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宋朝,是我在金国每晚都做的美梦,当美梦成真时,我好像获得了一切,但事实上,我失去了所有,包括我的灵魂。
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攻破汴京城门后,并没有让金军进城劫掠,而是派使者邀徽宗至金营谈议和之事。
我大宋以徽宗已退位成太上皇,且年老体弱为名,由当朝皇帝钦宗率众大臣亲赴金营,希望金人能网开一面。
金人在军营内设至香案,令钦宗和众大臣面北而拜,以尽臣礼,宣读降表。并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少女一千五百人,以做议和之资。
钦宗不敢怠慢,让开封府收刮民脂民膏,令汴京城内皇亲国戚、富贾豪商、升斗小民都需出资以救国难,如若不从,直接杖杀,汴京内百姓被逼自尽者数不胜数,一片狼藉萧条景象,宛如地狱。
民间女子不堪忍受至金营受辱,自尽及被亲生父母绞杀者众多,钦宗只能让自己的宫女妃嫔抵为议和之资。
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二月,金人将徽宗、钦宗掳至金营,下诏废钦宗为庶民。并令我大宋朝堂文武百官推举异姓为帝。
我与监察御史马伸商议后,主张联合朝中大臣向金帅共进议状,保存赵氏江山,议状写后,我率众大臣将议状送至金营完颜宗望帐下,被拘押于金营之内。
我等大臣送保存赵氏之议状至金营时,汴京留守王时雍召百官共议立张邦昌继承大统,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在金人授意下,张邦昌被立为帝,国号大楚,定都金陵。
同年四月,我随徽宗、钦宗二帝、宫中女眷及一众大臣被金人掳往北方。
是为靖康之耻。
从城破的那一刻开始,我一直在思考,大宋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金人战斗力甚为彪悍,但因人口不多,占据辽国已耗去大部分军力,如若派兵再往南攻,战线太长,且无法保障补给线能一直保持畅通,故需扶持傀儡政权,以便统治我大宋北方疆土。
女真军队之所以战斗力彪悍,除了因为他们在白山黑水间以打猎为生,养成了骁勇善战的习惯之外,还有他们拥有我大宋朝所缺少,对战争却至关重要的东西——战马。
契丹人,女真人,之所以先后能纵横天下,轮流压制我大宋,靠的就是骑兵。
在战场上,骑兵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我大宋疆土之内并无草原,所以战马颇少,以少量骑兵联合步兵,跟拥有人均三匹战马的女真人作战,实在是吃亏。
我大宋定都开封(汴京),开封地处“天下之冲”,四通八达,交通方便,经济富庶,有利于居中御远。但后晋高祖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于辽国后,开封就无险可据,城外一马平川,周围又没有山岭天险,且开封自古为四战之地,作为都城实在是危险。
当年太祖赵匡胤建国后不久,就以开封无险可据,需屯居大量军队防守,导致劳民伤财之由准备迁都洛阳,再迁都长安,但遭众大臣和其弟赵匡义反对,最终搁置。
太祖曾言“定都开封,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国家危矣。”结果不幸被他言中,如今大宋国破山河碎,跟定都开封有很大的关系。
北宋王朝疆域图在被金人掳往北方之日起,我就起誓,不管要付出何种代价,必定要探清金人内部虚实后,南归宋朝。
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掌握权柄,辅佐赵氏江山,不再让靖康惨剧再次发生在宋朝南方。
即使背负骂名以议和的方式也在所不惜。
对我而言,对大宋而言,逝去的人已然成为历史,活着的人才是现实该考虑的问题。
现实就是我大宋在财力衰弱和军力积弱之时,碰上了女真人将星辈出的时代,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完颜希尹、完颜娄室,完颜昌、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令辽国灭国,令我大宋汴京沦陷。
我大宋要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打败金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大宋现在最好的选择只能是休养生息,卧薪尝胆,最好能和金国结成友邦,将我大宋的儒家文化传播于金国,汉化女真人。
用儒家文化汉化女真人,教他们礼义廉耻,让他们以茹毛饮血为耻,送他们金银财宝,让他们以奢侈纵欲为乐,阉割掉他们身上的血性,破坏他们性格中的简单团结,让他们变得复杂,让他们的朝堂变得腐朽,假以时日,等到女真人这批一起涌现的将星们纷纷陨落,女真军队不再骁勇善战,我大宋才有再次崛起的机会。
辽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一百多年的汉化中,他们渐渐丢掉了英勇善战的传统,最终灭国。
从古至今,儒家文化就一直是我汉人的治世良方,野蛮外族人的致命毒药。
外族军队的崛起,往往依靠他们身上的野蛮和兽性,当儒家文化除掉他们身上的野蛮和兽性时,他们就不再强大,甚至会变得比我们更加软弱不堪。
马上得天下,却只能下马治天下——这是野蛮外族人永远迈不过去的坎。
外族人并没有成熟的政治文化制度可以维持统治,所以儒家文化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儒家文化,一直是上天赐予我汉人腐蚀外族人精神领域最大的利器。
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应天府自立为帝,建立南宋,是为宋高宗。
我听到这消息时,对自己说,我人生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徽宗听到儿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登基的事后,很是雀跃了一回。他认为自己和钦宗之所以被北掳金地,完全是因为他二人曾当过宋朝皇帝,现在赵构在应天府登基,自己和钦宗已完全没有名分,对于女真人来说,也就失去了扣押的价值。
我还记得那日,他凄惨的对我说:“秦爱卿,我知你一直是铁杆主战派,但今日我君臣二人已落入敌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阿。爱卿,我有件事想请你做,不知你是否应允?”
我望着须发皆白的徽宗,悲从心来,跪在地上,拱手到:“太上皇吩咐,会之无敢不从。”
“秦爱卿,我已不是太上皇,你起来,你起来说话。你将构儿在应天府登基的事写份奏章,送给完颜宗翰,说若能放我和桓儿回去,我必让构儿率大宋朝子子孙孙永奉职贡金国。我知你对大宋一直忠心耿耿,叫你写这份奏章有违你平时为臣之道,但形势比人强,你念在我年老体弱,时日无多的份上,帮我求求完颜宗翰,是否能让我南归大宋,落叶总要归根阿。”徽宗边说边哭。
我跪在他面前,看着这个虚弱的老人,感觉心如刀绞:“太上皇,您放心,会之一定尽力而为。”
相顾尘满面,无语问苍天,
国破山河碎,惟有泪千行。
终其一生,徽宗和钦宗再也没回到过大宋故土。
我依照徽宗的意思向完颜宗翰写了乞怜的奏章后,宗翰见我这个强硬派居然屈服了,大喜过望,连夜派人将我请进府邸。
完颜宗翰笑着对我说:“秦桧,你写的奏章本王看了,本王会考虑考虑。倒是你,本王觉得很有意思,本王听说当日你是大宋的铁杆主战派,到我金营之后也是一副宁死不屈的模样,怎么今日倒写起这种摇尾乞怜的奏章来啦。”
“禀大王,俗语有云:千秋功业,过眼云烟, 成王败寇,千古一辙。会之这几日一直在想,我大宋为何会亡国,而金国为何会崛起。实乃时也势也,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改变。既然无法改变,会之不如上承天意,下顺民心。且太上皇年迈,也找不到帮他执笔之人,会之只能代劳。大王,望您体谅太上皇年老体弱,思乡情重,放他南归,让他落叶归根吧。”我侃侃而言,虽心中惭愧,表面倒也从容不迫。
这一刻,我终于完成了心灵的蜕变,从不谙世事的纯良之臣变成了尔虞我诈的阴谋之人。
“奶奶的,本王就喜欢跟你们这些汉臣聊天,说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虽然刚才你说的本王听得不是很明白,但也知道你是在投诚。这就对了,你们汉人不是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吗,你是个人材,又夠忠心,以后就跟着本王吧。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总比整天喝西北风强。好了,你下去吧,过几天我给你派个活干。”宗翰笑呵呵地拍着我肩膀。
我拱了拱手,满脸肃然地说:“谢大王赏识,会之拜别。”
咬着牙,我踉踉跄跄的走回自己帐中,终于按耐不住心中悲愤,失声痛哭。哭完之后,我对自己说,从这一刻起,所谓的礼义廉耻,对我而言已不再重要,最为重要的是找到机会,南归宋朝,将我所见所想用到朝堂之上,方不负这一生背负之耻辱。
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月,我被完颜宗翰派到了完颜昌(挞懒)麾下,任金军的“参谋军事”。
完颜昌乃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堂弟,作战骁勇,对我大宋文化甚感兴趣,常言金国朝堂之上除了造出女真文字的完颜希尹外,就数他最有文学造诣。
我在与他交往过程中,发现他对金国连年对外征战也是颇有微言。因我是汉臣,他与我说话反而少了几分顾虑。
有回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兀术)宴请众臣,酒足饭饱之后我与他一同骑马回营。他骑着马,满脸通红,问道:“老秦,我随太祖起兵于白山黑水间,为的只是有口饭吃。我原是粗鄙之人,后随谷神(完颜希尹)读书认字,方知天下之大,接触了你们汉人的黄老之说,孔孟之学,才知学问之妙。但你们汉人,读了那么多书,怎么就保不住自己的江山呢?你说,这读书要来何用?”
我听完沉吟片刻,缓缓地说道:“将军,秦某自小读了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学问,在大宋,有很多才高八斗之士,学问都比秦某更好。倘若说读书就保能得住江山,那么秦某今日就不会在这里和将军谈话了。至于说读书要来何用,秦某自己其实也是懵懵懂懂。倒是当日做教书先生时,秦某的学生问过秦某,当年秦某的回答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想来,倒也惭愧的很。”
“你们汉人读书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我们女真人已平了天下,这读书自然是用来齐家和治国了。老秦,你学问不错吗?哈哈哈。”
“将军过奖。”我拱了拱手。
“唉,这连年征战,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人都用来平天下了,又如何齐家、治国阿?老秦,你说对不对?”完颜昌说。
“这,秦某不敢妄言。”
“有什么不敢说的,当年随太祖起兵,为的就是有口饭吃,现如今锦衣玉食,金银财宝数不胜数,还打个逑。真不知皇上是怎么想的。你们汉人就是不爽快,连说话都不爽快。算了,不聊了,本王先走一步,驾。”完颜昌一骑而去。
望着他的背影,我心里默默道,他日若此人在金国朝堂得势,倒可一用。
我当日心中想着他可为我所用,今日回想起来,也许当时他也有相同想法也说不准。
人生在世,算来算去,总是漏算了自己,真是徒叹奈何。
(未完待续)
历史人物自白书系列
网友评论
这块戏有点多了
这句经典
客气啦,感谢来访。
若此等下贱之为,都能算是忠义,那真正的英雄,如谭嗣同、革命先烈等真英雄者,岂不成了冒傻楞直的2B?
一条满腹学问的跪狗,以一个忠君爱国的奴才身份,妄想成全历史层面的大义,拂乱世之安危。真真是痴心妄想,滑天下之大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