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烟
一句闲聊催发一篇文章,无论怎样我都要应该感谢昨晚自己与一个初识女微友的偶然闲聊。
她喜欢“鸡汤文”,也在推广“鸡汤文。”对她的喜欢,我不做评判。大千世界,各取所需,无可厚非。
却不知为何,我陡然想到商老师,那个对文字胸怀敬畏的人。我不知道,如果他看到有人对“鸡汤”这么奉若至宝的话,他会怎么强调文字的“言之有物?”
诚然,我是商师坚定的拥趸者,这种拥趸绝非出于盲目而是心悦诚服。
源于性格,我不太喜欢那些毫无内核的鸡汤文字。这些文字,初读时,倍觉华丽新奇,让你如沐春风;但当你浸润细品时,却感觉味同嚼蜡。
那么,究其原因,这样截然不同的阅读反应是文字变了还是文风变了?都没变。只是自己的阅读心态变了,甚至是阅读的感受力拓宽了。
鸡汤文大多看重文字的表面功夫,一套花拳绣腿咋咋呼呼,几句温言蜜语不痛不痒。
鸡汤看似营养,喝不对就有害。毕竟,在鸡汤面前你永远都不知道,那炖汤的“鸡”是什么路子,吃的什么饲料?速成周期又是多少?你就这样糊里糊涂“喝”了,并心甘情愿按照“鸡汤”的蒙骗去复制粘贴,待你身撞南墙幡然醒悟,却发现自己也成了待炖的“鸡”或待煲的“汤。”
鸡汤是炖好的,放在几案上,热气腾腾,没有勺子没有碗。
你可以喝,别忘了自带餐具,更别忘了,鸡汤也有禁忌人群。
“鸡汤”有风险,喝汤要谨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