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群雄并起的时代,战略相比于战术,显得更为重要。
可以说,三国时期不缺乏杰出的战术家,也不缺乏名将猛将,唯独缺少战略家。
纵观整个三国时期,真正意义上的顶级战略家,只有以下五位:
第一位:荀彧
三国时期真正顶级的战略家,只有以下五位,其余都是浮云…字文若,外号“谋主”,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荀彧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
他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敬称为“荀令君”。
他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
战术方面,他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政治方面,荀彧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事实上,在整个曹魏政权乃至整个三国时期,荀彧的战略眼光可以说是独步三国,令人叹服!
第二位:鲁肃
三国时期真正顶级的战略家,只有以下五位,其余都是浮云…字子敬,东汉末年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也是三足鼎立的最早提出者。
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
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
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
可以说,鲁肃才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位提出三足鼎立的顶级谋略家。
他的一生,始终坚持着联刘抗曹这一战略方针,并为之竭尽全力。
正是由于他的这一高瞻远瞩的战略方针,才最终使得三足鼎立的格局真正形成。
第三位:诸葛亮
三国时期真正顶级的战略家,只有以下五位,其余都是浮云…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他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
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并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都无果而终。
在整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一篇《隆中对》堪称是经典。而《隆中对》所折射出的,便是诸葛亮那超乎常人的战略眼光。
作为天下三分的预言者和谋划者,诸葛亮一生致力于联吴抗曹、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并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得不说,诸葛亮的战略眼光绝非常人可比。
第四位:郭嘉
三国时期真正顶级的战略家,只有以下五位,其余都是浮云…字奉孝,外号“鬼才”,曹操帐下著名谋士,杰出的战略大师。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他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
在长年征战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
每逢军国大事,郭嘉的计策从无失算。曹操更是对年轻的郭嘉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曹操赤壁之战大败之后,曾大哭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由此可见,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第五位:司马懿
三国时期真正顶级的战略家,只有以下五位,其余都是浮云…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司马懿极其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
《晋书·宣帝纪》对其评价如下:“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历史已经证明:司马懿才是三国时期笑到最后的人。而出现这一结果,绝对不是仅仅靠天命,更靠智慧。
司马懿的最大智慧,便是具有极强的战略前瞻性。
即:能看清形势,该出手时就出手。当曹操当政时期,他韬光养晦,不露声色;当曹丕执政时期,他毕恭毕敬,无欲则刚;当曹睿掌权的时候,他大放异彩,频繁搞事。
可以说,整个魏国玩弄在他的股掌之间,整个天下就在他的心中。因此,司马懿的顶级战略家之称,确是实至名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