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蛤蟆的油》— 电影天皇的故事

《蛤蟆的油》— 电影天皇的故事

作者: 贵在随心 | 来源:发表于2022-10-28 18:28 被阅读0次

这是记述黑泽明拍《罗生门》之前的黑泽明自传。

黑泽明幼时家境还算不错的,父亲是武士家庭,家中最小,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
小学因受不了传统教育方式,总是被师生嘲笑,因画画按自己的想法受到立川老师的鼓励,从此备受鼓舞。

中学时接触了不少文学、美术、音乐等文科系统,加上经常和二哥去电影院看电影,有时候为了看电影会走很远的路去浅草看夜间减价的电影。

二哥从事无声电影的解说,后因有声电影的出现失业,为了这一群体的利益,作为代表顶着压力寻求补偿,加上对人性的理解(相信人在30岁之后会变坏,30岁之前会自杀)和对现实的不满,27岁自杀了。

中学毕业后,家境渐衰,只剩黑泽明这个儿子了,黑泽明只能靠画画谋生,不如意;
后在报纸上看到PCL(东宝电影公司的前身)有招聘副导演的广告,第一次面试是写一篇“对日本电影发展的缺陷和看法”的论文寄给后被选中,第二次面试是当场写一部剧本,黑泽明没有写过剧本,就以画画把自己对剧本的理解表达出来,也被看上了,第三次是口试:与导演山本嘉次郎聊得来就被录取了。

山本嘉次郎可以说是黑泽明电影导演的导师,当副导演时,一直让他熟悉摄制组各方面的调度,直到当第一副导演让其独自完成拍摄;之后又在写剧本、剪辑、配音等多方面培养黑泽明,特别是写剧本,这个在黑泽明困顿是带来了不少收入;
后面黑泽明独自导演电影,书中后半部分写的是黑泽明在拍摄《姿三四郎》到《罗生门》这几部电影的经历、对电影及电影制作方面的看法。

特别是对经典《罗生门》的解读:
人对于自己的是不会实话实说,谈自己的事情的时候,不可能不加虚饰;
这个剧本描写的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
甚至可以这样说:人就算死去也不会放弃虚饰,可见人的罪孽如何之深;
这是一幅描绘人与生俱来的罪孽和人难以更改的本性、展示人的利己心的奇妙画卷。

黑泽明后期还有《生之欲》、《用心棒》、《七武士》、《影武士》等多部巨作;
被称为电影天皇,是很多西方导演的迷弟,斯皮尔伯格、《教父》的导演都是他的粉丝,黑泽明的拍摄方法经常被模仿,曾因起诉别人抄袭他的作品,起诉所得财产比本片的片酬还高。

对电影的看法:
电影是艺术的一种体现,是影像与音乐的完美集合体;
看电影语言的解剖也是挺享受的。

相关文章

  • 《蛤蟆的油》— 电影天皇的故事

    这是记述黑泽明拍《罗生门》之前的黑泽明自传。 黑泽明幼时家境还算不错的,父亲是武士家庭,家中最小,有两个哥哥、三个...

  • 蛤蟆的油

    许知远在「十三邀」第一季第二集采访姚晨的时候,明显是带着「知识分子」对「娱乐圈及其从业人员」的偏见。虽然我感受到了...

  • 蛤蟆的油

    前言 日本有这么一个传说: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不仅丑,甚至比自己的同类更丑。抓到它,把它放在镜前或玻璃箱...

  • 蛤蟆的油

    人都是自私的…… 我:简单画出每个界面上功能,再加上几条批注,就希望让设计师、工程师、领导都能看懂,省事儿呗。 设...

  • 蛤蟆的油

    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

  • 《蛤蟆的油》

    黑泽明这样的一位大师,他的自传却是用蛤蟆来命名的。 传说,在日本的深山中有一种丑陋至极的蛤蟆。人们把它捉来放在镜子...

  • 蛤蟆的油

    曾记得有一本书,是黑泽明的自传,叫《蛤蟆的油》。这本书是通过樊登读书作者光临中,王小骞老师讲到的!那本书序里面...

  • 《蛤蟆的油》

    黑泽明,电影界的大师,一个高大上的谈资,什么,你不知道“黑泽明”?也许会被人耻笑。而我第一次知道他,是结交了几位“...

  • 蛤蟆的油

    这是从网上看到的一则小故事,据说出自黑泽明的书,不过没有看过原著,这个故事本身就很有意思。 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

  • 蛤蟆油

    不敢说很懂电影,自然也不敢说很懂大导演,尤其是黑泽明这种大师级导演。 《蛤蟆的油》,是他的自传,没读这本书前,会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蛤蟆的油》— 电影天皇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eftdtx.html