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读书都要背书,老规矩是这样的:父亲也好,老师也好,坐到我们前面,我们站着把书本盖起来就背了。父亲说:“嗯!背得很好,但你是硬记的,没有真的背来。”我很不服气,背得一个字都不差嘛!他说这样会忘记的。我说我没有错啊,父亲回我:“是没有背错,但没有入藏。”我听了这句话更不服气,也没有注意。后来因为学了佛学和科学才知道,藏下去、藏在里头叫做入藏,用思想是记忆,这是一个关于脑的问题,古人说用心的心,不是心脏,是要把思想沉下去。
——南怀瑾《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1、“禄饵可以钓天下之中才,而不可以啖尝天下之豪杰;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而不可以陆沉天下之英雄”
由唐太宗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句话看来,唐初考试进士真是唐史上一件伟大的举措和好戏。但考试制度真能一网打尽天下的英雄吗?事实不然。唐代许多知名成功的人才,很多是不经考试,而靠推荐保用出身的。除此之外,因唐朝受宗法族姓观念的驱使,钦定老子李老君的道教为国教,同时,又对佛教教外别传的禅宗备加推崇,因此而使民间社会许多自学成才的高士们产生一种跳出世网的观念。所谓“禄饵可以钓天下之中才,而不可以啖尝天下之豪杰;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而不可以陆沉天下之英雄”。所以,唐代三百年间,出了许多隐士、神仙;禅宗“一花开五叶”的五个宗派中,更产生许多大德禅师,声名煊赫;又在考试制度之外,把丛林中参禅打坐的场地取名为“选佛场”,俨然别开一格。这就是唐代文化教育别具风标的特色。
2、“近六百年间的文人、学者、才子,有几个肯在他的文集中刻上自己当年考试时的八股文章啊!”
我在年少的时候读书,虽然已经废除科举,不考八股文了,但我很好奇,想尽办法找了几篇八股文来看。读后,虽然认为废除八股文是对的,但也觉得它的规格内容不可随便鄙视。我很顽皮,有时候自当主考,出个八股文的题目考大家,题目是“何谓里美?”我又自做考生自诵承题而又破题曰:“子曰:‘里仁为美。’里岂有其美者乎?盖美不在人,而但有仁而已。仁其美乎?仁不自美,而在人之所为而美,故成其美。”读了,大家大笑。笑完了,又故意用白话作错误的承题说:“邻里有美人吗?不知道真有美的或是丑的。美的自然美,丑的当然丑。美的、丑的配在一起,那不是邻里中美丑都有了吗?”大家又大笑。
试想在明清两代,是由这样的八股文来考取秀才、举人、进士的三级考,你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才子?可想而知,在这近六百年间的文人、学者、才子,有几个肯在他的文集中刻上自己当年考试时的八股文章啊!
3、“司马迁是哪一科的进士啊?”
过去有个笑话,一个考取举人的士子到朋友家里去,看到朋友在读《史记》,他就问,你怎么有空读闲书?朋友对他说:这是司马迁的名著历史书。他听了又问:“司马迁是哪一科的进士啊?”
这便相同于现在进学校读书的青年,在一级一次的考试通过以后,谁又会因反复回忆自己当时所答的考试题目而得意呢?为了应付考试,在强烈的电灯光下读坏了眼睛,拿张文凭做进门钥匙而来找工作,学非所用,用非所长,这岂不又是一番新八股的大讽刺吗?
可是明清间许多名士大臣,例如明代的王守仁(阳明)、张居正,清代的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翁同龢,最后的状元张謇等人,都不是由明清两代的官学国子监出身,他们当初都是由家塾或书院自学成才,再随俗走八股考试的功名路线而来。这也就是明清两代传统所说的“十年窗下无人问,一旦成名天下知”的自我苦读而成名的豪语。
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我在八年抗战时期,经常往来于成都、重庆各地。过后思量,正是因此际遇,才结识了平时仰望难及的老一辈学者名人,交游新一辈的留洋学者,还有失意名宦,以及草莽英雄,乃至川军下野的将领,彼等大都成为忘年之交的好友。因此,有人笑我是年纪轻轻、辈分老大的小子。如果我会写小说,夸张一点来讲,可写一本现代的游侠传,或新的《儒林外史》,乃至宗教人物志。可惜我没有写文章写小说的天才。但我也常对同学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是不够,要再加一句,“交万个友”,才可体会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内涵。这和人生的文化教育看似无关,却很重要。日本投降以后,大家忙着“复员”,还乡接收,我还在云南多留了一年,体会昆明与大理之间的史迹。
5、“但是我没有承认有学生,换句话,我很傲慢,目空四海,没有人有资格做我的学生,同时我也没有资格做人家的老师”
所以你们肯办教育,我很佩服,但我不干。我一辈子不承认自己是老师,这个你们知道的,你们叫我“老师”,那是一个代号。你叫我“老头”,你不大好意思;叫“老南”呢,我不愿意听;叫“小南”,也没有礼貌啊;那你只好叫我“老师”了。但是我没有承认有学生,换句话,我很傲慢,目空四海,没有人有资格做我的学生,同时我也没有资格做人家的老师。孟子说过一句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人最大的缺点,最大的毛病,是喜欢领导人,喜欢比人家高明,喜欢做老师,喜欢做老板。我从二十几岁起,就下了决心不做老师,现在也不是一个老师在讲课,不过是个老年人告诉你们这些而已。
6、“性情是什么呢?人性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人的生命存在两个东西,性跟情。这个性情是什么呢?人性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哲学问题,生命科学问题。地球上,我们人类最初那个祖宗哪里来的?人怎么会生人?男女两性怎么来的?是先生男的还是先生女的?在西方哲学里是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因为西方六世纪以前都是宗教的天下,宗教说人类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它不准你问这种问题哦!我们中国不会,所以人家说中国没有宗教。但中国有大科学,不同于西方宗教的说法,上帝是谁生的啊?上帝是不是人?如果说上帝不是人的话,就同我们没有关系;是人的话,那他是从哪里来的?是上帝的妈妈生的吗?那么生上帝妈妈的妈妈又是谁?这生命的来源问题,到现在没有解决。
7、“先天禀赋,后天影响”
现在教育最难的是什么?大家说是怎么教孩子记忆。那么记忆力究竟在脑子还是不在脑子?记忆跟思想有什么不同?思想跟情绪有什么不同?管教育的这些问题都没有弄清楚,光是在功课、知识上教,那完全不对了。所以教育非常非常难的,第一个就是禀赋问题,这不只是对心理学的了解,西方也不懂的。
那么禀赋是遗传来的吗?也不对。我们中国古人有句土话,“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一个妈妈生九个十个兄弟姊妹,每个个性都不同,聪明与笨也不同,都是一对父母遗传的啊!所以说禀赋完全是由基因遗传来的,也不完全对。佛法、佛学讲得很清楚,禀赋是自己本身带来的种子,佛学名称把这个禀赋叫种性,他自己本身带来的种子。例如尧舜是圣人,也是帝王,但尧的儿子不行,舜的爸爸不好。优秀的父母生的儿女不一定好,很笨很差的父母生个儿女却非常了不起,现在解释说是基因问题,那基因怎么分类?怎么遗传来的?我常常告诉研究生理学的医生,基因不是究竟,后面还有东西,慢慢去研究吧!
所以是本身的种性带来禀性,而父母的遗传、家庭、时代、社会、教育的影响都叫做增上缘,增上缘是影响那个种性发展的一种助力。
8、“藏下去、藏在里头叫做入藏,用思想是记忆,这是一个关于脑的问题,古人说用心的心,不是心脏,是要把思想沉下去”
为什么古人喜欢读诗?是增加记忆力的。至少在我,以及我小时候的同学们的经验,文学愈高、诗词愈好,记忆力愈会增强。但现在的人看书不是读书,光用眼睛看,变成近视,不是用脑子在看。昨天提出《礼记》里的《学记》,讲到一个字,“藏”,注意哦!入藏。我当年读书都要背书,老规矩是这样的:父亲也好,老师也好,坐到我们前面,我们站着把书本盖起来就背了。父亲说:“嗯!背得很好,但你是硬记的,没有真的背来。”我很不服气,背得一个字都不差嘛!他说这样会忘记的。我说我没有错啊,父亲回我:“是没有背错,但没有入藏。”我听了这句话更不服气,也没有注意。后来因为学了佛学和科学才知道,藏下去、藏在里头叫做入藏,用思想是记忆,这是一个关于脑的问题,古人说用心的心,不是心脏,是要把思想沉下去。
9、“不管哪一行业,社会上成名的人士,不一定是从很好的学校出来的”
师道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传统文化上的“化民成俗”四个字。“化民成俗”是师道的精神,“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皇帝也必须要尊师重道。中国几千年讲私人办教育,现在是政府办学校。我常常给同学们讲,从推翻帝制以后,拿最好的学校来讲,你们知道北大第一名的同学有几位啊?有哪个人知道第一名是谁?清华第一名的几十年来有谁啊?他们做出了什么事业?你们现在看到每个学校毕业的同学,社会上能立足的、事业做得很好的,或者最有钱的,哪个是名大学毕业的啊?不多吧!不要迷信这个了,教育不是这个道理!不管哪一行业,社会上成名的人士,不一定是从很好的学校出来的。这就是性情,他的禀赋问题了。教育只是一个增上缘,我们做老师的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
10、“我的一生自己就有这个感觉,不是谁培养我出来,是我自己成长起来的”
我自己的感想,就像古人的两首诗,你们看看,诗的文学味也很好的:
雨后山中蔓草荣 沿溪漫谷可怜生
寻常岂藉栽培力 自得天机自长成
“雨后山中蔓草荣”,一阵大雨下来,山里头的草就长起来了。这是诗哦!文学哦!我们国家这一百年的命运,遭遇到这样大的一个劫数,就是所谓的雨后山中;而现在青年人、新的一代站起来了。
“沿溪漫谷可怜生”,沿溪满山谷都是草,这些草自然就成长了,那个草好可怜,可是它自己长得很快。我们生命活着,后代青年成长起来,也是非常可怜,靠自己成长。
“寻常岂藉栽培力”,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岂藉”,哪里是靠人家栽培的力量。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是草木,平常没有农夫去浇肥料,也没有人管,它也自然成长。
“自得天机自长成”,我的一生自己就有这个感觉,不是谁培养我出来,是我自己成长起来的。其实受教育的孩子们,将来好坏他们自己会成长。我很感慨,一般社会上有成的人不一定受过好的教育,当然能受好的教育更好,我们并不否定教育。
11、“时人不识凌云干,直待凌云始道高”
自少齐埋于小草 而今渐却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干 直待凌云始道高
“自少齐埋于小草”,你看自己教的学生,看不出他将来的成就,如果有先见之明看到,你真是一个好校长、好老师了。这小小的一棵松树,是跟草种在一起,一起成长的。
“而今渐却出蓬蒿”,很了不起的、几千年的一棵大树,它在草里头慢慢自己长出来。
“时人不识凌云干,直待凌云始道高”,当它和草一齐成长的时候,当时的人不晓得这棵树将来会长到天那么高,不知道它将来会变成万年的古木;一直要等到若干年以后,它变成大树、冲到天上了,大家看到,哎哟!好伟大,才受万人景仰,有些老百姓还要烧香礼拜,当成神木。
这两首诗就是讲个人的成长与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像我们同学里头有很多人今天都在社会上站起来了,“时人不识凌云干”,当时的人看不出来,“直待凌云始道高”,现在看起来真不错啊!教育就是这个道理。
12、“我说的几乎没有人听,没有人真去做的,所以对教育我始终是很灰心,一辈子讲教育无用论”
教育是以变化气质为目的,但是变化气质是非常难的!我教了一辈子,等于说二十几岁起,就看通看透了这些,可是我没有放弃,还是朝这个方向在努力。我为什么说不敢写书?譬如大家都讲跟我学佛,是否有人有成就我也不知道,我这个话是客气话,跟大家客气。我说的几乎没有人听,没有人真去做的,所以对教育我始终是很灰心,一辈子讲教育无用论。孔子的一生,三千弟子,七十二个贤人,但是真正成就的,十来个人而已。释迦牟尼佛一生也是这样,尽管经典讲的那么闹热,真成就的只有十大弟子。教育是个牺牲,很难有成果;可是虽然如此,它的影响还是非常大。
13、文中子
讲到教育,我是深深佩服文中子的,你们没有读过文中子的书吧?这里有几个同学听我讲过就知道。文中子的名字叫王通,是隋朝人,我们读《古文观止》有一篇文章,写《滕王阁序》的王勃是他的孙子。文中子王通一开始有志于天下,后来不干了,在隋朝那个阶段退下来,讲学河西,在山西一带,培养出初唐开国时期的好几个文武名臣,譬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徵、李靖等,这些都是他的学生。他自己本身不出仕,而把帝王之学教授给学生。他有一部书叫《中说》,很有名。中国三部有“中”字的书,一个是子思的《中庸》,一个是王通的《中说》,一个是翻译过来的龙树菩萨的《中论》,都是很特别的书。文中子这三个字的谥号并不是帝王封给他的,是他的弟子们对他共同的尊称。文中子是继孔子之后,在隋、唐之间承先启后的一个人,是教育成功的一个人物。
14、“默写、背诗、算数”
刚才讲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再给大家提一点,譬如《三字经》、《千字文》,你叫他背书,不是会背就算数。我的经验,还是照旧的方法,背完了默写。可以买毛笔给他默写,一方面认识繁体字,另一方面书法也练习了,三样合在一起做,时间只花一次,其实都会了。毛笔字练好以后,钢笔字、圆珠笔字自然漂亮。要用繁体,你们自己买《康熙字典》或者《辞海》,好像有两个老师在旁边,两本就够了,来翻、来念,你自己也跟着很快进步了。没有别的方法,我这个方法是旧方法,非常快的。照新的办法是很难,光背还不行,要默写。
另外,叫他们背诗,背什么诗呢?重要的都有编出来,比如《笠翁对韵》,要多唱念,然后告诉他们怎么作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这样把一本书唱歌一样念下来,一边默写一边背,很轻松。这样唱起来念诵,将来还可以培养出作词家、作曲家,作出好听的文学词曲艺术。
还有要用珠算、笔算教算数,不是数学哦!算数跟数学有差别的,初步的加减乘除这个是算数,数学就高一点了,三角、几何、微积分啊,那个叫数学。你把初步的算数背来,背什么呢?先背九九乘法表,都是老的,九九乘法表背会了,加减乘除也会了。我们这里有一位老师会教珠心算的。这个会了以后数学很容易上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