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戒21天日更挑战营读书读书笔记
真正的儒家只在先秦——《先秦儒家哲学》读书笔记(4)

真正的儒家只在先秦——《先秦儒家哲学》读书笔记(4)

作者: 金台望道 | 来源:发表于2018-11-04 16:56 被阅读31次

    【第六讲】《孟子》解读:浩然之气

    孟子(约372-289 B.C.)84岁去世,孔子 73岁去世。儒家不在意年龄长短,但太早过世恐怕无法有所成就。在人文方面,学问要到达某种成就,至少要到 60岁,才有机会贡献社会。

    孟子也周游列国,境遇则与孔子完全不同。孔子经常是狼狈窘困的,甚至被嘲笑为“丧家狗”;到战国时代,儒家已经成为教育界、知识界的主流。

    道通

    司马迂写《史记·孟子苟卿列传》,把孟子、苟子并列。对于孟子,司马迁写了两个重点:首先,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其次,司马迁说孟子“道既通”。孟子学通了孔子的“道”,并且发挥自己的心得,很受重视。

    孟子的思想很有特色,却没有得到相对的重视。一般人只知孔庙,很少人重视孟庙。最早称孔子为“至圣”的是司马迁,他说: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

    称孟子为“亚圣”的是东汉的赵歧。他注解《孟子》,认为其内容包含宇宙万物、人间万象,又有积极的思想,所以尊称孟子为“亚圣”。

    养勇

    公孙丑问曰:

    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  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孟子·公孙丑上》)

    “不动心”是什么?就是不受喜怒哀乐的干扰,无论外在的毁誉得失,内心自有主张。公孙丑认为“不动心”是高度修养,不易达成,孟子反而说:“告子先我不动心。”

    “不动心”必须沉得住气,所以孟子先谈“养勇”。北宫黝的方法是“外发”,以外在的过人气势来彰显勇敢;孟施舍的方法是“内求”,以坚定自己必胜的意念来彰显勇敢。内求比起外发,当

    然更能把握住要领。

    真正的“勇”是什么?是能够做自己的主导。

    正气

    孟子口中第三种勇敢,是子襄引述他的老师曾子,而曾子是转述孔子的话。因为这句话记载于《孟子》,常常被误认为是孟子或曾子说的。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孟子·公孙丑上》)

    我们都喜欢“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其实我们大多是“自反而不缩”。反省自己理屈,如果遇到路边一位贩夫走卒,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同样会感到恐惧。这就是儒家的气魄!孔子的话辗转经孟子转述,果然技压全场。人反省之后,发现自己有道理,就不用担心,即便有千万人反对,照样可以不在乎,因为人心乃至整个社会有可能会被腐化。

    不动心

    告子就是说“食色性也”的人,不要再误会成孔子说的了。食、、色也是一般动物的本性,不足以代表人的特色(人性)。

    孔孟作为儒家的学者,已经想通人生的道理,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而“不动心”,情况是类似的。儒家是用理解来疏导生命的困境,天下没有任何事情是说不通的,对于说不通的议题就少谈。所以,孔子不谈论反常的、勇力的、悖乱的、神异的事情,“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知言

    孟子的过人之处,第一件就是“知言”。我们先来看《论语》的最后一句话。子日: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要听别人说话,孟子举出四种知言: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意思是,偏颇的言辞,我知道它的盲点;过度的言辞,我知道它的执着;邪僻的言辞,我知道它的偏差;闪躲的言辞,我知道它的困境。

    “知言”有两项条件:一是充分了解人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由此形成一种完整的观点;二是逻辑思辨能力很强,可以就事论事,不受个人因素干扰。

    省身

    孟子怎么养“浩然之气”?当你认同人性向善时,你就会发现,人只要真诚而努力择善固执,自然就能把人性的能量展现出来。孟子说,“以直养而无害”,所以“直”是关键。经常有人向我感叹,真诚很抽象!我建议大家参考《易经·乾卦·文言传》的两句话,“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防范邪恶以保持内心的真诚,修饰言辞以表达内心的真诚。

    诚意有三个重点,毋自欺、自慊(qie)、慎独。

    小结:真正的儒家只在先秦

    孟子的“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足以作为从政者的座右铭。但是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注意到这句话?如果你能仔细把《孟子》读透,就知道儒家在帝王专制的时代是如何被疏忽的。

    有人质疑,儒家真的不适合与帝王专制共存吗?两千多年以来,有哪一个儒家学者敢在皇帝面前说这一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把国君当成最重要的人,那是法家思想。谁敢当着皇帝念孟子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

    不少人曾因为下面的一段记载而大做文章。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因此而批评儒家保守、封建、落后,是这样的吗?孔子哪里说错了昵?他说的是,君要像个君(主),臣要像个臣(子),父要像个父(亲),子要像个子(女),有什么不对呢?真正的儒家只有一纲一本,就是父子(父母、子女)这一纲。君臣之间的伦理是相对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半沐:涨知识的好文章👍👍👍

      本文标题:真正的儒家只在先秦——《先秦儒家哲学》读书笔记(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xd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