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才知道,原本一直想要离开的城市,到每年寒暑假结束,准备回学校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已经越来越爱它,变得不想离开它,不想和它说再见。不仅是因为它正变得越来越好,也因为那里有最初的懵懂的记忆,记忆最深处的人——舍不得。
早上提着行李箱,准备出门去车站时,眼泪也趁势在眼眶里打着转。母亲七点半就已经去上班了,父亲在吃着早饭,我本来想的画面是,从放间出来,跟他说一句:“爸,我走了。”可是,路过他的时候,我还是没能说出这几个字。那时候我的眼泪已经偷偷地掉下来了,我怕被他听出我在哭的声调,更怕自己会控制不住,所以就径直走了。
我以为以他的性格,他是不会站在门口看我走的,但是当我走出门口时,我听到他的脚步声,他吃着饭,没说一句话,我转弯的时候,突然回头跟他说:“我走了。”然后就赶紧扭过头走了。我带着哭腔,不知道他听出来没有。我也不知道一向骄傲的父亲,此时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心境。
转过弯,我在那边稍微停了一会儿,眼泪已经哗哗地在流,我掏出纸巾擦了擦眼泪,才又若无其事似的拖着行李箱慢慢走去。我回头看了看这条闭着眼也能找到家门口的路。
高中三年,每天早上六点半不到,走着或者跑着从这里出去搭固定的26路公交车,晚上十点又从这里走进来,一直都觉得这条路没有什么变化,大概是因为我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它。
路边的树,在我们搬到这里时就已经在那儿,到我现在大三,它们还在那儿。我从来没有停下脚步观察过它们,我只是匆匆地走过,因此它们只是停留在我对道路熟悉之后的记忆里,不算清晰,实则模糊。
今天我回头看这条路,看到了它们,它们一动不动,看不到它们的生成轨迹,但是它们又真的有一点一点地在成长、长大,否则它们早就已经不是现在这幅模样了,或者早就不存在于此了。
从等公交车的站台看对面是高楼林立,高中三年那里还什么都不是,只是大山、石头,大一寒假回来的时候,发现那里已经有钢筋水泥了,再后来已经跟我印象中完全变了样。听说这里以后要划为市区,增加了小学、幼儿园、公园,还有城市交通信号灯,幼儿园和小学在上学期也开始进入教学状态,小区一楼不断有新的商户入住……这里俨然已经不是曾经的大片荒山,而是即将迈入大都市行列的便捷城市。
一切都悄然而至,却又出现得轰轰烈烈。
它扎根于此,不断生长,不断发展,不断壮大。
这些都是我的亲身体会,也是我在这片区域的几年里,看着它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富有色彩,从普通变得被人们津津乐道,从最初的静谧到人潮涌动。
如果说城市的变化是一个人用肉眼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那么人的变化于举手投足之间则显得不那么明显。
熟悉的朋友之间很久不见,直观看到的是外貌上的一些变化,穿衣、发型、体型,如果不开口交谈,我想其他的变化是感受不到的。而父母长辈的变化从这些上面来讲,似乎并不那么直观,更多的好像是由岁月显现出来。白头发、手上的褶皱、眼睛开始有些老花……除了这些外在的渐渐老去的变化,在很多事情上,他们变得温柔,也变得小心翼翼了许多。
以前寒暑假在家待上几天,总会被爸妈嫌弃,可是今年我却发现,爸妈给予了我更多的耐心与小时候才会有的柔情。
他们想要靠近我,想了解我不在他们身边的生活,想要和我分享我不知道的却给他们带来喜悦的事情,想更好的和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接轨……想给我拍一张照片,却不想被我无情的责备拍照技术与审美艺术的差劲,于是趁我不注意的时候,会偷偷拿起手机拍下我的背影,又匆匆收起手机时惊慌、躲闪的眼神。看到我难过,想问我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的犹豫,因为害怕一开口,点起我心里升腾的温度,故而沉默……
车上传来阵阵孩子哭闹以及他们的父母不断哄着他们的声音,我的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是一幕幕自己对父母不耐烦的态度,惹他们生气、着急的事情,还有他们每天辛苦忙碌的画面。人总是这样,离别的时候,才会真的舍不得,才会感慨万千。开始惊觉,时间的流逝带给他们多少繁琐生活的背后,是对我们无微不至到终生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