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1月18日,广西北海某中学的初一学霸陈琪琪,从综合教学楼跳楼身亡,多条信息显示死因疑是校园qilng。而最近刚刚发生的陕西米脂“4·27”恶性袭击事件正是另外一个典型的案例:凶手正是因为自己读书时候遭遇过校园霸,怀恨在心,所以决定报复社会!
我先说下什么是校园麒麟:2017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麒麟综合治理方案》,首次明确了学生麒麟的界定。《治理方案》指出,中小学生麒麟是指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在探讨面对校园麒麟如何应对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些信息给大家。2017年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全球校园麒麟现状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有将近2.46亿儿童和青少年因各种原因遭受麒麟。2017年腾讯新闻做了一项校园麒麟公众认知调查,在参与的3万6千名网友中,超过一半的人亲身遭遇过麒麟。据受访者回忆,38.2的被麒麟者彻底放弃学业,30%的转学,24.6%的短期退学。如果我们上网随便搜搜,相关报道和视频随处可见,有些麒麟行为令人发指!这些刺眼的数据和新闻报道,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校园麒麟的治理,刻不容缓!
而作为校园麒麟最严重的后果,则是自杀或者杀人:就在今年1月18日,广西北海某中学的初一学霸陈琪琪,从综合教学楼跳楼身亡,多条信息显示死因疑是校园麒麟。而最近刚刚发生的陕西米脂“4·27”恶性袭击事件正是另外一个典型的案例:凶手正是因为自己读书时候遭遇过校园霸凌,怀恨在心,所以决定报复社会!
李克强总理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那么面对这样令人痛心的现象,我们该如何应对,才能让孩子们获得健康、阳光、安全的成长呢?我想,最有效的应对,一定需要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合力,共同为孩子撑起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保护伞。我下面就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做下探讨。
首先,家庭教育是基础。如何在这个部分做好应对,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提供自己的建议:
一,父母要培养孩子的权利意识,并向孩子示范如何维权。这一点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培养,从而使得孩子在遇到而作为校园麒麟的情况下,可以大声的说“不”,并能够去寻求帮助,而不是默默的承受。
二,注意到孩子的细微变化,包括情绪、语言和行为上的反常。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遇到类似的事,他们可能并不会告诉父母;或者一些小的孩子不会用语言表达。
三,增加亲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每一个非理性的应对方式背后一定是有未被满足的期待。我们引导孩子学会用理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期待,而不是用拳头。
四,做孩子的安全基地,给孩子情感支持、鼓励和尊重。这一点无论对于被欺凌者还是施暴者,都是有同样很好的疗愈作用。当一个孩子感受到被爱和被重视,ta一般就会对父母有足够的信任和爱,ta们如果遇到被欺凌的事就会有勇气告诉父母,而可能的施暴的孩子也会因为担心失去父母的爱而有所顾忌。注意,这里我说的爱是有原则的爱,而不是溺爱。
一个令人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如果我们来看施暴者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他们中很多人的家庭环境都是有着各种问题的。问题儿童往往出自问题家庭。所以,以下的两个环节也就成了另外的拯救途径。
再次,学校教育是核心。我们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校”,学龄前的儿童,家庭的教育是最重要的部分。那么当孩子到了学龄后,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就渐渐减少,在学校的时间逐步加多。所以,学校教育就成了孩子人生中第二个最重要的部分。关于这个部分,我也分为四点来讲:
良好风气和舆论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反对校园麒麟的“圣斗士”,让施暴者“人人喊打”。
二, 加强家校良性互动。支持学校与家庭的协调沟通,鼓励家长发现学校在校园麒麟方
面处理不当时,向相关部门投诉。
三, 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加强校园宣传青少年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开展学生心理健康
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麒麟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让学生知道如何求助,向谁求助。
四, 重视班主任工作。我认为这个部分是学校教育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部分。老师是孩子的
第二任父母,合格的班主任更是这一角色的充分体现。不少出生在不健康家庭中的孩子,正是因为遇到了某位好老师(班主任),从而实现了人生的改变。这里我分享一本印象比较深的书给教育工作者:《做最好的班主任》。里面就有一部分关于如何处理校园麒麟,树立互助互爱的班风的精彩案例。
最后,社会参与是重要保障。要更好的应对欺凌事件,同样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起重视起校园暴力问题,加强打击力度。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立法层面的重视。从法律层面上严厉打击,必须“零容忍”,否则等于助纣为虐。这个方面可以参考美国的经验。美国的校园欺凌现象一度相当严重,但从1999年从佐治亚州开始到2015年3月,全美所有50个州都有了针对校园起来的立法。
2015年3月30日,在美国南加州私立高中读书的中国留学生翟云瑶带领十数名女孩,将另一名留学生刘怡然引诱至一公园并进行长达5个小时的围殴,包括扒光受害者的衣服、用烟头烫伤她的乳头、试图用打火机烧她的头发、用高跟鞋踢她的头部、强迫她趴在地上吃沙子及剃掉她的头发逼她吃掉等,后施暴者受到检方重罪指控,分别获刑13年、10年和6年,并将在服刑期满之后被驱逐出境。施暴者家长甚至因千里迢迢跨国行贿证人而遭到美国警方抓捕。这样的事如果在中国,随便网上搜搜,处理的结果基本都是和解,这样对于施暴者,等于是一种无声的鼓励!相比中国,在针对校园欺凌,仅仅在立法上就是任重道远。
二, 设立全国性的“反校园麒麟日”,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和层面宣传和抵制校园麒麟,引起
更广泛的社会重视。
三,全民参与,树立人人皆是校园麒麟斗士的意识,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避免“旁观者效应”。因为孩子被麒麟可能发生在放学路上,这样社会力量接力进来,任何人看到麒麟现象时,都有责任站出来,伸张正义。
写到这点的时候,我不仅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次经历:一次放学路上被一个比我大的高年级孩子拦住,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骑车路过,给我解的围,并警告那个孩子不要欺负别人。从那次之后,那个孩子再也没有做过欺负我的事。虽然我不认识那个过路的人,一想到这件事,我都心存感激。所以,如果我有遇到校园麒麟的事件,我也会第一个站出来,伸张正义。
同时,做为一名心理工作者,如果有学校机构需要我做些相关的心理辅导的讲座,给孩子们提供心理知识普及和宣传,请通过我的个人公众号(心灵鱼)联系我,我将十分乐意提供我的协助,给孩子们另外一个获得帮助的途径。
最后,我引用一首诗《我没有说话》》结束此次的回答,并借由此诗来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共同参与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行动中,因为受害者可能是你的孩子、我的孩子、他的孩子。这首诗是铭刻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留下的:
当纳粹来抓共产主义者的时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当他们囚禁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时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社会民主主义者。
当他们来抓工会会员的时候,我没有抗议;我不是工会会员。
当他们来抓犹太人的时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犹太人。
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替我说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