家。

在跨国贸易的商务谈判中,高情境文化的中国人遇见了低情境文化的美国人,往往会觉得彼此不可理喻。

中国人会觉得美国人没礼貌、不尊重人,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多少钱才成,说话的时候还不断的打断我。

而美国人也会觉得中国很奇怪,说啥他都点头,或者老是沉默,不给人说明白,让人一头雾水。

美国人打断中国人是因为想要直接扑向事件本身,要说明白说透彻。而中国人的点头是表示对他的尊重和认可,或者沉默时再思考斟酌。

所以不同情境文化的沟通一定要之前做好功课,了解彼此的认知偏差,从而使得沟通更加高效,也更加容易达成一致。

结语

在我们与人沟通的过程之中:

1、要善于识别对方的面部表情,把握沟通的情绪变化;

2、要注意身体姿势传递出的信号,及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内容;

3、尝试拉近彼此的人际距离,试探对方与自己关系的亲密度;

4、理解不同情境文化对于沟通效果的影响,让沟通更有效率。

相关文章

  • 『读书清单』儿童沟通心理学

    001 如何做到高效沟通 我们都说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可是如何做到有效高效的沟通是个问题。 很多父母,在沟通之前忘记...

  • 高效率沟通

    为什么你必须做到高效沟通? 高效沟通,是你找到世界真相的工具,或者说是你认知世界的“军师团”。 如何做到高效沟通?...

  • 如何让表达更清晰

    当我们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与人沟通讨论的时候,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让沟通更顺畅,让汇报更高效。那么,如何...

  • 你说的,他听懂了吗?

    在生活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事情!有很多书籍,都在讲如何沟通,如何高情商的沟通,如何高效的沟通,那么问题来了—...

  • 103天 6组 芳

    工作中的个人能力固然很重要,但良好的沟通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很多沟通能力强的人并不是生来就懂的如何高效进行沟通,更...

  • 2019-03-06

    《高效演讲》第二天打卡 序言 高效沟通的要求: 1.制定清晰的策略 2.实践 3.反馈 如何实现高效沟通? 1...

  • 敏捷高效沟通

    背景 敏捷管理对团队每个人素质要求都很高,首当其冲就是高效沟通。高效沟通也是靠谱的第一步!如何才算靠谱的高效沟通呢...

  • 如何高效的沟通

    自从转行做产品狗,我的工作生活变围绕无数的钉钉信息,微信信息,电话信息。那如何高效的处理这些问题成了我要学会并成熟...

  • 如何高效沟通?

    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 你说话我听不明白! 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 吊打需求发起人N次,让是执行者懵逼xx,已成为...

  • 如何高效沟通

    沟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想必各位都碰到过如下几种情况:向上司汇报项目的良好进展或者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更高效的沟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ur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